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间线:上古卷

风云人物:盤瓠、盘古

古埃及的神犬(传说中的神犬槃瓠)(1)

(全文7000余字,请耐心阅读)

在蒙昧时期的华夏历史中,在那个神人混杂的时代,我们的祖先跟动物有着一种异常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的密切程度以至于我们现在的人已经无法解释。

在那些传说中的时代,开天辟地的创世神盘古是人首龙身的形象,伏羲和女娲是人首蛇身,神农氏是牛首人身,夏朝始祖大禹父子都曾经化为黄熊,商朝以玄鸟为自己的祖先,秦朝祖先中衍是鸟身人言......

近代考古出土的早期文物中,发现了很多动物造型和绘有动物图案的器物,有传说中的龙、凤、麒麟,还有现实中常见的青蛙、蛇、牛、羊、鸟等等。

近代的学者对这些现象做了很多研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和解释,但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地解释清楚。

古埃及的神犬(传说中的神犬槃瓠)(2)

中华文明从传说中的夏朝到现在也不过才四千多年,而中国这片土地上有人类居住已经超过了一百七十万年,我们没有办法回到那个百万年前的蒙昧时代,以我们现在的历史资料、时代背景和智识水平,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解释的,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

但是在这么多的“动物崇拜”当中,有一种动物却很少被神化、被崇拜,那就是狗。华夏民族对狗这种动物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交集,只有《山海经》中曾有过简短的几处“狗国”的记载。

传说中的狗封之国

《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

“其东有犬封国,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之状。”

这段描述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山海经》相传为《山海经图》的文字描述,《山海经图》传说是大禹治水时所绘的山河风物形状图。

我们假设真的有这么一张图,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残缺不全,周朝至汉朝的学者陆续地对它进行整理,把残存的图片用文字表述记录了下来,最后被人辑录到一起成了我们看到的《山海经》一书。

那么,写这段话的人当时看到的是一幅什么画面呢?

一个圆圈——代表一个国家,有一个长得像狗的人,旁边跪着一名女子在服侍他

古埃及的神犬(传说中的神犬槃瓠)(3)

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其实什么也说明不了,因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已经完全看不懂了,似乎只能说明曾经有一个叫犬封的国家,就连犬封跟犬这种动物有没有关系,都很难下结论。

但这句话有人能读懂,晋代的著名学者郭璞在读到这里的时候就留下了一条注解

盤瓠杀了戎王,高辛氏赐给了他美女,但因为这种事情太过离谱,就把他打发到会稽的南海中,给他封了三百里地。盤瓠在这里定居繁衍,生了儿子是狗的模样,生了女儿是美人,这就是传说中的狗封之国

郭璞在他的《玄中记》中也记载了这个故事,跟注解中有所不同的是,书中补充了槃护(盤瓠)是高辛氏养的一条狗,它娶的美女是高辛氏之女,而盤瓠后来建立的国家叫狗民国

可以得见,在西晋初期的时候,民间已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狗民国的故事,郭璞用这个故事来解释了《山海经》中的犬封国。但很显然,这个故事的本来面目应该是叫狗民国,而不是狗封之国,狗封之国的说法只是以狗民国的变通称呼来解释犬封国,借以来告诉读者他所讲的这个狗民国的故事就是《山海经》中所说的犬封国。

这个故事实际上流传已久,在《后汉书•南蛮传》中也有盤瓠(槃瓠)的记载,而章怀太子李贤注解道:“这个故事见于《风俗通》”,《风俗通》是东汉灵帝时期泰山太守应劭所作,由此可知盤瓠这个故事在东汉晚期时就已经流传已久了

古埃及的神犬(传说中的神犬槃瓠)(4)

很多学者把狗民国、犬封国画上了等号,又把犬封国、犬戎国画上了等号,结果犬封、狗民、盤瓠、犬戎变成了一回事,都成了犬戎国后裔追溯民族起源的故事。

对此我不以为然,本身郭璞以狗民国注解犬封国就有些牵强,《山海经》只告诉了我们有一个犬封国,郭璞用他听到的一个同样跟犬有关的故事来解释这个犬封国,但这两者并不能划等号。

而且,《山海经》明明白白地写了“犬封国曰犬戎国”,说明犬封国实际上就是犬戎的前身。但在汉晋间流传的盤瓠故事中,都说犬戎是高辛氏的敌人,也就是盤瓠的敌人,那么盤瓠的后裔国——狗民国又怎么会是犬戎国呢?

