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经典故事回望青岛(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1)

青岛日报2020年5月30日5版

碧海潮生是故乡--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二部分 文脉记忆

20

即墨历史上不乏名门望族,“周黄蓝杨郭”妇孺皆知、传之久远——

“五大家族”:或学识扬名宇内,或官职显名于世

位于即墨区东关街上的即墨古城,如今凭借古色古香的造型,成为不少游客的休闲目的地。而即墨古城的一大特色,就是伫立于古城内外共19座牌坊,父子御史坊、湖广总督坊、总督三边坊……每座牌坊背后,都“藏”着一段关于即墨望族的“风云往事”。

100个经典故事回望青岛(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2)

即墨古城乡贤祠里供奉的先贤画像。

即墨历史上从不乏名门望族。远在西汉,王吉家族兴起于即墨皋虞,东汉王吉家族后人迁居琅琊,在临沂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名门望族——琅琊王氏。西汉皇族刘寄被封康王于胶东国,国都即墨,传八代;其子刘建封皋虞侯,传六代。明清期间,即墨“周黄蓝杨郭”五大家族兴起,他们或以学识扬名宇内,或以官职显名于世,每个家族都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那么,即墨五大家族缘何而来?即墨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周长凤介绍,这还要从清末《即墨县乡土志》的编修说起。清代末年,列强入侵,朝廷腐朽,国人积贫积弱,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推动朝廷维新图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维新官员张百熙任学部尚书,奏请天下郡县纂修乡土志,“用备小学课本”,其宗旨为“务使人人由爱乡以知爱国”。

受命编修《即墨县乡土志》的即墨知县陈毓崧,聘请即墨乡贤周铭旗、黄象辕、杨孝辕等组成编修班子,由时退养在家的周铭旗任总纂。众人经过紧锣密鼓的编写,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志书完稿,为手抄本。《即墨县乡土志》按《乡土志例目》编纂统一规定的 15 门类,设历史、人类、户口、大姓氏等。其中“大姓氏”篇,对即墨名门望族周、黄、蓝、杨、郭、江六大姓氏原籍及迁徙来墨之时间做了专门记述。

原文大意是,墨邑无大姓。皋虞王氏为琅琊王氏所从出,自抚平侯王崇之后早经移徙他乡。明代以来,群以周、黄、蓝、杨四姓相推;清代郭氏崛起,至今诗礼世家;其他如江氏,阅今几代,家族传世可考,也是著名大姓。不过后来,也许是便于民间口口相传的缘故,后人均称“周黄蓝杨郭”而没有了江姓,加之作为官书和乡土教材浅显易懂便于诵读,“周黄蓝杨郭”这一说法也就妇孺皆知、传之久远了。

可以说,即墨五大家族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在国计民生或文化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家族中那些优秀的代表人物,也成为一笔宝贵财富,滋养了他们各自家族的根脉。

周家代表人物周如砥,明万历十七年中进士,在任20年,官至国子监祭酒,成为明朝最高学府掌门人,赠礼部右侍郎,以文章名天下。

黄家代表人物黄嘉善,官至兵部尚书,明万历五年中进士,历任叶县知县、大同知府、宁夏巡抚、陕西三边总督等职,后累升至兵部尚书。

蓝家代表人物蓝田,官至监察御史。弘治五年乡试中举,年仅16岁,明嘉靖二年中进士,后来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蓝田的父亲蓝章,是蓝氏家族第一个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人,也是蓝氏家族仕宦成就最卓著的一个,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由于父子二人都在陕西执政,当地人赞曰:“一按一抚,一子一父,虏不犯边,民得安堵”。

杨家代表人物杨良臣,明弘治十二年考中戊午科举人。初授山西太平县令,后调任山西泽州黎城县令,后因平复叛乱有功,提升为太原府通判。

郭家的代表人物郭琇,十七补秀才,三十二成举人,三十三中进士,初任江南吴江知县,后为江南道监察御史,最后官至清湖广总督从一品大员,成为康熙王朝著名的“骨鲠大臣”。

据清同治《即墨县志》记载,明清两朝,即墨五大家族共考中进士 35人。除进士之外,周、黄、蓝、杨、郭各大姓氏家族人才辈出,所中举人、贡士、武举等有数百人之多,秀才更是不计其数。

