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出现过以下1个或多个症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总是嗳气消化不良怎么回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总是嗳气消化不良怎么回事(经常腹胀嗳气消化不良)

总是嗳气消化不良怎么回事

你是否曾出现过以下1个或多个症状:

①餐后饱胀不适;

②进食少量食物即感觉胃饱胀不适,以致不能完成正常进餐;

③上腹部疼痛不适;

④上腹部有灼热不适的感觉;

⑤上腹胀气,过度嗳气,恶心。

如果有以上症状,并且这些症状持续或反复出现,那么,很可能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据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该病全球患病率为10%-30%,而在我国,该病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25%-40%,已然影响到大众的生活质量,且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医疗保健问题。

近期就有病友问到,长期消化不良,胃胀,吃一点东西就胀的厉害,受凉后症状更加严重,应该怎么办?

结合该病友的舌象诊断及其他症状分析,其实这属于很典型的寒热错杂证所致的痞满。

事实上,临床所见,在长期消化不良的患者中,寒热错杂并不少见。《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就将该证单独列为一种常见证型。

长期消化不良,可能是寒热错杂!

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痞满”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记载:“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而在人体五脏六腑中,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如果脾胃升降失常,浊气未降而壅塞于中焦脾胃则见腹胀痞满。这就好比脾胃是食物分解传送的枢纽,如果枢纽出现问题了,则食物的传送就会出现问题,导致食物郁积肠胃内,从而表现为饱胀不适。

所以,历代医家也认为,该病发病之本在于脾胃虚弱,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升降失司。

然而,临床实践发现,该病反复发作,肝脾相克相乘,脏腑功能失调,易导致气机水液代谢异常,形成气郁、寒凝、痰湿、湿热等病理产物。尤其是脾属太阴湿土,喜燥而恶湿,脾病多易虚,虚易生寒;而胃属阳明燥土之腑,喜润而恶燥,其病多易实,实则生热。

加上气郁、痰阻、食积等积于胃脘中日久易化为热邪;正如著名医学家朱丹溪所言:“病得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而外感寒邪、饮食生冷或脾胃虚寒,又或者患者用药不慎,过用寒凉药物损伤脾胃阳气等因素容易引起寒性痞满,种种因素均可导致寒热错杂之证。

一篇发表在《中华中医药杂志》的研究指出,本病病程长,久病则虚,虚久寒化,而且该病易反复发作,病机上可发生转化,因此,寒热错杂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痞满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18)》也指出,消化不良的病机在证候上常多相兼夹,久病易形成寒热错杂之证,此类患者常表现为胃脘胀闷或疼痛,遇冷加重,口干或口苦,纳呆,嘈杂,恶心或呕吐,肠鸣,便溏,舌淡,舌苔白或黄腻。

那么,对于这一类的消化不良,应该如何调理呢?

半夏泻心汤,平调寒热,和中消痞!

对于寒热错杂的消化不良、胃胀,主要以辛开苦降,和胃消痞为治疗原则,由于该症寒与热同时存在,所以在治疗时也要使用辛温、苦寒两种不同性味的药物组成的方剂治疗,其中辛温味药具有发散、行气、散寒的作用,苦寒多具有清热、降泄的作用,因此辛开苦降法可调和寒热、调理气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临床上,半夏泻心汤是治疗此类病症的常用方剂。该方出自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加减使用也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和《痞满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18)》根据循证医学指导推荐的治消化不良的常用方。

该方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甘草、大枣组成。其中半夏味辛性温,既能消痞散结,又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用为君药;干姜辛热,可温中散寒,黄芩、黄连皆苦寒泄热以开痞,又具燥湿之功,三药为臣药,与君药配伍则寒热平调,辛开苦降。然中焦失运,故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甘草则补脾和中又用以调和诸药。诸药相伍,则寒去热清脾胃气机升降复常,痞满可除。

当然,在实际的治疗时,应结合个人情况和具体的辨证随证加减使用,方能有较好的效果,比如此前的一位65岁的女性患者,自述出现胃胀4月多,进食后症状明显,受凉后加重,喜温喜按,偶尔有口干口苦伴轻微头晕乏力,平时情绪急躁易怒,食欲不佳,睡眠易醒症状,观其舌可见舌质暗红,苔黄腻。此前的胃镜检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辨证为寒热错杂证,故以平调寒热、消痞散结治法,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党参,黄芩,黄连,干姜,陈皮,法半夏,大枣,石菖蒲,浮小麦,炒酸枣仁,制远志,木香,7剂,每日1剂,早晚餐后温服。并嘱患者忌辛辣刺激及生冷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二诊时,其胃脘胀满症状明显好转,怕凉好转,轻微口干苦,仍有头晕乏力,情志不畅,食欲欠佳,舌暗红,苔白腻,故上方调整,加续断、桑寄生、郁金,坚持服药1个月各症状均好转,药后半年随访并未复发。

在本例患者中,其以胃脘痞满为主症,虽具体诱因不明,但可见患者有口干口苦、情绪急躁易怒、舌质暗红、苔黄腻等肝胃郁热之表现,同时还有胃脘怕凉、喜温喜按之明显的脾气虚寒之象。而考虑到患者平素情绪不佳,肝郁气滞,久则郁而化火,加之久病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气机郁滞不通,故表现为胃脘痞满。遂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本方中用陈皮、木香疏通三焦气机,健脾燥湿,气行湿祛则中焦运化得以通畅;酸枣仁、制远志宁心安神以养心血;浮小麦敛汗安神;石菖蒲化湿醒脾和胃;佐以郁金疏肝行气解郁,使得肝气舒而郁热除。由于患者年老肝肾不足、肝阳偏亢上扰清窍,故给予续断、桑寄生补肝肾,平肝潜阳。诸药相合共达平调寒热、调和肝脾、宁心安神之效,使得气机通畅,寒热平调,阴阳调和,诸症自除。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

1、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