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宗树刚

9月19日,是我的哥哥宗树坤在长岛部队壮烈牺牲五十四周年。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那憨厚朴实的面容,勇敢刚毅的性格,无私无畏的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我的心中淡漠,他高大的形象依然像生前海岛岗哨上的那颗青松一样,坚韧挺拔,巍然屹立在祖国的海防线上。

长岛任锡林烈士:长岛岁月缅怀我的兄长(1)

哥哥宗树坤牺牲前是大钦守备区直属防化连二排排长。1968年9月19日,在一次战备训练——手榴弹实弹投掷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为保护在场15名战友的生命安全,他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为了表彰他的英雄行为,部队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并在部队广泛宣传他的英雄事迹。《大众日报》以“王杰式的好战土宗树坤”为题发表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家乡淄博人民也掀起了向他学习的热潮。为了继承哥哥的遗志,我毅然穿上军装,接过哥哥曾经扛过的枪,继续着他的守岛建岛事业,那年我才16岁。

哥哥宗树坤是1961年8月从淄博市淄川区柳泉师范学校应征入伍的。入伍前,家里男孩子当中他是老大,父母都是老实巴脚的农民。因家里兄弟姊妹多,生活比较贫寒,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便决心供他读书,盼他能早日成才,一来对国家有所贡献,二来能帮助家庭早日过上好日子。但面临部队应征,深明大义的父母仍然全力支持他,17岁的哥哥响应祖国召唤,踏上了保卫祖国的军旅征程。

(作者宗树刚当年照片)

入伍后,正赶上部队向“苦孩子好战士——雷锋”学习的热潮。哥哥宗树坤立志要做雷锋那样的战士,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国防事业多做贡献。在营建施工中,抬石头是个苦差事,听战友们说,哥哥宗树坤为了让战友们少吃苦,每次都是抢着抬,百多斤的担子压在肩上,每天往返的路程上百里,尽管汗流浃背,肩膀红肿,而他始终不让战友们替换。到了晚上,四肢疼痛难以入睡,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第二天早上继续坚持干活。在一个风大浪急的深夜,海岛运送物资的船抵达码头,需紧急卸船。班长考虑他年纪小、体质弱,白天又过于劳累,便坚持不让他去。但等战士们走后,他又偷偷尾随其后,来到卸船的码头,忍着晕船呕吐的滋味,整整干了一个通宵。

他当班长时,战士侯玉海对他有意见,不配合工作,他没有埋怨战士,他认为,战士有意见,说明自己班长没当好。于是他主动找小侯交心长谈,首先检讨自己,然后委婉指出他的缺点;小侯病了发高烧,夜里他悄悄地把自己的大衣盖在小侯的身上;为了让他好好休息,轮到小侯站岗,他不忍心叫醒他,自己持枪上岗顶替;冬天,小侯的棉鞋在劳动中湿了,穿着单薄的胶鞋,他硬是脱下自己的棉鞋逼着小侯穿上,随后又把小侯的棉鞋刷净晒干;有一年小侯生病住院,他三番五次抽空去医院探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侯终于冰释前嫌,积极参加班里的各项工作。哥哥就是这样,忘我工作,诚心待人,他像一团火时刻温暖着战土的心。

哥哥不仅爱兵如子,与岛上渔民也亲如一家,经常在业余时间帮助渔民干活。1967年3月的一天,他正在开会,听说驻地社员肖作建在劳动中身负重伤急需输血,他立即赶到医院,急切地对医生说:“我是0型血,抽我的吧!”200CC血注进了肖作建的血管里,挽救了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深厚的军民鱼水情歌。

哥哥与我,感情深厚。小时候,他带我去山上拾柴,回家时总是自己背着柴禾,怕累着我;去野外采药,贴补家用,带着的一瓶水,渴了,他只喝一小口润润嘴唇,全部留给我喝。他当兵后,我在家里成了老大。哥哥来信嘱咐我说:你是大孩子了,不要再贪玩,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放学回家要抽时间多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要照顾好两个弟弟。哥哥教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他的话我记在心里并实践着,所以尽管我年龄小,却比同龄的孩子成熟的多。我永远记得他唯一的一次探亲,拥抱着我,那是对我成长的肯定,让我感到温暖而有力量。

“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哥哥宗树坤在日记中如是说。他不仅这样写,也是这样做的。1962年,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他立即向党支部写了决心书,要求去福建前线;1964年抗美援越,他又向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表现出一个革命战士英勇无畏,舍身爱国的壮烈情怀。

在1965年全军开展的向王杰同志学习的活动中,哥哥宗树坤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处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实践着自己的诺言。1968年9月19日,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这天清晨6点钟,他带领全排,冒着蒙蒙细雨,来到手榴弹投掷现场。他进行简短的战备训练动员后,讲了投掷要领,并作了示范。手榴弹投掷开始了,前7名顺利通过。当轮到新战土赵泽民投第二颗手榴弹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小赵往后挥臂时,手榴弹意外脱手而出,摔到右后方离他几米远的大石头后面,大石头附近,是14名等着投弹的战士。只见手榴弹“嗤、嗤”地冒着白烟,直接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哥哥宗树坤一个箭步冲上去,抓起手榴弹就向外扔。然而,手榴弹刚一出手就爆炸了,四溅的弹片击中了他的身体要害。就这样,哥哥宗树坤为救战友们,不幸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哥哥英勇救人的壮举,感天动地;他的光辉事迹响彻了大江南北。所在部队和家乡人民都以他为荣。烈士千古,英名永垂。

长岛任锡林烈士:长岛岁月缅怀我的兄长(2)

前些年,我的家乡查王村全体村民为怀念哥哥,把他的墓移迁至村边秀丽的文峰山上,并修葺墓碑,雕刻了半身的汉白玉塑像。英灵归来,供人们瞻仰缅怀。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张文台上将等八位首长为哥哥宗树坤烈士题词纪念。“渤海铸英雄,浩气传千古”激励后人学习英烈精神,继承革命传统。更令人欣慰感动的是我哥部队的许多战友,每逢清明佳节,都前来为我哥扫墓、献花。有的甚至举家前往,以示怀念和寄托哀思。

长岛任锡林烈士:长岛岁月缅怀我的兄长(3)

长岛任锡林烈士:长岛岁月缅怀我的兄长(4)

长岛任锡林烈士:长岛岁月缅怀我的兄长(5)

长岛任锡林烈士:长岛岁月缅怀我的兄长(6)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让我们代代相传英雄的功绩,牢记烈士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发努力。

长岛任锡林烈士:长岛岁月缅怀我的兄长(7)

作者简介:宗树刚,男,1952年12月生,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1969年1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1972年入党,1975年3月复员,先后在黑旺铁矿工作。冶金部浙江工业学校学习,后任淄川区工业局生产技术科科长、办公室主任直至退休。

长岛任锡林烈士:长岛岁月缅怀我的兄长(8)

壹点号海岛寻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