五大望族的著述、诗文繁多。其中《北泉集》《华野疏稿》等 5 部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或存目。此外,他们重视教育,创办了华阳书院、东厓书院、崂山上书院、下书院、上庄书院等,家族人才辈出。

( 杨琪琪)

21 他是胶州三里河村人,清“扬州八怪”之一——

高凤翰:“左笔巨擘”寄兴深远

高凤翰(1683—1749),青岛胶州三里河村人,清“扬州八怪”之一。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云阜,晚因病风痹,用左手作书画,又号尚左生。精书画,亦工诗,尤嗜砚,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著有《砚史》《南阜集》。

“高西园,胶州人,初号南村,此幅是其少作,后病废用左手,书画益奇。人但羡其末年老笔,不知规矩准绳,自然秀异绝俗于少时已压倒一切矣。西园为晚峰先生画,余不及见晚峰,而西园见之。后人不见西园,予得友之。由此而上推,何古人之不可见。由此下推,何后人之不可传,即一画有千秋遐想焉。”这是“板桥郑燮”在高凤翰《寒林鸦阵图》画轴绫边上的一则题跋,从中可看出郑板桥对高凤翰的推崇和激赏。

100个经典故事回望青岛(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3)

青岛市博物馆收藏的《寒林鸦阵图》。

现藏青岛博物馆的这幅《寒林鸦阵图》(纵62.5cm,横35cm,纸本)在高凤翰传世作品中有标志意义:其一,该画作于清雍正六年(1728),高凤翰46岁,正是他人生和艺术的盛年,无论是生活状况、艺术把握和精神境界都是“南村居士”的“鼎盛”时节。之前一年,他被胶州知州推荐应“贤良方正科”,这一年赴京应试,考列一等,被雍正皇帝接见于圆明园。对于乡野文人来说,这无疑是跳过了龙门。之后一年,他便离开胶州开始了“县丞小吏”沉浮江南,最终漂泊江湖的生活,这是后话。“鼎盛”时期的“寒林鸦阵”与“丁巳残人”后左手画的“寒木鸦阵”在意境和情趣上迥然不同。其二,高凤翰的诗、书、画、印独树一帜,他的诗与画相映成趣,寄兴深远。在“扬州八怪”中,并非江南人的高凤翰之所以能列名“扬州八怪”,是因他47岁后宦游南方尤其是病废右手后主要在扬州卖画售字为生,直到乾隆六年(1741)才返回故乡。其三,对于“扬州八怪”这一群体来说,追求性灵自由和不落俗套是他们的共性,常常以鸦阵为创作主题的高凤翰在这幅寻常“田园凤光”的描绘上更是体现了这一点,而年轻他十岁的郑板桥的题跋不仅仅表达了同时代这群“离经叛道”文人对高凤翰的欣赏,也反映了郑板桥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的态度。

100个经典故事回望青岛(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4)

胶州高凤翰故居内“西亭”,晚年他多在此会友、创作。

高凤翰晚年回故乡后的生活贫病交加,他死后墓碑为郑板桥所书:“高南阜先生之墓”。

(薛 原)

22

他从胶州起步,经过科举,一路成为咸丰帝的老师和辅政大臣——

匡源:宦海书院“两浮沉”

匡源活了66岁,前46年,他从胶州开始,经过科举,一路宦海浮沉,成为咸丰帝的老师和辅政大臣;后20年,绝大部分时间他是在济南泺源书院做山长,以育人遣余生。而让他人生轨迹发生骤变的,则是慈禧太后发动的“辛酉政变”。

100个经典故事回望青岛(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5)

