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 记者 张明洋 通讯员 董玉新,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我市促就业稳脱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我市促就业稳脱贫(确山县坚持四抓四促)

我市促就业稳脱贫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张明洋 通讯员 董玉新

确山县紧紧围绕“四不摘”“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要求,以分类管理、专项行动、培训引导、服务保障为抓手,以“一人就业、全家致富”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劳动者内生动力为根本,以组织化、规模化提升转移就业为方向,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岗就业、稳定增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截至目前,全县已实现脱贫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13000余人,实现有就业意愿、有培训意愿的低收入劳动力就业培训“两个100%”。

抓分类管理,促精准施策。突出抓好“五清两库一平台”。五清,开展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家庭劳动力摸排,“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面普查低收入劳动力资源,做到家庭人口清、就业愿望清、培训目的清、就业情况清、技能状况清。两库,完善“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和“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就业情况信息库”,切实做到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乡一卷,每季度更新一次,确保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业增收信息实现科学动态管理。一平台,县总工会、县人社局、县乡村振兴局等县直部门联合建立农村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用“大数据”精准管理、精准适配,最大限度解决“创业就业信息不畅、劳资双方对接不准”等问题。

抓专项行动,促精准就业。积极开展就业帮扶“五个一批”专项行动。一是鼓励创业一批。通过政策扶持,引导返乡下乡创业人员6011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3506家,其中企业1117家,专业合作社1759家,个体工商户630家。二是产业带动一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就业帮扶车间”,采取分散加工、“公司 农户”、提供加工设备和原材料交给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加工后再进行回收产品等模式,带动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家庭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累计带动近900名低收入家庭劳动力灵活就业。三是劳务输出一批。依托深圳全顺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湖北生生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劳务输出平台,构建县、乡、村、劳务公司四级劳务输出对接协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内外互通、高效便捷的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有效促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四是企业吸纳一批。深入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等活动,有针对性推荐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就业,鼓励各类企业主动吸纳就业。五是政府兜底一批。县、乡两级财政出资开发公益性岗位5000余个,为不便外出就业又有就业意愿的低收入家庭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抓培训引导,促精准转移。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政策激励。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五大振兴”专班,持续实施“牵手就业”“金桥富民”等专项行动,通过财政补、企业带、组织帮等有效途径,激励企业积极组织帮扶,脱贫人口、监测对象自主创业,充分调动适合就业的低收入群体转移就业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强化培训鼓励。有效整合培训资源,结合用工企业需求和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劳动力量身订制技能培训项目,通过“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请上来”的“就业帮扶专班”培训、“包吃饭、包提升”的专业技能培训、“互联网 ”平台线上培训,做到人岗相宜,实现培训与就业精准对接。三是强化宣传奖励。大力弘扬返乡自主创业精神,重奖创业示范乡镇、示范园区、示范项目、创业之星和优秀农民工,形成了返乡创新业、下乡创大业、脱贫创产业、合力创事业的浓厚氛围。

抓服务保障,促精准落实。在“三个度”上狠下功夫。一是坚持推进有力度。针对常态化就业帮扶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立下“军令状”。实行“周通报、月点评”和“周报告、月督查”制度,随时督查,及时调度,确保就业帮扶任务时序推进。二是坚持帮扶有温度。定期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温暖、与脱贫劳动者交心的“三送一交心”活动。同时,还逐步完善了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劳动力就业后续跟踪服务机制。三是坚持实施有深度。率先建立县、乡、村三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县202个行政村每村配备一名专职就业协管员,实现农村公共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