圆明园西洋楼开放时间最新(小身材里的大秘密)(1)

从雍正皇帝开始,圆明园既是清朝皇室的生活居住空间,又是帝国政治权力运作的舞台。它和紫禁城都是清帝国的核心。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皇帝都常常在圆明园生活和处理政事,他们驻圆明园的时间超过在紫禁城的时间。

“圆明园遗址公园”可以订阅哦!

圆明园西洋楼开放时间最新(小身材里的大秘密)(2)

圆明三园中的长春园最北部有一处欧式风格的园林,俗称“西洋楼”。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二十四年前后基本建成。包括西式建筑、大型喷泉、若干小喷泉以及园林小品等,沿着北墙呈带状分布。由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观、五竹亭、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方河、线法画等10余个景观组成,总面积约8公顷。

圆明园西洋楼开放时间最新(小身材里的大秘密)(3)

圆明园西洋楼全景示意图

圆明园西洋楼开放时间最新(小身材里的大秘密)(4)

西洋楼全景复原图 张宝成/绘

乾隆四十六年(1781)四月,如意馆画师伊兰泰、贺清泰、潘廷璋等人根据乾隆的旨意开始绘制西洋楼铜版画,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四月全部完成。该套铜版画共20幅,每版用红铜25公斤,开幅长93厘米、高57厘米。全部采用西法绘制,画工精细,忠实记录了建筑的形象、细部、尺寸等信息,真实反映了西洋楼的原貌特征,是展现西洋楼胜景的最权威的资料,在我国建筑史及版画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圆明园西洋楼开放时间最新(小身材里的大秘密)(5)

大水法正面铜版画

圆明园西洋楼开放时间最新(小身材里的大秘密)(6)

海晏堂西面铜版画

圆明园西洋楼开放时间最新(小身材里的大秘密)(7)

谐奇趣南面铜版画

该套铜版画由造办处刻印完成后被用白露纸压印出200套,分别陈列在紫禁城、圆明园、避暑山庄、盘山静寄山庄等皇家宫苑中,其中一部分还颁赐给了重要的王公大臣。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收藏在圆明园的铜版画与铜版一并消失。当年压印出的200套铜版画绝大多数已不知下落,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沈阳故宫博物院的两套则为国内仅存。

作为中式园林里的西洋建筑

它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价值呢?

1 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圆明园西洋楼开放时间最新(小身材里的大秘密)(8)

传教士郎世宁画像

明清两朝,特别是清康熙朝开始,宫廷内活跃着大量西方传教士,他们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皇帝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在雍正时期,圆明园就曾出现过不少西式装饰陈设和小型水法景观。乾隆从传教士那里看到了西方园林和喷泉的图片,很是喜爱,遂命传教士进行设计、修造。西洋楼本身并不是地道的西方建筑,而是传教士为迎合中国皇帝的好奇心而产生的作品。其主要意义在于它是“自元末明初欧洲建筑传播到中国以来的第一个具备群组规模的完整作品,也是首次将东西方两个建筑体系和园林体系加以结合的创造性的尝试,是中国大规模仿建欧式园林和建筑的代表性成果”。

2 中西合璧的有效尝试

圆明园西洋楼开放时间最新(小身材里的大秘密)(9)

传教士蒋友仁画像

西洋楼主要由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设计,后乾隆又命法国神甫蒋友仁协助郎世宁工作。后来相继加入的外国传教士还有王致诚、艾启蒙,以及神甫杨自新,建筑师利博明,植物学家戴卡维等,同时西洋楼工程中还有大量的中国建筑师和工匠参与其中。西洋楼是按照皇帝的喜好而建造的,乾隆才是西洋楼的总规划师,其建筑的建造顺序、位置安排都由乾隆定夺,建筑样式则由传教士设计、绘图,乾隆进行指导或指令修改。西洋楼的规划设计并没有单纯模仿和照搬欧式风格,而是汲取中式园林的元素,进行了中西结合的尝试。设计者根据西方建筑特点进行设计,再按照乾隆的爱好和意图进行修改,最后由中国匠人进行施工。

圆明园西洋楼开放时间最新(小身材里的大秘密)(10)

十二生肖水力钟

西洋楼以建筑及喷泉作为主要内容,采用规则的几何形构图,体态端庄完整,装饰精细华美,将巴洛克风格自由的装饰理念与中国传统的装饰理念予以融合,形成独特的华丽装饰风格。以水力钟喷泉为例,其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雕像,每天按十二个时辰的顺序各自轮流喷水,正午时刻一起喷水,周而复始,可谓欧式水法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杰作。

3 锦上添花于“万园之园”

△西洋楼地理位置

西洋楼偏居一隅,其南侧由一道东西走向的山脉作为屏障,使之独立于长春园中式园林区之外,西侧则为长春园西围墙与圆明园东围墙形成的夹道墙。尽管其面积只占圆明园的五十分之一,在总体规划上无足轻重,但它的闪亮登场丰富了圆明园景观和文化的内涵,为其增添了异域色彩,使“万园之园”的赞誉更加实至名归,也给皇家园居生活增加了乐趣。

4 促发“西洋楼式”建筑的兴起

西洋楼的诞生,促使中国出现了更多砖石结构的仿西式建筑,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影响了一批具有巴洛克风格的中国建筑,甚至形成了新的建筑风格。

圆明园西洋楼开放时间最新(小身材里的大秘密)(11)

恭王府后花园西洋门

西洋楼是巴洛克建筑风格早期在中国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它的建成,也催发了“西洋楼式”建筑潮流在国内的发生。所谓的“西洋楼式”是指中国工匠和营造者对圆明园西洋楼建筑进行模仿和发挥,并掺杂进北京传统建筑装饰的样式,以颐和园清晏舫、中海海晏堂、恭王府花园西式汉白玉石拱门、前门大栅栏商业店铺“门面建筑”为代表。

[来源]

北京圆明园研究会

[作者]

张 超

[封面摄影]

任 翾

[编辑]

赵 磊

圆明园西洋楼开放时间最新(小身材里的大秘密)(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