胶州大沽河博物馆内的匡源塑像。

1861年农历七月十七清晨,咸丰皇帝在走完了31年的短暂生命后,于热河行宫(即避暑山庄)驾崩。他将风雨飘摇中的大清王朝扔给了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这是他的“独苗”,由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所生。

寻常人家,儿子尚且是父亲的牵挂,何况帝王将相,因事关江山继承,所以,即使是到了命不保夕,即将“西去”的境地,咸丰皇帝仍在16日“回光返照”时,心心念着如何为他的儿子“垫石铺路”。这日,在烟波致爽殿寝宫,他召见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并下谕有三:其一,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其二,著派上述八位大臣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其三,赐给慈安、慈禧两枚印章,所有旨意,必须盖上这两枚印章,才可以生效。

这是咸丰帝的托孤之举,自此也可看出,匡源是咸丰帝龙榻之旁的近臣,已经入大清朝的中央权力中心,但岂不知此时的他,已经在宦海浮沉了20年。

匡源,嘉庆二十年(1815年)生于胶州郭家庄,自幼聪慧好学,13岁即中秀才。道光十九年(1839年),24岁的匡源赴济南府参加乡试,考中举人。第二年进京参加恩科会试,考中了进士。25岁的他在同榜进士中最为年轻,颇受朝廷重视,当年即被选入翰林院。从此,年轻有为的胶州进士匡源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1848年2月,道光帝派翰林院编修匡源为皇子奕公式讲经。匡源深知此任重大,不敢懈怠,全身心投入,以报效皇帝的信任。不幸的是,第二年,匡源母、父二老相继逝世,他只好丁忧故里。道光皇帝辞世后,那位曾听受匡源讲经的皇太子奕公式登基,即位后,他没有忘了曾经的这位老师,并下诏丁忧期满的匡源入宫,先后让他出任兵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并任军机大臣,赐紫禁城骑马。短短几年,匡源由皇子师连升数级,进入中央权力中心,并在1861年成为咸丰帝的“托孤之臣”。

然而,世事变数总是让人捉摸不定。公式,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扳倒了赞襄政务八大臣集团,史称“辛酉政变”。在咸丰任命的八位辅政大臣中,载垣、端华赐令自尽,肃顺被判斩立决。其余五人,景寿因是额驸(咸丰的姐夫),被革职但保留公爵;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均革职,尚属从宽处理。自此,27岁的慈禧太后开始“垂帘听政”!

革职之后的匡源,开启了人生的另一种选择。这时,他的一位门生帮了他,这就是当时的山东巡抚闫敬铭,他冒险聘任“失意之人”匡源为泺源书院山长。

泺源书院是一座什么学校?杜甫有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这是比喻济南文风兴盛、弦歌不断,此诗句被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书写,镌刻于大明湖历下亭。泺源书院的前身是明代的白雪书院,到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为省会书院,更名为“泺源书院”,后经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各朝多次重修扩建,逐渐发展成为山东最大的书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山东巡抚袁世凯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将泺源书院改为官立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前身)。因此,泺源书院与山东大学的关系,相当于岳麓书院与湖南大学的关系。

匡源在济南,除了担任泺源书院的山长,还兼主持尚志书院。到1881年病逝时,曾任帝师、担任山长17年的匡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志,从学弟子达到3000人,并培养出了状元曹鸿勋、甲骨文发现和收藏第一人王懿荣、历史学家柯劭忞等一批得意门生,门下弟子中举及举荐进入太学读书者更是多达400余人,成果之盛在清朝历史上少有。

“春江浩波涛,烟树日欲眠。霏雨江上来,萧萧不堪听。踈声入幽梦,凉意惬清泳。何处俟归人,猿啼隔西岭。”如今,匡源亲自书写的这首诗,被镌刻在他少时胶州的老家郭家庄社区。我们可以想见,这或许是匡源少小离家、老大不能回的“思乡曲”,抑或是宦海苍苍、人生浮沉的“沉思录”。

(胡相洋 本版摄影 王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