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最出名人物(原籍荆楚的四川黄氏名人)(1)

黄云鹄(1819-1898),字翔云,湖北省蕲春县青石岭乡大樟树村人,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著名学者、经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为北宋·黄庭坚第17世孙,近代国学大师黄侃之父。清·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出身,历任四川雅州太守、四川盐茶道、成都知府,官至清廷二品大员——四川按察使。一生为官清廉,执法严正,不畏强暴,提倡“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有“黄青天”之美誉。后因在按察使任上反冤狱,得罪了蜀地权贵,因而辞官携全家返乡。历任湖北两湖、江汉、经心三书院山长,为张之洞密友。晚年讲学江汉书院。善书,近黄庭坚,工写兰竹,尝写竹石答朝鲜李石坡赠兰。不仅政声清廉,而且是文学家、书法家,在蜀、鄂两地留下的墨迹,至今为人所称道。亦善弹琴,有实其文斋诗钞,一生著述繁多。著有《归田诗钞》、《学易浅说》、《清画家诗史·益州书画录续编》等,编著有《粥谱》等。

  黄 翼,湖南长沙人,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由知府升四川左参政。

  黄炳焜,湖南长沙人,1911年任四川省雅安知府。

  黄新初,男,汉族,1957年10月出生,湖北孝感人,大学理工博士。历任共青团四川省成都市委书记、市青联八届委员会主席,共青团四川省委副书记、团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会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兼阿坝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四川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共青团第十三届中央委员。四川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黄氏最出名人物(原籍荆楚的四川黄氏名人)(2)

  黄 忠(145年—220年),字汉升,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刘备五虎上将之一,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黄忠原在荆州军阀刘表麾下任职中郎将,与刘表从子刘磐共守长沙攸县。及后曹操南侵荆州,仍担故任,假行裨将军,统属于长沙太守韩玄手下。赤壁之战后,刘备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及零陵太守刘度投降。黄忠侯随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后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于葭萌关受任进攻成都,作战时身先士卒、勇冠三军。益州定后,被封为讨虏将军。219年,刘备北攻汉中时,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对著名魏军将领夏侯渊的精英部队,仍带领士卒奋勇杀敌,更斩杀夏侯渊,大败曹军,被升为征西将军。同年,刘备称汉中王,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赐关内侯,与张飞、马超、关羽同位。黄忠次年病死。追谥刚侯。

  黄光汉,1945年7月出生,祖籍湖北武昌,生于重庆长寿,解放军少将 。1961年9月参加工作。1961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任干事,参谋, 成都军区军训部处长,师参谋长, 师长, 第13集团军参谋长, 成都军区副参谋长。2003年调任云南省军区司令员。

  黄新廷,(1913--2006),湖北省洪湖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九师连长、营长,第四师十二团参谋长、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团长,三五八旅副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三五八旅旅长,西北野战军一师师长,第一野战军第三军军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一九八五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黄家刚,笔名黄伟、易之,湖北蒲圻人,《四川文学》副编审,四川作协理事。

黄氏最出名人物(原籍荆楚的四川黄氏名人)(3)

  黄 侃,(1886-1935)原名乔馨,字梅君、季刚,号运甓、量守居士,四川盐茶道、按察使黄云鹄之子。原籍湖北蕲春,生于四川成都。少小学习用功,14岁即考中秀才,后考入湖北普通中学堂读书。得其父生前好友湖广总督张之洞资助下,官费留学日本,并参加了同盟会。1910年,湖北革命党人函电催促黄侃回国,共举大事。回国后他往来奔波于武昌和蕲春之间,到处宣传民族大义和中国危亡的状况,号召推翻专制。1911年春,黄侃到河南豫河中学任教,同时被布政使江叔瀚聘为幕僚。但不到半年时间,因他在课堂上宣传革命,即被解职。后因在《大江报》上刊登《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一文,清政府大为惊惧,下令将关闭《大江报》并逮捕有关人员下狱。武昌首义成功后,在汉口军政分府工作。汉口革命军与清军血战十数日,终因力量悬殊不守。革命党人纷纷赴外地求援,黄侃亦回蕲春,发动孝义会,以从鄂东北牵制清军后方,解武汉之围。辛亥革命后,革命果实或被窃夺,革命党人或遭排挤打击,黄侃见国事日非,不再过问政治,迁居上海,潜心学术。黄侃师事国学大师章太炎,擅长音韵训诂,兼通文学,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昌高等师范、金陵大学等校教授。章太炎以太平天国为例,谑封黄侃为“天王”。他一生治学勤奋,以愚自处,主张“为学务精”、“宏通严谨”。他重视师承,但不墨守师说,常以“刻苦为人,殷勤传学”以自警。虽是名声赫赫之学者,且身体虚弱,仍致力学术而不倦,“惟以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发愿50岁后才著书。所治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多有创见,自成一家。在音韵学方面对古音作出了切合当时言语实际的分类。晚年主要从事训诂学之研究。黄侃著作甚丰,其重要著述有《音略》、《说文略说》、《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黄侃论学杂著》等数十种。

