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庆元县市场监管局公示2022年第4期食品抽检检验情况,结果检出标称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批次纯牛奶为不合格产品,其中不合格项目为丙二醇。

那么,丙二醇为何物?通常添加于哪些物品中?牛奶中添加丙二醇可能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科技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仝其根。

被查出有丙二醇的牛奶(知名牛奶被检出丙二醇)(1)

丙二醇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范围不包含牛奶

据介绍,丙二醇有两种稳定的同分异构体,即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在化工领域应用最多的是1,2-丙二醇,其基本特征无色、无味和无臭,易燃烧,吸水性很强,能够与水、乙醇任意混溶,而且丙二醇的毒性较低。在塑料、服装、合成树脂、化妆品、食品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作为食品添加剂,丙二醇的安全性已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它是多种药物、食物的原料或加工助剂。

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可查到,丙二醇是一种“允许使用的合成香料”,作为加工助剂丙二醇可以用在啤酒加工工艺和提取工艺,作为食品添加剂其功能是稳定剂和凝固剂、抗结剂、消泡剂、乳化剂、增稠剂等,使用范围是“生湿面制品(面条、馄饨皮、饺子皮、烧麦皮)和糕点”,其中生湿面制品使用量上限为1.5g/kg,糕点使用量上限为3g/kg。

显然,跟以前曝光的苏丹红、三聚氰胺之类不同,丙二醇不是非法添加物。但是,作为食品添加剂,丙二醇的添加范围并不包含牛奶。

仝其根指出,“所谓纯牛奶产品,在市场中基本是两大类产品,一类是巴氏杀菌乳,另一类是超高温灭菌乳,它们只是利用生牛乳作为原料,不允许添加任何其他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市场上的复原乳是由奶粉和几种食品添加剂再加工而成,可以称为巴氏杀菌乳和超高温灭菌乳,但其已经不是‘纯牛奶’,并且还被要求在产品包装上醒目标注‘复原乳’三个字。”

低毒并不意味着无毒,会对人体产生潜在影响

据悉,从麦趣尔牛奶中检测出丙二醇,具体抽样时间是5月26日,检出量是每公斤含0.318g和0.321g。

“这次麦趣尔的牛奶被检出的含量相对较低,对人体不会构成健康影响,所以喝过的人也不必纠结中毒。”仝其根表示。

仝其根介绍说,“关于丙二醇的安全摄入量,执行的是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制定的标准, 丙二醇每日允许的安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25毫克(25mg/kg),也就是说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长期每日摄入1.5克(25mg×60)是安全的。如果长期每日摄入量超过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量,便有可能对健康带来伤害。”仝其根进一步指出。

丙二醇的毒性到底有多大呢?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仝其根引入一个急性中毒指标——半致死量ᴸᴰ₅₀这一评价毒性大小的学术术语。他说,ᴸᴰ₅₀值越大毒性越小,反之毒性越大。丙二醇大鼠经口(口服)ᴸᴰ₅₀=2800mg/kg,食盐大鼠经口ᴸᴰ₅₀=3000mg/kg,也就是说,丙二醇的毒性比食盐略高一点。所以,在世界各国所执行的化学品分类标准中,没有发现将其列为危险化学品的,多数是按照一般低毒化学品进行贮运管理。

仝其根说,虽然麦趣尔牛奶两批次产品中的丙二醇含量只有0.32g/kg,远低于生湿面制品和糕点的允许的添加量,然而检测出丙二醇肯定是不合格的。

丙二醇为何出现在牛奶中?专家给出两种可能

既然丙二醇不允许直接添加在牛奶中,又怎会出现在纯牛奶中呢?

仝其根指出,“丙二醇在纯牛奶产品中出现,加工环节违规加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人为加入丙二醇既不能提高产品质量,也不是生产工艺所必须,不仅增加成本,还会产生违规问题;利用丙二醇溶解香精和色素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生产企业知道纯牛奶中加入香精和色素是不允许的。”

“纯牛奶出现丙二醇最大可能是原料中带入的,也就是说在奶牛饲养和挤奶的环节进入到生牛奶中去的。”仝其根说。

仝其根则认为,“丙二醇进入牛奶中有两个较大的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是饲料中添加了丙二醇,进而转移到了牛奶中。因为丙二醇被应用到奶牛饲养中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用于奶牛酮病的治疗,用量达到每头牛每天300克,还曾出现过因为初产分娩奶牛丙二醇中毒的病例,丙二醇在高产奶牛饲料中添加,还可改善奶牛能量平衡,提高奶牛泌乳性能。第二种可能是丙二醇来自于奶牛挤奶之前对乳房的清洗或消毒,清洗剂或消毒剂中的丙二醇混入到了牛奶中,因为目前国家的新冠防疫政策执行力度大,在奶牛挤奶前对牛的乳房和挤奶工的手或器材的消毒可能使用了乙醇加丙二醇的消毒液,为了消杀的需要,加大了消毒液的用量,使牛的乳房和挤奶工的手上的消毒液混入到了牛奶中。”

“以上两点只是猜测,实情需要等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消息。”仝其根补充道。

据了解,6月30日下午,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方面已派人前往庆元县进行调查。目前,该事项仍在调查中,外界还需等待官方的进一步调查结果。当日晚间,麦趣尔发布公告称,针对抽检结果所涉两个批次的产品已进行下架、封存,当地监管部门已进驻公司。

来源: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