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8日,《神奇动物3:邓布利多之谜》作为哈利·波特系列前传五部曲的第三部在国内上映。在“疫情后”时代,好莱坞商业大片在国内电影市场存在感越来越稀薄的当下,《神奇动物3:邓布利多之谜》带着哈利·波特系列的光环姗姗而来,可谓踌躇满志。但现实却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是铁杆的哈利波特迷,还是新入坑的神奇动物粉丝,抑或是路人观众,对这部新片似乎都不甚满意。主要的批评点集中在电影剧情逻辑的断裂和人物动机模糊等方面。如果单就一部电影来说,这些问题都是致命伤。但问题在于同样是华纳影业主导,同样是大卫·耶茨导演,同样是J.K.罗琳任首席编剧,为什么《神奇动物3》的品质就会下降的如此之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回到整个“哈利·波特电影宇宙”的起点。

神奇动物3细节(魔法世界失去魅力了吗)(1)

1997年,一位生活在英国、时年32岁的英文女教师乔安妮·凯瑟琳·罗琳从苏格兰艺术协会申请到了一笔13000英镑的资助,终于能够将她多年的心血结晶——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交付出版。当时的乔安妮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多年前,在火车旅行中构思出的这个以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为主角的故事,将在未来的20多年间被翻译成73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5亿册。而她本人也将以6.5亿英镑的身价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女性之一,并以“J.K.罗琳”之名为全世界所熟知。

神奇动物3细节(魔法世界失去魅力了吗)(2)

当然,哈利·波特系列能够成为21世纪初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大IP,华纳影业的同名系列电影功不可没。从2001年,首部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开始,到2011年推出系列的终章《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整个系列历时十余年,共拍摄八部,全球票房超过77亿美元。由于电影比小说有更强的受众渗透能力,尽管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小说内容有所损益,但更多的观众通过电影熟悉的哈利·波特系列,并开始关注这个IP的动态。尤其是从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开始,小说便与电影开启了相互促进的滚动发展模式,并借由全球网络新媒体社群的迭代发展,不断推高全球受众对这个IP的关注度。

神奇动物3细节(魔法世界失去魅力了吗)(3)

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限制,哈利·波特系列最终完结于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如果单就文学创作来说,七部曲的终结虽不完美,但已经相当精彩,足以让J.K.罗琳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传奇作家。但是对于电影出品方的华纳影业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只要对现代商业电影的运营模式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电影产业最大的风险就来自于电影票房的不确定性。而一个电影系列能在十年的时间里,创造每部影片平均约9.6亿美元的稳定票房,对于电影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头不可或缺的“现金奶牛”,更是公司管理层对资本市场“讲故事”的绝佳素材。所以,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哈利波特系列的热度必须以某种形式延续下去。这也就有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神奇动物》系列。

神奇动物3细节(魔法世界失去魅力了吗)(4)

熟悉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朋友都知道,《神奇动物在哪里》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中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在现实中,是J.K.罗琳假托“纽特·斯卡曼德”之名创作,书中记述了各种魔法世界中的神奇生物,可以看作是作者为进一步展现她构想中的“魔法世界”而进行的一个尝试,也为将来的全新创作计划埋下了伏笔。

神奇动物3细节(魔法世界失去魅力了吗)(5)

2016年底,《神奇动物在哪里》作为神奇动物系列的首部电影上映。这也是基于“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首部无小说依托的原创电影,并定位为哈利·波特系列前传五部曲的开篇。值得注意的是,同年7月,作为“哈利·波特系列正统续作”的舞台剧《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在英国上映,同样属于无小说依托的原创作品。将两者联系起来,就能很明显的看出,与IP利益相关的各方,在此时的共识就是不仅要给整个哈利波特系列的故事体系做加法,而且要在商业模式上做减法——有没有原著小说已经不重要,单靠“哈利·波特”这个名字就能撬开大众的钱包。

神奇动物3细节(魔法世界失去魅力了吗)(6)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并不尽如人意。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很有可能就是J.K.罗琳的创作能力被高估了。毫无疑问,J.K.罗琳是当代最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但哈利·波特系列的成功却并不完全是J.K.罗琳个人能力的体现。从内容上看,将魔法、巫师与英式校园生活相融合,并不能真正形成哈利·波特系列的独特魅力。J.K.罗琳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将英式悬疑推理文学的创作模式导入进了哈利·波特这个以少年巫师成长为中心的故事体系当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故事构架,不仅仅满足了“儿童读者”群体,也让更多年龄段的读者欲罢不能。

神奇动物3细节(魔法世界失去魅力了吗)(7)

除了作品本身的高品质外,诞生于世纪之交的哈利·波特系列也吃到了数字经济的红利。以美国为主要策源地的信息技术革命在世纪之交掀起了第一次高潮,其所造成的众多影响之一,就是以互联网、3D动画、数字存储与播放等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文化霸权借由经济全球化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渗透进世界各国的文化场域。而哈利·波特系列事实上就是借助这轮文化霸权的风口,迅速起飞。

神奇动物3细节(魔法世界失去魅力了吗)(8)

不过,这种超常规的热度似乎也对创作者本身造成了某种反噬。相比于前四部小说所展现出的细腻从容的创作风格,从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开始,在全世界“哈迷”期待中进行创作的J.K.罗琳也似乎显得不那么淡定了。尽管最终哈利·波特后三部小说都顺利完成,也保持了基本水准。但作为J.K.罗琳转型之作的《偶发空缺》却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实,如果仔细分析起来,哈利·波特系列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整个故事的主舞台都放在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甚至可以用“小场景、大场面”来形容,创作者完全可以像牙雕一样精雕细琢。而从小说到电影,专业电影制作团队则可以在原著基础上删繁就简,突出主干,让原著党和路人观众都能各自得到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