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离城市的喧嚣,大山环绕的清幽之地有着这样一座不起眼的寺庙——道源寺。

庙里进出、日常生活采购皆为女性修行者。她们身着朴素,面容精神,自带修行者与生俱来的灵性。可灵性背后所坚守的庙规却不是常人可以坚持忍受的。

不同于被世人所熟知的世俗修行者,这些身披佛衣的女修行者真正做到了我国苦行僧的表率。

所有修行者都坚持做到每日只吃一顿饭睡眠时间仅仅只有4个小时。

她们拒绝香客捐赠香火钱只因为寺内规定远离金钱等身外之物。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1)

日复一日的苦行,这群令人敬佩的女修行者的种种做法真正做到了修行的本质为修心。

今日我们就来探究我国辽宁地区这所奇特的寺庙,看看这些女性修行者的日常,在体验她们生活的同时帮助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思想修养。

01 寺庙起源

这座在尘世中独具一格的寺庙落座于辽宁省海城市接文镇三家堡村。

选址为群山环绕的三家堡村附近,环境清幽不被俗世打扰,是个适合修行的好地方。寺庙宗旨为感悟求道真谛,创立初期取名“道源寺”。

道源寺建立于2001年的秋季,建立初期受到当时的大悲寺僧团的指导建议。创建后道源寺的第一代的领导者只有两位比丘尼师傅,跟随两位师傅守护道源寺的第一批僧者是数量为十几的发心出家的居士。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2)

在两位比丘尼师傅和第一批出家的居士修行下,道源寺先进行最早一批普化众人活动。

首批十几位修行活动居士的来源各式各样:她们有可能是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底层女性,受到了寺庙的感化在庙内重新找到活下去的信念;有可能是职场精英,厌倦了生活的快节奏;

也有可能是来自不同家庭的妻子、母亲,受不了生活的琐碎等等原因主动脱离尘世加入寺庙。

总之这群居士都有自己舍弃世俗的原因,在受到师傅和寺院的开导后发现道源寺这所专门接受女性修行者的寺庙是她们心中所选的好地方,因而她们都主动成为了第一批修行者成员之一。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3)

而正是因为僧团内居士身份的各异,才更有益于后来她们对接纳其他原因的新修行者的思想感化。她们在进寺院之前也曾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同阅历,在对众人进行思想开导时更能使被开导者感同身受,加强感化效果。

不少人在道源寺的女修行者的开导下重新找到生活目标,又或者在她们的生活思想引导下解决了眼前的迷雾。因此这些女修行者也被受过感化的人尊称为女师傅。

在女师傅们不断地做善事,为受苦难和迷茫的人解答,寺庙的名气也在当地小村庄和附近的地方小有成就。之后不久庙内的成员数目开始增加,寺庙的守护者队伍也逐步壮大。

到了2002年7月,道源寺在创立者比丘尼师傅和女师傅们的见证下迎来了第一批接受剃度的女施主,当时的女施主数量为17人。而有了这17位新修行者的加入,道源寺正式建立起属于自己独有的女性僧团。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4)

此后一所只接纳女性修行者,为救赎世人的尼众寺院依山而立。虽说寺内只有女师傅,但是她们所遵循的寺规绝不比普通寺庙少。相反道源寺内对师傅们的修行要求极高,甚至到了普通男性僧侣都难以坚持的地步。

那么这些令人震惊的道源寺女师傅所遵循的庙规到底是什么,寺规又有多么难以坚持呢?

02 庙规九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只收女师傅的道源寺也有它自己要遵循的寺规。

在寺庙内,寺规不仅是寺庙规矩的象征,更是女师傅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准则。这些寺规严格监督女师傅们的行为举止,严格规范了寺内运行秩序。

也正是因为道源寺内的每个女师傅都严格遵守寺规,才使得道源寺在躁动的尘世里成为一股清流。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5)

那么道源寺的寺规是如何定义的,其由来又有什么讲究呢?