所以,我们只能撇开《山海经》看盤瓠,不能被郭璞的这一条注解所误导

五彩神犬盤瓠

至迟到东晋时期,盤瓠的故事情节就已经发展得十分完整了,据《后汉书•南蛮传》和干宝《搜神记》的记载,我们又得到了更多的细节:

高辛氏后宫有个老妇人得了耳疾,大夫从她耳朵里挑出一只大肉虫子,老妇把它盛到盘子里用瓠篱盖住,不久虫子变成了一条五色纹饰的大狗,因此就给它取名为盘瓠(盤瓠),高辛氏就把这条大狗养在宫里。

犬戎吴将军犯边,高辛氏下令有能诛杀吴将军者赏金封地,并且将小女儿许以为妻。有一天,盤瓠衔了一个脑袋走上朝堂,众臣都很诧异,上前辨认之后才发现正是吴将军的首级。

古埃及的神犬(传说中的神犬槃瓠)(5)

高辛氏既高兴又为难,但是因为有言在先,只能忍痛将小女儿送给它。盤瓠得到了公主后,生怕高辛氏反悔,赶忙背着公主逃进了南山,最后在一个石室里落脚。

公主也安心地尽妻子之徳,在深山的石室里跟它生活了三年,三年生了六男六女十二个孩子。后来盤瓠死了,它的这些孩子们就互相通婚,慢慢地人越来越多,盤瓠的后裔就成了一个国家,他们自称为“蛮夷”。

盤瓠的后裔跟华夏族习俗迥异,他们说自己民族的语言,不喜欢平旷的地方,就喜欢呆在大山里,而且喜欢色彩斑斓的衣服,裁制衣服的时候还喜欢在后边留个尾巴......

盤瓠的故事流传至此,中间免不了掺杂了很多演绎和讹传,但也绝不可能是向壁虚造,这其中必然是有远古事实的痕迹。透过这些历史传说中的痕迹,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盤瓠的后裔非华夏一族,而是早期历史中的少数民族,所谓蛮苗戎夷是也

中原汉民族对于少数民族的历史记载,往往是以见闻为主,并不会像对五帝三代一样细细的考证。也就是说,盤瓠的故事,应该是汉人从少数民族地区听来的、看来的,然后才被记载流传了下来。

那么,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一个民族中流传着盤瓠的传说,是不是真的有一个民族以狗为自己的祖先呢?如果有的话,是什么民族呢?

古埃及的神犬(传说中的神犬槃瓠)(6)

中原汉人最早的记载如《后汉书》《搜神记》《晋纪》《风俗通》《魏书》等认为是蛮夷或蛮族,蛮族是在历史上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所谓南蛮北狄,属于古之荒服。现在我们国家正式承认的民族有56个,但就是没有一个民族叫蛮族的,因为蛮族是一种地域称呼,早期蛮族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分化,已经分化成了很多不同的民族。

鉴于盤瓠传说多在南方流行,而古籍记载也是南方事,我们似乎应该从南方少数民族的传说中找找答案。

传说中的狗民国后裔

南朝时黄闵著《武陵记》载,武陵有山高万仞,山腰有槃瓠石室,大小可容纳数万人,里面有石床和槃瓠生活过的痕迹。唐朝之时,有人去寻访这个槃瓠石室,发现远远望去有一块狗状巨石,当地蛮族传言这就是槃瓠石像。石室有三间大屋那么大,室门前有石羊、石兽等古迹。

这个巨大的石室是做什么用的呢?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盤瓠生活过的那个南山石室呢?

