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激素有用吗(植物激素有那么可怕吗)(1)

“激素”源于植物本身

很多人对于植物“激素”望而却步,很多人也在妖魔化“激素”,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的激素,本身就是内源激素,也就是植物自身也产生这些激素,当前我们应用较多的五大激素包括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吲哚乙酸),赤霉素打破休眠,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促进生长,它们各自分工协作,在植物体内发挥重要作用,下面以赤霉素为例来谈谈“植物激素”。

1958年,科学家MacMillan在没有成熟菜豆中国分离出GA1结晶体,赤霉素的化学结构慢慢被确定,赤霉素在植物体内主要产生于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等幼嫩部位,赤霉素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动植物激素有用吗(植物激素有那么可怕吗)(2)

使用激素也时“被人类逼的”

有人讲植物自己可以产生赤霉素,人类为什么还要去喷施赤霉素呢?

这其实涉及到我们的栽培模式和品种改良等因素,我们农学家、育种家为了满足大家不断提高的农产品需求,对于一些品种和品种栽培模式等进行了改良,而这些可能就要配套相应管理措施。

植物体内普遍含有赤霉素,但在环境不适宜(例如高温等)或根系等组织受损时,植物自身赤霉素分泌受到抑制,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去补充一些赤霉素,以此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平衡各自激素水平,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上文讲过,植物的未成熟种子的会产生赤霉素,所以我们种柑橘的果农会有这样经验,凡是有种子的贡柑、柚子、有核沃柑之类品种,都无需喷施赤霉素,但是对于无核的砂糖橘、无核沃柑等,在幼果期会有一个“保果”措施,无核柑橘为什么需要保果呢?

这些品种无核或少核,产生赤霉素较少,保果激素成分大都是“赤霉素”,赤霉素在这时候作用是:引导营养流向果实、刺激幼果细胞快速分裂、增加果柄粗度,减少落果。

为什么会出现“无核”柑橘品种,因为消费者不喜欢“有核”,随着大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对于水果等食物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迎合大家需要,农学家只得改良品种,让植物本来自己干的事情(有核自己产生赤霉素)由人类来辅助完成。

动植物激素有用吗(植物激素有那么可怕吗)(3)

植物激素并没有那么可怕

赤霉素的功能还有很多,例如打破休眠之类,所谓打破休眠,其实植物激素也和赤霉素一样,在植物体内各自发挥着作用。

植物激素的应用是为了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也是为了满足大家各种食物需求,使用植物激素并不会影响人体健康,我们国家将植物激素也进行了管理,被定义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划分为低毒低残留农药 。

有人在提倡所谓“拒绝一切激素”,那么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只能喝点白开水了,因为我们大米、小麦本身就产生所谓“激素”,我们如何避免呢?

#谷丰计划#

本文来源于农业助手,转载请注明,且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本文为《让农技更简单,让科普更通俗》系列第2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