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周易》是中国最难读懂的书,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普通人想学习《周易》,该怎么入门呢?《易·繫辭下》說:“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怎样记周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怎样记周易(如何快速入门周易)

怎样记周易

都说《周易》是中国最难读懂的书,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普通人想学习《周易》,该怎么入门呢?《易·繫辭下》說:“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八卦表述了萬物的變化,與天的因素、地的因素之間變化的關係,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地载萬物的變化是天的變化、地的變化的二元函數。其目的是用來指導部落成員明吉凶,知得失,趨利避害,希望能有更多的劳動收穫,提高生活水準。

八卦以象告,告的对象是部落成员。作為蒙昧時代古人生產勞動的指南,象应该是大眾常见的,其象义的本義应是通俗易懂的,吉凶的判断是明了易用的。對其象义演繹的越是複雜,越會離聖人的初心越遠。

按孔子讲的八卦可以通神明之德,可以類萬物之情。也就是说以八卦告象的物得有情,感受天地之德后得有变动,是有感而发情之物,能受天地感动的,是活着的,有生命的东西。八卦是有使用条件的,那些对天地的恩德,神明的召唤推之不去、引之不来、没有生机的死物,八卦就无能为力了。所以说易经八卦是生命之学,脱离“生物”去研究,就找不到出路。易医同源,易道同源,同的就是都以有生命的东西为研究对象。在中医、道家思想里,中国传统文化留有比较好的传承,历史上不少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造福于民。尤其是中医,从古至今对保护人们的健康,去除病痛作用巨大。这正是因为他们以人为研究对象,治病救命,养生长命,追求永生,没有脱离“生物”,没有失去本元。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近取諸身,就选择人自己,以人为研究对象。人贵有自知之明,万

物之中,人最关注的当然是自己和自己的同类,这比较好理解。在孔子对易经的解释中常常有君子这个词出现,君子是古代的正人。那遠取諸物呢?万物之中,哪一类物最有代表性,孔子没有说,后世众说纷纭,后学如坠云雾。

回到八卦易经产生、使用的那个时代,人们从事的工作大都与农业相关,或者干农活,或者管理农民。接触到的、熟悉的是与农业活动相关的物与象。八卦易经的作者是在与农民、农民的管理者官员、官员的管理者王、未来的农民管理者君子的对话,所说的话、表达的想思要让大家都懂,尤其是让农民懂得,其语言词汇是必然与农事农物关联密切。

诸物之中粮食是最重要的物,不论是对自然人,还是对社会管理者。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大学之道在亲民,即本于此。古代社会,战乱、饥荒频发,在天灾兵祸的年代,粮食最为重要,粮食是立国的最基本保障。古代社会,国家的大部分财政收入依靠农业纳税获得。为此,中国古代社会特别重视农业的生产以及粮食的妥善储藏。

粮食由农作物的成实加工而成的。收获农作物成实是农事活动的最终目的。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每一阶段都受到天的因素、地的因素、人的因素的影响,受到这些影响后,还会有不同的物象表现,属于有情之物。那八卦易经就一定也可以类农作物之情。

能够维持“太和保和”的状态,即物生的外部条件天命、地利、人事最大的和于物性,求得物的最大值、最优值,就有利于物性之发挥,有利于成上品之实,有利于物的生生不息之道。率性之谓道,生生之谓易,天下万物就能不断重新萌生,物阜民丰,万国就都能美好安宁。

《易传》中“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人作为客体对物这一主体的外在作为,人对整个世界的全面征服活动,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创造任何人间奇迹的,毛主席所说的人定胜天之举,古人之谓王道大业。

返璞归真,真即是“实”。回到八卦易经初生的时代背景,设身处地,站在一个农人立场,用具象的农作物替代玄幻的龙,我们对乾的理解,对元、亨、利、貞的理解,对保和太和的理解,对“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的理解一下就释然了。对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也就有了共鸣。博大精深的《周易》,似乎不再那么艰涩难懂。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語出《周易·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如果認識了大自然化育萬物的變化規律,就可以读懂“神”妙成萬物之功,就可以通神明之德。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