从地望来看,盤瓠被封为“桂林侯”或“会稽侯”,会稽是在东南地区,桂林是在岭南地区,跟武陵之地不符,所以这个石室应该不是那个传说中的南山石室。再有,盤瓠的传说在流传过程中已经远非初相,最早的起源到底是怎样已经不可考,所以到底存不存在这个南上石室也难说。

但是这个巨大的石室,明显是与盤瓠的传说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若干年来这里都有人类活动的痕迹。石室是贯穿整个盤瓠神话的一条重要线索,从汉朝到唐朝,直至近代我国南方某些地区的苗、猺族仍有习俗,每逢重要的节日是都要在石室中祭祀盤瓠。

古埃及的神犬(传说中的神犬槃瓠)(7)

因此,《武陵记》中记载的这个巨大的槃瓠石室,应该就是盤瓠后裔民族祭祀祖先盤瓠所用。

很多历史学家将盘古和盤瓠混为一谈,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流传着盘古的传说,至今仍有很多民族以盘古为始祖,很多地区甚至有盘古山、盘古村。

但是,通过历史记载的对比发现,盘古和槃瓠的传说在时间上同步地流传于我国南方地区,可在地域上槃瓠的流传范围要比盘古小得多。换句话说,信仰槃瓠的民族有很多也信仰盘古,但是信仰盘古的民族却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不信仰槃瓠。

陆次云《峒溪纤志》说,槃瓠与高辛氏女生六男六女为诸苗祖,(诸苗)以十月朔为大节,岁首祭盘瓠,揉鱼肉于木槽,扣槽群号以为礼。这种祭祀仪式最早在晋代干宝的《晋纪》中就有记载,可见由来已久,也可见文献所谓之“诸苗”真的相信自己是狗的后裔。

到底哪些民族认为自己是槃瓠的后裔呢?

首先我们知道,最早传说中槃瓠是南方蛮夷的祖先,但是早期文献中记载的蛮夷只是对南方少数民族的地域性称呼,蛮夷作为一个民族称呼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蛮族起源自上古传说中的蚩尤、三苗,三苗是现在苗族的祖先,但是现在的苗族跟古三苗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古埃及的神犬(传说中的神犬槃瓠)(8)

苗族历史上经过了数次大的迁徙,在这些迁徙的过程中,苗族也分化成了很多民族,现在我们国家南方的很多少数民族都是从苗族分化来的。

刘介《苗荒小纪》记载:

“狗头猺祀狗。据苗人所谓,猺之始祖父犬而母人......(此说)曾见于古籍,而猺衣服至今犹相沿不变,且每年夏历正朔,猺人必负犬绕行炉灯三匝,然后举家拜之,谓必如此,然后家运乃隆。”

猺,今天写作“瑶”,这一段是关于瑶族传说和民族习俗的记载,刘介是民国时人,可见槃瓠的传说从汉代一直延续了下来,中间未曾有中断。

清人陆祚蕃《粤西偶记》记载:

“狼人者亦古槃瓠之苗裔,粤西诸郡,处处有之。两粤方志所载苗猺之族,亦多涉及槃瓠。”

陆祚蕃是康熙年间进士,其官场履历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西南诸省,曾担任云南道御史、贵州贵东道等职,对西南风土人情可以说是非常了解。本书写于他督学广西之时,其说法来自于地方志和民间传说,可以说是至为可靠。

近代史学家袁珂说:“盤瓠神话至今犹传于我国西南苗、瑶、侗、畲等少数民族之中”,畲族民间至今仍流传着《狗皇歌》,可见,袁珂先生所说西南苗、瑶、侗、畲等少数民族都是槃瓠后裔

其实,在古南越国的一个传说中就讲得很清楚:

传说,南越王有犬叫槃瓠,南越王被敌国俘虏,国君母亲下令有能救回国君的,可以把国君的女儿嫁给他。槃瓠听到命令后,孤身前往救回国君,国君如约把女儿嫁给了他。槃瓠带着妻子到山谷中生活了下来。

古埃及的神犬(传说中的神犬槃瓠)(9)

后来他们生了好多儿子,分别叫獞、猺、燎、狼、狑、狪,后来他们各成了一族,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部落,互相之间也不相往来。

这段记载很多人以为是不经之谈,是因为这些族名我们都没有见过,其实不然,猺族也就是现在的瑶族,狪族就是现在的侗族,燎族实际上就是现在的畲族......

