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形容夫妻之间相互关爱、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无论贫富都携手前行,经常用一个词---“相濡以沫”。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庄子》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应该是《逍遥游》吧,“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读起来真是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轻灵飘逸。金庸还根据这篇逍遥游创造出了逍遥派,北冥神功等等。

读懂文言文最好方法(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

《庄子》里还有一篇也很有名,就是《庖丁解牛》,《庖丁解牛》和《逍遥游》将来也会让孩子背诵。

唐玄宗曾经把庄子封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经》,《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情节,贾宝玉看《南华经》,书中有这样的句子:“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读懂文言文最好方法(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

《庄子》讲究顺其自然,无欲无求,还有很深的禅意,比如李商隐的诗“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就是用的庄子的一个典故,“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了之后在想,究竟是自己梦见变成蝴蝶,还是自己本来就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子?

读懂文言文最好方法(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3)

我们来看“相濡以沫”的原文吧,“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泉水干了,两条鱼一同被搁浅在陆地上,互相呼气、互相吐沫来润湿对方,显得患难与共而仁慈守义,庄子认为倒不如湖水涨满时,各自游回江河湖海,从此相忘,来的悠闲自在;与其称誉尧而谴责桀,不如把两者都忘掉而把他们的作为都归于事物的本来规律。

庄子的思想比较虚无缥缈,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段文字其实也不太好理解,庄子并不赞赏“相濡以沫”,而是觉得在江湖河水中自由自在即使相忘也要更好,这句还好理解,但是“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既不要赞美尧,也不必非难桀,应该忘掉他们的功过是非,找出他们的规律道理。看来庄子真是主张虚无超脱,无为而治。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里的“江湖”,自然是指的江河湖水,在这段文字中指的是鱼儿可以自由自在生活的地方,后来慢慢泛指不接受当权控制指挥和法律约束而适性所为的社会环境。

《笑傲江湖》里面令狐冲想要退出江湖,任我行说,“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你怎么退出江湖?”

读懂文言文最好方法(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4)

金庸说了那么多名言警句,但都比不上古龙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读懂文言文最好方法(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