  黄永镇,字一赢、白云,号巴族人、布衣、湘人。祖籍湖南, 1944年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196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重庆机床厂子弟中学高级教师,著名画家。对人物、山水、花鸟、书法都有相当造诣,是技术精湛而又全面的艺术家。作品具有颇深的文化内涵,画面构图简练,作品融传统水墨、彩墨技巧与现代观念于一体,开创了一条中国画中西合璧的新思路,把西方绘画的造型与色彩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绘画之中,作品气韵生动、笔墨洒脱、格调高雅、静大气、意境深邃而清新,作品富有极强的生活情趣和回归大自然的美。作品以书入画、以形写神,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自成一家.被当代艺术评论家誉为,新文人画的典范。1992年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作品曾赴日本、法国、香港参加《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作品展》,《高原春暖》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并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牧羊姑娘》由澳洲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入编《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百人作品集》、《全国绘画实力派作品集》、《中国当代中青年书画300家》、《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等多部辞书。乃中国重庆巴渝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名人协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国画院院务委员、重庆市名人书画收藏俱乐部艺术总监、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学院校友会会长、广东省汕头市中华书画研究会副会长。1999年建立私人美术馆----黄永镇美术馆,重庆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分别为黄永镇先生制播了个人艺术专题片,展示其艺术成就,受到普遍关注和高度赞誉。

  黄润秋,地理学家。长沙人,任四川省成都理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奖及“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突出贡献博士学位奖等,另外还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数十项。

  黄天宝,男,1943年1月生,湖北黄冈人,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和四川省色谱学会副理事长。1982年5年月至1984年5月在德国从事研究工作。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天宝在色谱分离科学领域从事研究工作,重点研究新型分离分明质材料-新型色谱固定相和手性分子的色谱拆分方法学等。发表论文80余篇,发明专利8项,专著2本。曾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

  黄健民,男,出生于1940年1月,湖南怀化人。地理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重庆市地理学会理事。于1958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先后在黔江、涪陵从事中等、高等教育工作42年,现在重庆市涪陵教育学院工作,曾任过《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概论》、《长江三峡地理》等门课的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为重庆市培养了大批地理专业教育人才。结合区域地理实际,他从乌江河源至可口进行了徒步考察;同时多次深入长江三峡地区进行考察。编著了《乌江》、《三峡库区地理》、《长江三峡地理》等40多万字的地理著作;撰写了《小南海地震》、《开发乌江富国利民》、《世界最大的天坑和地缝》、《在国土整治中必须重视滑坡研究》、《长江治理》、《长江经济带》等论文。“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少年地理学》一书的作者之一,大型地理百科志书《中华地学通志》一书的副总主编之一。崇尚“人贵在志”,“信必信,行必果”。在教学工作中深入浅出,方法多样,注意把思想教育、知识教育、智力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突出地方特色,教学成绩显著,1983年11月被评为“四川省先进科技工作者”。1997年9月被评为“十佳教师”。曾先后参加了贡嘎山冰川考察、川西北高原生态环境考察。还参加了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土地资源调查,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等工作,为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为重庆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黄德林,男,1953年出生,武汉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参加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1994年-2001年负责丹江口、黄龙滩、陆水水库的移民遗留问题的处理工作,并作为主要编写人之一参与编写了上述水库1998-2000年移民遗留问题处理规划。参与提出了“水库移民综合监理”概念,参与编写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监理规定》、《长江三峡移民监理招投标管理办法》等规范文件,是《长江三峡库区移民工程综合监理大纲》及实施细则的主要起草者之一;1996-1997年负责了受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湖北省、重庆市人民政府委托的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涉及7县的移民工程综合监理试点及实施工作;1998-2003年负责了受委托的长江三峡二期工程涉及的17区县移民工程综合监理实施工作;主持编写了《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前水库移民迁建项目综合监理报告》及《长江三峡工程二期移民工程建设综合监理报告》;参加了2000年、2003年国务院三峡建委组织的三峡移民工程稽察工作;主编出版了《中国长江三峡库区地图集》、《投标与预算》等专著、译著;发表《三峡水库移民工程综合监理问题探讨》、《规范三峡水库移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建议》等论文多篇。任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水库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务院长江三峡二期工程验收委员会移民工程验收组成员、移民验收专家工作组专家,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三峡移民工程稽察组综合组副组长。

  黄 朗,男,汉族,1956年1月出生于湖北汉阳,教授,教育家。。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生物系,理学学士。毕业后至今分别在渝洲大学和重庆工商大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和党政管理工作。1995年11月至2002年3月担任渝洲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2002年4月至今担任重庆工商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和党政管理工作。重庆市高校基建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高校后勤研究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红十字会高校协会常务理事。

  黄秀蓉,女,1960年生,湖北省荆门市人,中医眼科专家。1982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中医系,分配到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工作。2000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晋升为中医眼科主任医师,兼任四川省中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医眼科的临床工作,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眼底病,尤其是眼底病中的出血性疾病如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熟练地掌握了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等多种现代眼科手术。作为主研人员,参加了包括国家“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在内的7项科研课题,其中研制的国家三类新药“丹红化瘀口服液”,1997年获国家医药管理局新药研制三等奖;“优糖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2001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她是中国传统临床医学丛书《中医眼科学》副主编,作为编委参加了《中西医临床眼科学》等五部眼科专著的编写,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加了多部教学教材及继续教育教材的编写。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

  黄橙子,湖北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健美明星。获2006年中华小姐环球总决赛冠军,还夺得凤凰网络人气三项单项奖,成为双料冠军。

黄氏最出名人物(原籍荆楚的四川黄氏名人)(4)

作者黄奎简介:

黄氏最出名人物(原籍荆楚的四川黄氏名人)(5)

黄奎,字子玉,笔名牧风、蜀道仙翁,四川资阳人氏。曾当知青从事农耕,后为工薪阶层。数百篇文学作品散见于省内外诸多报刊。创作辞赋60多篇,其中刻碑13通。作品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征文中获奖,并入选十多种大型丛书。现任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常务理事(特邀主编、网站作家)、《中华辞赋》社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诗赋学会理事(签约作家)、中国青年作家学会会员、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天府文学传媒艺术研究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