隋唐年间,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少数民族被统称为“蛮僚”、“峒僚”,其他像狼族、獞族、狑族等,虽然不见于正史记载,但是在很多古人笔记中都曾提到过,可见也都是真实存在过的民族称呼。

槃瓠与盘古之辨

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华夏民族始终是绝对领先于周边的少数民族,所以,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很深的种族歧视,视周边未开化民族为与鸟兽为伍的野蛮民族,到秦汉年间还流传着所谓“楚人沐猴而冠”的说法。

历史上中原华夏民族跟周边少数民族接触时,往往是以天朝上邦的态度去定义他们。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一开始并不是少数民族间自己的称呼,而是华夏民族对少数民族带有歧视的定义称呼。

所以,在中原的历史文献中,早期的很多地区民族都带有“犬”字旁,把他们跟动物挂上了钩,但是这些民族称号大都不是其民族原本自己的称呼。很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民族称呼,中原华夏民族在记载这些少数民族时,因为只能用汉文字记载,所以就根据其民族语言的民族自称谐音选一个发音相似且带有犬字旁的字来命名之。

古埃及的神犬(传说中的神犬槃瓠)(10)

随着民族交流融合的进展,这些名字慢慢地普及开来,甚至连少数民族自己也使用这些带有歧视性汉语名字来称呼自己。后来,汉文化传播越来越广,很多“犬”民族认为自己民族的汉语名字很不雅,所以陆续的名字都改了,最终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所以,“獞、猺、燎、狼、狑、狪”这些都是槃瓠的后裔,很多槃瓠的后裔民族都以盘古为始祖,但两者却并不是一回事。

从人物形象的时间维度上来讲,盘古是开天辟地的创世神形象,这个形象的时间维度应该是在天地初创、尚没有人类之前;而槃瓠是南方某些苗族分支的祖先,它的时间维度最早是在帝高辛氏时期,华夏已经进入了文明初期。

从流传地域维度上来讲,盘古传说普遍传播在中国南方地区,而槃瓠的传说则相对来说要窄一些,主要是在两粤、五岭、湖南等地区。

刘锡蕃《岭表纪蛮》记载:

“盘古为一般猺族所虔祀,称之为盘王,猺人以为人之生死寿夭贫贱,皆盘王主之。故家家供其木主,片肉卮酒,必享王而后食。天旱祷盘王,舁王游田间,视禾稼,虽烈日如火,不敢御伞,冀王之怜而降雨也。”

“祭祀”这个词,两个字最初的本意是不一样的,祭主要是对祖先,祀是对天地神祇,刘氏这个地方对盘古用一个“祀”字是恰当的,因为盘古本就是个神祇的形象。

古埃及的神犬(传说中的神犬槃瓠)(11)

《昭平县志》记载:

“猺人祀盘古,三年一醮会,招族类,设道场,行七献之礼,男女歌舞,称盛一时,数月而后散,三年所蓄鸡犬尽于此会。”

以此可见盘古之祀有多么盛大,而据县志所称,猺人祀盘古要用到大量的犬,这似乎不当是槃瓠后人所为。以狗为祖先的民族,在祭祀自己的狗祖先时会杀大量的狗吗?事实上,我们国家现在很多地方的苗民对狗都是礼敬有加,有不吃狗肉、不辱狗的习俗,如果你是苗民又听祖上老人说起过这些关于狗的习俗,那么你就很可能是槃瓠这一支的苗人后裔。当然,近些年很多年轻人对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所以,苗民所信奉的盘古和槃瓠根本不是一回事

《昭平县志》还说,祭祀狗王的只有狗猺,每逢正朔,家人都会背着狗绕着炉灶走三圈,然后举家男女向狗膜拜,当天吃饭的时候,必须围着食槽蹲在地上学狗一样吃,以表示对祖先狗王的敬意。

《古今图书集成》中说,猺人嫌自己的名字不雅,于是就改为盘,冒称是盘古后裔。这种现象应该也是部分猺(瑶)人地区所发生过的,这也正说明槃瓠跟盘古并不是一回事儿。

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徭人篇写道:“徭人每年七月十四拜年时,都是以盘古为始祖,以槃瓠为大宗”。

盘古为南方蛮族间的神话,而槃瓠是瑶、畲等苗族分支的祖先,槃瓠的后裔有一大部分都信封盘古,但是在信仰盘古的人群中只有一小部分信奉槃瓠。这说明,盘古和槃瓠是两个不同的传说体系,盘古是南方蛮族眼中的神祇,后来渐渐传至中原华夏地区演变成创世神,而槃瓠是部分苗族分支的祖先,所谓“狗猺”也。

古埃及的神犬(传说中的神犬槃瓠)(12)

狗猺也是猺人的一支,普通猺人以盘古为始祖,那么狗猺以盘古为始祖也是正常的。

人为什么会以狗为祖先?狗和人真的能繁衍后代吗?