道源寺作为大悲寺指导下建立的附属下院,不管是在对僧者的起居要求、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寺规的基本原则都是保持一致的。

因此道源寺和大悲寺在制定寺规这一方面都遵循佛制的戒律来立下的,这样也影响了道源寺内的女师傅在行为举止上都自带一股佛气,令人心安。

根据道源寺内的寺规所示,女师傅们需要牢记遵循的基本要求有九项,而且每一项寺规都令人难以忍受。

首先是对金钱财物这一块内容,道源寺内规定师傅们不得有财物储备,每个师傅不准随身携带金钱。更不要说女师傅们会接受来自香客旅人捐赠与供养。在这一点要求下,道源寺内的女师傅们都十分淡泊名利,不贪恋财务。

其二是有关道源寺内女师傅们的饮食要求。在饮食方面,道源寺对女师傅们的要求十分严格清苦。寺内要求女师傅们只能“日中一食”,即女师傅们每天只能吃一餐。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6)

只吃一餐是真的每天只有一顿饭,而且除了正餐这顿饭以外,师傅们不允许再吃其他零食,饮料水果等日常小零嘴更是不被允许食用。而且女师傅们吃的食物都是一致的,不会出现有个别女师傅吃得好点或差点的现象。

如果有居者想要加入道源寺,或者在寺内接受感化也要接受这种饮食习惯。

每天只吃一顿饭的行为,让道源寺内的女师傅们减少了口腹的欲望,一心求道。定时定量的习惯养成寺内的师傅们身材基本都偏瘦弱,但是师傅们的面容看起来都十分精神。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7)

还有规定三为“行脚”。行脚的解释是行头陀,要做到远离家乡,徒步走遍天下。

要做到“行脚”这一点,则要求女师傅们看淡人生,不被自己的情欲和周身关系所牵绊。做到四海皆空的境界方能全身心投入教化的活动中去。

在道源寺内规定了每一年的秋季都会进行一次僧团例行二时头陀活动。

这场每年的定律活动是参照《梵网菩萨戒》中的规定举行的,其主要要求有:在参加二时头陀活动的僧侣为徒步进行游行,在沿途中随缘对大众进行教化,就像一个流动寺院。

四为“乞食”。有佛经说到:“比丘者,是乞士,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饮食以养身命。”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8)

这里说的是到了僧团外出乞食时,只能带着钵和普众乞食,不能乞财物。而对于僧团所乞到的食物会被混到一起,然后平等分配,保证每个人所取得的食物分量一致,做到公平。

第五点是寺内规定不接受香客的赠礼,这里提到的不接受是指常住在道源寺的女师傅们不能接受外来挂单的僧人礼物,假使有供奉,那也必须上交给常驻由她们代为保管。

在收到不得已接受的供奉后,道源寺内的客堂执事会对捐献供奉的客僧及时回礼,以彰显平等对待。

第六点是对身外之物保管的规定,第六点规定寺内的女师傅们所有的身外供养之物都要交给常住保管,然后常住会依据大家需要做到公平的分配。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9)

此外道源寺内对女师傅们的着装规范也十分严格。(第七点)寺规提到僧人三衣钵不能少,为十八种物都要备齐,在三衣服颜色方面规定必须为怀色。道源寺在服饰方面也做到了统一。

此外还有第八点寺内僧侣不外出化缘,不求人。因为一心向道的僧侣要做到无所求,遵循事物的原则,随遇而安,方为求道。

最后寺内还规定道源寺的众尼都要谨记八敬法。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10)

根据以上的寺规,道源寺内的常住有这九项要求,当居士能够接受并做到以上要求时,方可以成为道源寺内的僧侣一员。

而上述的任何一条要求都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因此成为寺内女师傅数量不多。但是一旦真的成为了道源寺内一员,即真的做到了从浮世中脱身而不被情欲所羁绊。

遵循以上要求的僧侣她们的生活又是怎么度过的呢,日常寺庙内又会举行什么活动呢?让我们接着看看道源寺内女师傅们的修行生活。

03 修行生活

道源寺虽说是寺庙,但是也是在国家的管控范围内,寺内的一切行为活动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在对寺庙的法律下,道源寺遵守国家宗教法规、丛林传统清规和《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等要求规范。同时针对寺内皆为女性修行者的特点,道源寺在寺内各个空间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行事规约。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11)

在道源寺内也设置了自己的组织规范,寺内设定了尼众执事一职。主要负责掌管寺内的大小事务,包括安排其他僧侣的起居作息。

此外,道源寺内还有其他完善的组织系统,僧侣们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在规定下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保持寺内道场井井有条的秩序。

