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外强中干

大家好!成语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基础。家长们可收藏故事给小朋友看哦!今天大叮咚给小朋友们讲讲外强中干的故事。

晋国的国君晋献公死后,他的儿子夷吾结束了在外逃亡的生活,在大臣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国国君,也就是晋惠公。

成语故事百炼成钢(你们知道成语外强中干的故事吗)(1)

晋惠公在外逃亡时,刚开始生活很落魄,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后来他得到秦国国君秦穆公的帮助,才有了住所和食物。晋惠公对此很感激,他对秦穆公承诺:“大王,如果我有一天当上了晋国国君,一定送你五座城池,来表达你对我的救命之恩。”可是,晋惠公当上国君后,早就把赠送城池的事忘得干干净净。

有一年,秦国因为长期不下雨,农民种的庄稼都死了,因此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晋惠公知道后,并没有去帮助秦国度过难关。秦穆公派大臣去晋国借粮食时,晋惠公一口拒绝了。这让秦穆公很气愤,他对大臣说:“这个晋惠公实在太忘恩了,当年他逃亡时,还是我们秦国帮他的呢!否则他早就冻死饿死了。”

成语故事百炼成钢(你们知道成语外强中干的故事吗)(2)

秦国的灾荒过后,秦穆公就率领百万雄兵向晋国进攻了。面对气势很强的秦军,晋惠公一点也不害怕,他亲自带兵去对抗秦军。在战场上他坚持乘坐用郑国骏马拉的战车。大臣们劝他:“大王,郑国的马只是看起来强壮,但两军打仗时,马一紧张根本不听驾车人的指挥,这郑国的马就是外强中干。为了您的安全,请坐我们自己的矮马拉车吧!”可是晋惠公坚持自己的想法。结果马车在两军作战时,根本不听人指挥,马车到处乱跑,吓得晋惠公脸都白了,最后他还被秦军当场活捉了,晋国军队因此打了败仗。

成语故事百炼成钢(你们知道成语外强中干的故事吗)(3)

小朋友们,这就是成语外强中干的故事。

干:枯竭。外强中干形容外表很强壮,其实内在很空虚。外强中干是个贬义词。

小朋友们,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做一个有外在形象,也有优秀内在的人哈!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叮咚童屋,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