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准许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三十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八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郑和在船上因病过世。明代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和明代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在中东方向最远曾达麦加,在非洲方向最远曾达莫桑比克的贝拉港,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洲。
15世纪初,朝鲜所制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显示郑和时代的明朝及其藩属国的世界观。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目前不同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
- 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明代多种文献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西山杂志·三保太监下西洋》“永乐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郑和、王景弘、张文等造大船百艘,率军二万七千余。”顾起元《客座赘语·宝船厂》:“宝船之役,时有谓建文帝入海上诸国,假此踪迹之。”
- 扫荡张士诚旧部:有历史学家指郑和下西洋是由于明成祖派遣郑和去扫荡元朝末年起义群雄张士诚的残余势力。于张士诚身故后,其部属联合日本倭寇威胁沿海地区安全。明成祖基于安全考虑便派遣郑和加之以扫荡。
- 与海外番国结盟,围堵帖木儿帝国:历史学家向达、尚钺提出郑和下西洋是针对帖木儿帝国,联合印度包抄帖木儿帝国后方,牵制其东进。明初时,帖木儿大举进攻明朝,因此从海外结盟是郑和下西洋的一个主要目的。不过,根据史学家徐玉虎所言:“印度、红海等地无形中对帖木儿帝国采取半月形的外围攻势。”反映郑和下西洋之举并非旨在包抄帖木儿帝国。而帖木儿帝国内部在公元1405年帖木儿身故后也发生沙哈鲁争夺皇位事件。便证明了郑和下西洋旨不在此。
- 解决军事复员问题:靖难之变期间,明朝国内出现饥荒。明成祖就加紧南粮北运的工程,并扩大对海军和陆军的需求。事情得到解决后,对海军的需求下降。为防止这批海军叛乱,明成祖便安排他们跟随郑和下西洋。
- 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 发展海外贸易并殖民:海外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但于明成祖年间仍然实施海禁政策,加上史学家徐玉虎指出明室要“阻钱货之外流”,所以殖民之说不太可能成立。
- 前往麦加朝圣:郑和出身于穆斯林家庭,但本身为佛教徒。麦加朝圣仅有其手下马欢等人前往的记载,故朝圣之说亦不太可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