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把“走为上计”放到三十六计里最后一计呢?我们都知道任何一本书里面最后都有总结的结束语也就是大结局,而三十六计里走为上计就是最后的总结同时也是告诉我们这是三十六计里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计谋,也是战争时将帅们要灵活运用走为上计保存自己的实力才行的好计谋。

我们知道首先要为了保存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消灭敌人,历史上有很多利用走为上的从而保存了自己消灭敌人。我们知道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中,刘邦刚开始和项羽争天下时只有逃跑的份,就是用走为上的计谋。鸿门宴中刘邦是鱼肉,项羽是刀俎。结果刘邦从宴席上跑了,离开了项羽,避免自己被宰的命运,躲到巴蜀之地默默蓄积自己的军事力量,从而有和项羽争天下的资本。

三十六计哪一计是正确的(为何三十六计里最后一计是走为上计)(1)

三国演义里刚开始刘备也是带着自己的兄弟们四海为家,到处逃命奔波,因为自己的实力势力太弱了,没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只能寄人篱下后再走为上,历经被追杀的艰辛,然后刘备三顾茅庐得了聪明绝顶的诸葛亮从而三分天下,拥有和曹操孙权一争天下的资本。这些成功者都是跑啊跑!他们在跑中壮大自己的力量同时消灭了敌人。最后他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们在势力实力弱的时候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我们没必要鸡蛋碰石头,更没必要硬碰硬,从而能把自己搞没了。我们要保存自己的势力,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消灭敌人!

其实我们也知道走为上计就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为自己后来的东山再起作准备。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我们惹不起你还躲不起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没必要跟你硬抗硬耗,最后结局只会落得两败俱伤或者被自己的敌人灭了。

这些都说明打不过就要逃跑的重要性,我们没必要血气方刚跟你硬拼,这样不值得。把自己的实力打没了,也就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了。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时,一定要动动脑袋想想三十六计里的走为上计。俗话说得好冲动是魔鬼,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千万不要硬碰硬,把自己拼没了。我们应该先好好保存自己,让自己走为上计,不要遇到恶狗乱咬人,我们就激动得也把自己变成狗。结果恶狗牙尖嘴利把你咬成了狂犬病,真的得不偿失啊!

我们还是遇事要动脑袋,走为上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