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既经历了过苦日子的年代,又赶上了幸福生活的新时代。在他们的童年时代,经历了1959年至1961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的三年困难时期,那时的物质十分匮乏,吃穿都成大问题。接着又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他们正值上学年龄,给学业带来较大的影响,特殊的时代,注定了那代人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生活。

90年代过生日的童年回忆(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既苦又甜)(1)

幸运的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赶上了恢复高考的好时代,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期,赶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青春年华,许多人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当了知青,有的被组织选派上大学,成为历史上的工农兵大学生。恢复高考后,也有的参加了高考。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初、高中毕业时正赶上恢复高考,在那个时代,大中专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使那个年代出生的人特别是农村出生的人有机会跳出农村大山参加了工作。参加工作后又赶上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历了从改革开放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他们既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

90年代过生日的童年回忆(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既苦又甜)(2)

一是历经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小康生活的变迁。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的童年生活,从我国人均GDP还不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的贫困时代走来,那时的城市人不富裕,农村人更贫穷,特别农村家庭,一年收入才几块钱、十几块钱,普遍缺衣少食。吃饱、穿暖是当时的奢望。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成为那个时代的人最大的奢望,参加工作后,要奋斗几年才买得起一件所向往的“三转一响”。改革开放后,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城乡市场逐步丰富起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到现在,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民群众进入小康生活。

90年代过生日的童年回忆(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既苦又甜)(3)

二是历经交通出行从晴通雨阻到四通八达的变迁。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见证了我国交通日新月异的变迁。80年代前,从州、市政府所在地到县、乡的公路几乎都是土路,处于晴通、雨阻的状况,那时出行普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行政村普遍不通公路,出行全靠步行。90年代后,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到现在,不论是从省城到州、市,还是到县,高速公路、高铁、航空四通八达。

90年代过生日的童年回忆(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既苦又甜)(4)

三是历经城市从集镇到城市的变迁。八、九十年代前,州、市和县政府所在地普遍是集镇,称不上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县级以上的城市普遍是高楼林立、绿树成行、花草点缀、交通发达、商业繁华的城市格局,许多乡镇政府所在地,也发展成了繁华的城市。

90年代过生日的童年回忆(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既苦又甜)(5)

四是历经信息通信从封闭到“地球村”的变迁。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通信方面经历了手摇电话,经历从1G到5 G的变革,见证了从移动互联网到数字化的时代变迁。

90年代过生日的童年回忆(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既苦又甜)(6)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经历了我国最困难的时期,也经历了我国经济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时期,既是我国发展壮大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深感自豪。目前,已退休或即将退休的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深知先苦后乐,在新时代尽享快乐、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