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随着年龄的慢慢变化,我们能叫出“爸爸”“妈妈”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有些人可能都不太好意思叫。
现实中大多情况都只是叫一个字“爸”“妈”,显得生硬又呆板。
在那些幼童的伢伢学语的时期里,我没见过哪个孩子这么叫的,到底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变化过程呢?
有时候我跟朋友提起父母时,随口一句“爸爸”“妈妈”还会被他们嘲笑说我幼稚...其实我也不懂怎么就幼稚了。
时常回想,从“爸爸”“妈妈”到“爸”“妈”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想不起来了。
提起和父母像这样的感情变化,可能人生中有好几个阶段,若是有哪一个阶段没过渡好,一定会对他们之间的感情产生影响。
小升初、初生高、上大学以及我们的青春期、叛逆期,父母的更年期等等。
我们最有感触的应该就是去上大学,感觉父母的情绪跟生离死别一样。
有一次,我和朋友谈到,父母送我们上大学这件事,朋友告诉我她爸爸偷偷地哭了,当时我很惊讶觉得这种事情可能只有在母亲身上发生。
冰心曾说过:“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自己养了20年的崽,突然要离开,自己出门闯荡。
我想那位父亲当时一定觉得这就是一种胜似于生离死别的分离了,因为自己的女儿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和他亲近了,甚至女儿遇到各种各样的辛酸苦楚,他都不能及时保护,他脑海中一定闪过了女儿将近20年成长的点点滴滴。
是啊,我们都是第一次做儿女,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面对这,说是成年人却又未经世事;说是小孩却又能独当一面的20岁尴尬年纪,大家都束手无策。
父母不知道该怎么和我们聊天,我们也不想和父母聊天,代沟、年龄、视野、想法等等充斥在我们看不见的世界里。
放假回家,我无意看到母亲的手机相册,里面很多我的照片,但大多都是我的背影,逛街时的背影、在火车站的背影、机场的背影、站着看风景时的背影、吃饭时候的背影...
不知道的人看到这些照片肯定以为我妈妈是个偷拍狂魔。
可是我看到这些照片,感受是不一样的。
那感觉就好像裹着我心脏的玻璃瞬间全碎了一样,眼眶湿润了。
那一刻的第一感受大概是愧疚,我也不知道愧疚什么,大概是觉得平常对母亲太不耐烦了。
那是一种怕我厌烦,又怕打扰我,只能默默注视着的一种特别小心的爱的感觉。
不只是我的母亲,我的一位老师也曾在朋友圈晒过一张她送女儿去上大学时的一张背影。
还看过一个阿姨,也晒过一张背影,那是他儿子去部队当兵走之前被记录下来的。
我和母亲在一些时候,会探讨一些话题,关于教育、爱情、和我的未来等等。
关于教育
我母亲认为她的教育是比较成功的。我也觉得,甚至她的放养式教育有时让我都大跌眼镜。
很多女孩子的家长从小就不让跟男生玩,我母亲的想法却是出门没个男生不安全...
除了一些硬性的规定比如不能住别人家、不能夜不归宿、不能借别人钱等等,我是相当的自由。
不到初中的时候压岁钱就自己管了、衣服裤子鞋子也是从很早以前开始大部分自己买、根据自己的兴趣报了一些兴趣班,从不强求、买了一只蜘蛛当小宠物虽然妈妈很怕,也没说不让我养等等,我觉得这和“黄磊式”教育有点像。
我一个人要出去旅行,飞机延误到半夜四点她半夜四点打电话陪着我直到我安顿好,说下次别去了,那么危险,结果第二次我还是一个人出去旅行,她也还是让我去了。
这也就延伸到了第二个话题:关于爱情
上大学后每次一个人出去玩,母亲都会说什么时候找个男朋友一起去,一个人虽然也可以很开心,但是两个人的开心和一个人的是不一样的。
最近这样的絮絮叨叨越来越多了,“这么大好的年华,你不谈恋爱太没意思了。”
大概是还没上高中,母亲就对我的爱情观做了正确的引导。
“女孩子首先要自尊自爱,其次别人才会爱你珍惜你,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的话,别人怎么可能把你当回事。”
“你喜欢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变成什么样的人。”
大概就这样的话吧。确实这种碎碎念对我还算管用,我每次也会顺着母亲的话,自己再反复思考。
最后
小时候,在外面受了委屈,回来一定会跟他们哭诉,后来在电话的另一端,我们抹着眼泪说没事。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们的世界在慢慢的变大,而他们的世界却越变越小,同时他们还对我们的世界充满好奇。
我不想目送父母的背影,我也不想母亲的手机相册里都是我的背影,我只希望我能不再假装看不到他们。
就算是这样尴尬的年纪,也别忘了和你最不该有距离与隔阂的人,是父母。
你有多久没有和父母深沉地聊过了?
是因为害怕还是尴尬?快来和团子君互动留言吧~
作者|夏心宇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