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将至,知道清明可以放假的同时你对清明的习俗又有多少了解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时节要注意哪些?必须知道的习俗(1)

四月一个意义重大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

清明时节要注意哪些?必须知道的习俗(2)

远行踏青插柳

远行踏青插柳,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这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清明时节要注意哪些?必须知道的习俗(3)

蹴鞠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清明时节要注意哪些?必须知道的习俗(4)

荡秋千

荡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

清明时节要注意哪些?必须知道的习俗(5)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明时节要注意哪些?必须知道的习俗(6)

小编寄语

在缅怀先祖扫墓祭祀的同时,小伙伴们也要安全出行哦!

1.出行前,应提前关注新闻媒体发布的交通状况、天气预报等信息,尽量避开高峰期间出行。由于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车流骤增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不要坐无牌无证、超员超载车辆;驾驶员不要酒后驾车、超速行。

2.在祭祀期间,人流、车流量增加,扒窃、车盗等案件也随之增加。在公共场所要注意放好贵重物品,不要将贵重物品放在车辆上,离车时请关好门窗。

3.文明祭祀,清明节期间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大家喜欢放鞭炮、焚烧纸钱、蜡烛等祭祖,这容易引起火灾。大力提倡“鲜花祭奠”,用鲜花代替焚烧纸钱、香烛以及燃放鞭炮祭扫,这既是对亲人的最好的祭奠,又减少了消防隐患。如果在拜祭时用火应小心谨慎,等到火苗完全熄灭后再离开,不要因一个小疏忽而带来大麻烦。如发生火情应就近利用树枝等进行扑救,并及时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