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七回辕门射戟(三国演义第二回)(1)

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了。刘备虽然立了不少功劳,但是他没有向朝廷中掌权的宦官送礼行贿,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别人当大官,捞肥缺。他最后被派到定州安喜县当一名小小的县尉。

刘备到任以后,不欺压百姓,平日里和关羽、张飞两人情同手足,同桌吃饭,同床睡觉。关羽、张飞两人对刘备既尊敬又忠心。刘备在大庭广众中坐着与别人谈话,关羽、张飞在旁边侍立,一立就是半天,两人始终没有露出丝毫厌倦的神色。

三个多月以后,朝廷降下一道诏旨,强调凡是只凭攻打黄巾军立功而当上县级长官的人,一律淘汰下去当老百姓。这实际上是上面的大官向下级官吏敲诈勒索的花招,但刘备竟无动于衷,坦然对待。

不久,督邮巡行各县,考察政绩,来到安喜县。刘备赶紧带着关羽、张飞出城迎接。三个人在城门口等候了半天,才见那督邮神气活现地骑马过来。刘备慌忙上前,恭恭敬敬地向督邮行礼。谁知那督邮傲慢地坐在马上,两眼朝天,对刘备爱理不理,只是把手中的鞭子指了一下,就算是对刘备行礼的回答了。站在刘备身后的关羽、张飞见这种盛气凌人的样子,气得要死,恨不得动手揍这个家伙一顿。刘备一见关、张二人动怒,担心他们对督邮不客气,得罪了顶头上司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他劝关、张二人先回去,自己跟随在督邮后面,一路陪送到馆驿。到了馆驿,督邮大模大样地在堂上高高地坐在靠背椅上,顾指气使,听任刘备在堂前的台阶上侍立。他一言不发,上来就先给刘备一个下马威,刘备耐心地站立,猜不透他将要要什么威风。过了半天,督邮沉着脸突然问刘备:“刘县尉是什么出身?”

刘备恭敬地回答:“我是本朝中山靖王的后代,自从在涿县起兵以后,大大小小打了三十几次仗,立了不少功劳,才得到了今天的职位。”

三国演义第七回辕门射戟(三国演义第二回)(2)

督邮两眼一瞪,冷笑一声,虎起脸来喝道:“刘备!你狗胆包天,竟敢冒充皇亲,虚报功绩!现在朝廷降诏,正是要淘汰你们这批滥官污吏!”

刘备不敢与他争辩,只得连声称是,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刘备回到县衙门以后,与县吏商量。县吏告诉他说:“督邮发威,无非是敲竹杠而已。县尉只要重重地送上一笔财礼,就什么事也没有了。”

刘备苦着脸说:“我两袖清风,哪里去搞这笔财礼给他?”

督邮见刘备不送好处给他,就存心要刘备的好看。第二天,督邮在馆驿中提审县吏,逼县吏诬告刘备残害百姓。那个县吏为人正直,不肯冤枉好人。督邮就将他捆了起来,关押在馆驿里逼供。刘备知道这件事后,几次到馆驿求见督邮,想替县吏说情,但每次都被看门的人挡住,不让他进去。

却说张飞见督邮作威作福,看在眼里,恨在心里。那一天,张飞独自一人在酒店里喝了几杯闷酒。他骑马返回时,经过馆驿门前,看到有五六十个老人在门前痛哭。张飞觉得奇怪,上前探个究竟。

老人们你一言,他一语,道:“督邮拷打威逼县吏,想要诬陷刘县尉。我们前来苦苦求情,谁知竟遭毒打!”

张飞一听,心头直往上冒火,双目圆睁,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他翻身跳下马来,往馆驿中闯进去。看门的人想拦阻,被张飞顺手一推,就跌倒在地,爬不起来。

张飞直奔后堂,看见督邮正坐在厅上,而县吏被棍棒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张飞见了,怒气冲天,大喝一声:“害民贼!你认得我吗?”

督邮还来不及开口说话,张飞早已大踏步上前,一把揪住他的头发,拖出馆驿。那督邮四脚朝天,狼狈不堪。百姓们见了,拍手称快,一窝蜂地跟在后面看热闹。

张飞一口气将督邮拖到县衙前,将他绑在拴马桩上,从柳树上扯下枝条,使劲朝督邮的双腿抽打。柳条鞭打断了,就换一根再抽,一连抽断了十几根,打得督邮哭爹叫妈,杀猪似地嚎叫起来。

刘备正坐在县衙里闷闷不乐,忽然听到县衙门前喧闹声,就问门外发生了什么事。手下的人回答:“张将军绑住一个人在痛打。”

刘备马上出门去看,一见绑着的人是督邮,不禁大吃一惊,连忙叫道:“三弟,住手!快把督邮大人放下来!”

张飞怎肯停手,边打边骂:“什么大人小人!这种害民贼,打死了拉倒!留在世上只会坑害人。”

督邮看见刘备到来,苦苦哀求道:“刘县尉,快来救我!快来救我!”刘备心软,怕闹出人命来,急急忙忙劝张飞停手。张飞不敢不听大哥的话,就停了手。

这时关羽也赶来了。他对刘备说:“大哥立了许多大功,只不过当了一个小小的县尉,今天还要受督邮的侮辱。坏人当道,没有英雄豪杰的容身之地。我看不如将督邮杀了,弃官归乡,今后看机会再另图发展。”

三国演义第七回辕门射戟(三国演义第二回)(3)

刘备认为关羽的话不无道理,就取来县尉的官印,把它挂在督邮的颈上,痛责他说:“你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作恶多端,本来应该一刀杀死,为民除害。今天暂时先饶了你这条狗命。官印还给你,你给我滚罢!”他叫张飞解掉绑在督邮身上的绳子。那督邮被松绑后,连滚带爬,十分狼狈地溜走了。

督邮偷鸡不着蚀把米,不禁又羞又恼,回去后添油加酱,告了刘备一状。太守立即下令捉拿刘、关、张三人,可是刘、关、张三人当天就离开了安喜县,扬长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