在对外活动时,道源寺内的女师傅们都会遵照八敬法的要求,每半个月的诵戒结束后,僧侣都会进行一次外出到大悲寺去做一次教诫。这也算是僧侣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12)

在道源寺内还有一个叫结夏安居的活动,这个活动举行日期为每年的4月16日到7月15日。

在举办结夏安居的日子中,道源寺内所有的尼众都要参与这场重要的佛教僧团行法。而行法中的讲解内容是寺内僧侣所要遵循的佛教律制修行根本内容之一。

通过结夏安居的行法活动,女师傅们会在每场法事活动中收获不同的感悟。以这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帮助女师傅们提升自己的修道。

同时在安居期间,僧侣起居生活也有行为规范。在这期间,大部分的尼众都会服从安排聚集到同一个房间内,聚在一起僧侣之间会一同学习戒律。在常住的带领下,大家一同精进修道。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13)

由此可见结夏安居对于道源寺内的僧侣来说是个重要的活动,在这期间,尼众没有大事不允许外出。

一直持续到7月15日,活动结束,称为“解夏自恣”。

虽然结夏安居的活动结束了,但是自恣期间,尼众还需要再次到大悲寺请见闻疑三事自恣。来去皆为徒步出行,其出行本身也成为了一种磨炼心性的方式。

在道源寺日常作息中,尼众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其作息时间为晚上十点入睡休息,第二天凌晨两点便要起床休沐。

起床后,尼众师傅们会在寺内设置的禅堂里念咒诵戒,以此修身养性,摒弃浮躁。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14)

在平常的日子里,尼众师父们一般不允许随意外出。她们会在寺内进行早晚课、念佛、听法、学戒等活动。此外还有为来寺内的香客念经,办道等为解脱世人的行为。

举办活动和日常起居时尼众师傅们谨遵寺规要求,避免华服、色彩艳丽的装扮。大多尼众都是身着灰色为主的坏色僧服。

对于乞食活动,女师傅们也有自己的规律。寺庙安排每年的八月十五以后,尼众会集体活动举行外出,开始二时头陀乞食。

她们没有特定的路线,一切看天意。在外出的沿途中尼众每个人会手持饭钵向沿途人家乞食,但是严令拒绝接受财务施舍。此后,尼众们会在野外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直接露宿。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15)

每次的乞食活动大概为十五天,这十五天内所有的行程全为徒步。在徒步过程中尼众遇到有困难有迷惑的世人也会给予帮助,感化他人。

尼众乞食活动大部分是为了帮助他人,使世人感受佛法的净土,塑造僧人的形象。

道源寺不仅对寺内的僧侣财务看淡,同时对世人的财务也十分淡泊。

一心向道的道源寺在香客拜访时不需要门票。哪怕到了现在有名气以后,道源寺也拒绝经济利益与旅游业挂钩。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16)

寺内僧人从来不搞经忏,而且在寺内举办的所有佛事活动皆为免费。道源寺拒绝任何有关交易买卖的行为,而且在流通处还有免费的经书和佛像可供有缘的香客领取。

哪怕是寺内有瑕疵的经书僧侣也会妥善保管回收,守住一方净土。

到2014年为止,道源寺由妙融比丘仲尼主持。而在寺庙的感化接收下庙内现有尼众人数约有130余人,有发心居士人数一百多人。另外寺内还有不少常住的护持居士。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17)

寺内众多僧侣居士都谨遵寺规,修身养性、不贪不图、戒骄戒躁,在自我修养中还帮助他人。虽然道源寺中的僧侣皆为女性,但是她们所坚持和遵守的寺规却不是我们平常人能做到的。光是这一点,道源寺内的众尼就十分令我们敬佩。

此外,我们虽不是僧侣,也不需要做到像僧侣那样严格要求自己。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学习她们的地方。比如在物欲丛横的时代起,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因为贪财而做违法的事。

辽宁唯一不设功德箱寺庙(辽宁一清贫寺庙)(18)

我们可以学着在少部分事上做到随遇而安,不要过分钻牛角尖。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帮助她人,尽自己所能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海城道源寺概况  辽宁日报
  2. 道源寺日常作息时间表1 溯源佛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