这似乎是我们现代科学认知以外的东西,这个事情真假我们且不论,但所谓“狗猺”以狗为祖先,其原因的初相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是狗所生,完全有可能是因为在他们民族的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狗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整个民族才把狗奉为祖先。

比如,满人之间流传着一个神犬救主的故事,说有一只狗曾经救过清太祖努尔哈赤,所以为了感恩,满族人不杀狗、不吃狗肉、不穿戴狗皮衣物......

或许正如第一篇文章中有个网友留言说的,狗(槃瓠)拯救了他们的民族于危亡之中,所以他们将狗奉为祖先。据这个网友所说,这个故事源自苗族民间的一个传说,我找了很久没有找到这个说法,但这种说法却并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狗跟人繁衍后代并形成一个国家这种说法,在我们看来实在是无法理解。

结论与后记

盘古是南方蛮族传说中的始祖,南方很多少数民族礼拜盘古成俗,至今仍有很多孓遗,所以盘古在南方少数民族间有着很高的地位。但是对于中原华夏民族来说,对于盘古基本没有什么信仰,盘古的传说在中原地区只是文人追溯世界起源的产物而已。

所以,盘古的传说很有可能是从南方少数民族间借鉴过来的,从三国时吴国的徐整开始,慢慢地吸取了盘古的传说,后来逐渐的在文人间掺杂了许多易学、五行等华夏文化元素,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盘古形象。

槃瓠的传说则大不相同,槃瓠的传说体现出了华夏与南方少数民族早期的民族交流和融合。但是,槃瓠的传说在南方和北方的发展似乎是两条平行的线,南方苗民间的传说似乎更质朴、更人性化一些,北方的槃瓠故事掺杂了帝高辛氏、犬戎等政治因素。

古埃及的神犬(传说中的神犬槃瓠)(13)

苗民之间的槃瓠传说,其中一部分往往带有中原色彩,也有一部分完全是少数民族神话色彩,到底哪一个才是初相?如果槃瓠真的跟高辛氏有关,说明南蛮(狗猺)跟华夏是同源的,至少说是有密切的历史渊源。但是从历史记载来看,这个说法恐怕站不住脚,所以,高辛氏等中原色彩,很有可能是中原华夏民族在了解到南方槃瓠传说后的渐次演绎来的。

换句话说,盘古的传说在南方古来有之,后面南蛮民族间有了一个槃瓠族——狗民国、狗猺,他们因为某种原因认槃瓠为祖先,并且沿袭了蛮族的习惯以盘古为始祖、神祇。

为了搞清楚盘古的起源和盘古即槃瓠的猜想,自2022年7月5日开始查资料分析,到今天已经是第7天,翻遍了各种能找到的书籍资料,做了20多页的手抄笔记,总算是弄清楚一个大概了。三篇文章总共一万多字,算是给《华夏时间线•上古卷》开了一个头。

笔者研究历史有十多年的时间,一直想把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做一个完整的梳理,苦于没有时间。本次重新写头条号,希望能把这个大工程完成,本号的文章是我读书后自我思考的结果,首先是给自己看的,其次才是作为一篇自媒体文章给喜欢历史的读者看的。

喜欢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时间仓促,不可能所有的观点都考虑周到,希望读者贤达有以教我。

文|王玄陵

相关阅读:盘古,一个南方少数民族的传说,是怎样变成华夏民族创世神的

参考资料:

1.《山海经•海内西经》郭璞注

2.《后汉书•南蛮传》李贤注

3.晋 干宝《搜神记》《晋纪》

4.唐 樊绰《云南志•蛮书》

5.唐 王通明《广异记》

6.宋 李昉《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引郭璞《玄中记》

7.清 李调元《南越笔记》

8.清 刘锡蕃《岭南纪蛮》

9.清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卷一四一

10.袁珂《山海经校注》山海经新释卷七

11.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第三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