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随感——我心中的荷塘月色卢 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一缕乡思美文 独行随感我心中的荷塘月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缕乡思美文 独行随感我心中的荷塘月色

一缕乡思美文 独行随感我心中的荷塘月色

独行随感——我心中的荷塘月色

卢 云

诗人徐志摩曾说:“‘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现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现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现你自己的‘真’,你得给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现一个地方,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

在喧闹忙碌的生活中,我常常适时放空自己,一个人静静读书、写作绘画或随意走走,在独处中思索寻找自己的人生答案。捧一本心仪已久的好书细细品读,让心情与作者相融交汇;或者写一篇文章,画一幅好画,品一杯好茶,让思绪肆意飞舞;再或者找个不相干的角落,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勾心斗角,一个人或漫步或坐立,看人来人往,品世间百态。

只见得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商场门前、红绿灯下、十字路口、地铁口上、人行道边,四面八方涌来的人群铺开了五彩的画卷:有职场精英意气风发匆忙而过,有老人含饴弄孙其乐融融,有父子俩街头咆哮乾坤斗法,有小情侣浓情蜜意秀恩爱,有小萌宠与主人卿卿我我,有手工老艺人推着小百货和穿汉服的美女穿越而过,还有老伉俪手牵手共谱夕阳红……

有时一个惊艳的影子走过,会引起无数双眼睛的“回眸”,旋即又恢复了正常;有时候一个奇特的状况,会引来无数人的“关注”,转而又恢复了平静。 此刻你我只是这画卷的旁观者、记录者、摄影师或画家,喧闹与你无关,安静与你无关,幸福与你无关,痛苦与你无关,你却从众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了共鸣和感悟。独行者在那时那地,没有了人多时混沌的喧嚣,也没有了人少时空荡的寂寥。你我身在画中、心在画外,用旁观者的身份,用平静感恩的心,体味了生活的曼妙多姿。

独行时这种特别的感悟让我穿越到了北宋,想起著名画家张择端,他老人家早在八百多年前或许就已经在修行中作画,作画中修行了。在没有各种先进摄影器材的朝代里,画家张择端靠着日复一日去汴河两岸体察市井百态,只用一双善察的慧眼、一颗细腻的心和一支善画的笔,耗时十年创造了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

这幅历史长卷气势恢弘,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善长界画的他用亭台楼阁、舟车市街、城郭桥架真实的展现了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画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个个形神兼备,并画有13种动物、9种植物,其态无不惟妙惟肖。

这件现实主义的杰作,是研究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佳品,推古及今我眼前的人生百态又何尝不是一幅难得的当代画卷呢?世间最美的风景是人,你选择做什么样的人就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你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得到什么样的风景。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里写道,“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菜根谭》有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命中的大起大落、悲欢离合,你才会活得快乐;只有用一颗释然心去看待一切名利得失、前尘往事,你才会活得幸福!

佛家有偈语:花开莲现,花落莲成。佛教以为成佛的种子在每一个人心里都存在,就像荷花开放的时候可以看见莲子早已在莲蓬中孕育,可是莲子真正的成熟要等到花瓣都零落了。其实这也如同人生,如果要寻找人生方向修成正果,就要放下世俗枷锁,抛开繁华艳丽才有可能。

每个人心中的荷塘月色不尽相同,善独行者终有一天会达成的境界: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