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很多悲剧本是可以避免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人类是唯一需要接受教育的动物?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人类是唯一需要接受教育的动物(动物世界对子女的教育比人类高明得多)

人类是唯一需要接受教育的动物

人世间很多悲剧本是可以避免的。

知道了,算学问!做到了,叫成功!

逢周四发文,与你共探生命的奥秘。

作者:胡成志

“天下第一爱”是什么?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这种爱不计报酬,不求回报,完全无私。为了子女的生存,做父母的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大自然为所有动物设计的本能,通过基因传承,不需学习,先天即有。没有这种本能,所有动物的繁衍都无法进行下去。

年轻人坠入爱河时,柔情蜜意,海誓山盟,把爱情歌颂得无以复加,好像爱情是世界上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其实,再好的爱情也不能和父母的恩情相比。高尚的爱情的确值得赞赏,但最大的弱点是:它是自私的!不能容忍第三者插入。而且要求回报:我爱你,你也必须爱我,我对你好,你也得对我好,否则不公平,爱情难以为继。热恋中的男男女女都是迷迷糊糊的一对大傻瓜,只有当他们做了父母,才知道“养儿方知父母恩”的道理。

南京城市雕塑

每个胎儿,都是由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结合后发育而成。没有父母,就绝对没有儿女。父母造化我们的生命,再用百般关爱和精心的呵护,使幼小的生命茁壮成长。歌曲《酒干倘卖无》唱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是你给我一个家,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此歌词纯朴且真实,揭示了家庭的来历和本质。父母恩重如山,所以每个人都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对父母心存敬畏。当然,其孝敬行为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和道德底线,不能对其他人造成伤害。

父母爱子女是天经地义的,是通过基因遗传下来的,是本能的,是不需要学习的。只要生了孩子,就会自觉去做,开头可能做得不够好,慢慢就有经验了。只要不是病态或变态,人人都会如此。不仅是人,任何动物都是这样的。而且大自然还把所有的幼崽都设计得那么温柔、乖巧、可怜、可爱,只要父母一看见,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巴不得把天上星星摘下来送给宝宝!

爱孩子的特性在雌性动物和女人身上更为明显。如果基因中没有这条“遗传密码”,这种动物一定灭绝,不能繁衍后代,即便繁衍了,后代也不能在大自然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下去。很多鱼类,后代的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就是狮子、老虎、猎豹、鳄鱼这样凶猛的动物,其幼崽的存活率能达到一半就不错了。对于动物来说,没有父母的保护和照料,很难存活下去。反过来,子女孝敬父母就完全不同了:必须在后天通过不断地教育和学习才能获取!否则,子女很难做到孝敬父母。这是因为在动物和人类的基因中没有“孝敬父母的遗传密码”。难怪《红楼梦》的“好了歌”唱道:“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女有多少?”

南京城市雕塑

如果仔细观察,动物养育子女的方法比人类高明得多。它们的教育完全从实践出发,亲身传授生存技能,从不娇惯。只要幼崽能存活,就能逐渐适应自然环境,学到实用的生存技能。幼崽长大了,父母就要“赶出家门”,让它们独立生活,绝不心慈手软。别看动物的智商不如人类,它们的“智慧”并不低于人类,甚至比人类高明。因为它们明白,不下“狠心”,不让幼崽在实践中磨练,生命就不可能传承下去。所以在动物世界,没有溺爱,没有娇惯,没有“懒汉”,也没有“啃老族”,更不会有“嫖娼的,卖淫的,吸毒的”。哪个孩子学习跟不上,没有留级处分,只会被大自然“开除”,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人类的方法远不如动物,子女教育成了家庭和社会日益严重的大麻烦和大问题。

按一般规律,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做父母的基本上都先于子女死亡,不可能包办子女一辈子。父母死后子女该怎么办?当然得自力更生,养活自己。所以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就是培养独立性,逐渐“脱钩”的过程:先是割断脐带,然后断奶,逐渐切断各种依赖,最后推向自然,推向社会,让子女自食其力,承担自己生存和繁衍的任务。只有这样做,种族才能延续下去,否则自取灭亡。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物都是这样做的,它们都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合格父母,所以它们的子女都能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地将生命延续下去,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这种由最初的包办代替,到断奶,不断割舍,最后的“无情”和“绝情”,都是自然规律决定的。动物不敢,也不会违背这条规律。

关注、点赞与分享是最好的鼓励

生命论简介

在头像处点击关注能查阅所有文章

版权所有 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