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不朽的经典。她不仅是文化艺术的智慧结晶,而且凝聚了人们深厚的情感。从古到今,无论是在书面语言,还是在口头语言中,成语总是会被大家非常广泛地运用。可见,我国的成语文化知识不仅博大精深,而且深入人心。那么,您知道多少个10字以上的成语呢?

关于传统文化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是传统文化的精华)(1)

关于传统文化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是传统文化的精华)(2)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并能表示一定的意义。绝大多数的成语是由4个字组成的,比如沧海桑田、亡羊补牢、沉鱼落雁等等,但是也有两个字和3个字的,比如推敲、矛盾、败家子、丑八怪等等,而10字以上的成语就确实不是太多的。

关于传统文化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是传统文化的精华)(3)

10个字的成语。比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意思是想要成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就必须要努力奋斗,不能贪图安逸自在,否则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的。再如“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字面意思是只要有青山,就不怕没有柴火。常常用来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即使暂时遭受一些损失或挫折,也是无伤大体的,仍然有希望,甚至可以说只要还有生命存在,就一定会有将来和成功。

关于传统文化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是传统文化的精华)(4)

11个字的成语。比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意思是不能只根据人的相貌和外表来判断一个人,就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不能依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了他的未来,因为一切皆有可能。再如“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意思是只知道事物是这样的,而不知这个事物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关于传统文化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是传统文化的精华)(5)

12个字的成语。比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字面意思是只允许当官的放火乱来,而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通常是指有权有势的人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也泛指自己可以任意而为,反而严格要求别人或不许他人有正当的权利。再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常常用来比喻世事无常,有些灾祸的发生,是事先无法预料的。

关于传统文化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是传统文化的精华)(6)

13个字的成语。比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比喻双方都心甘情愿地去做某一件事情。再如“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意思是,我宁愿对不起天下的所有人,也不能叫天下的任何人对不起我。

关于传统文化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是传统文化的精华)(7)

14个字的成语。比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用来比喻非常想得到或急需的东西,而且费了很大的力气也没有找到,却在无意之中没费一点事就得到了。再如“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富贵的时候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丈夫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关于传统文化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是传统文化的精华)(8)

16个字的成语。比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意思是,山并不在于高大,有了神仙就会出名。水也并不在于太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再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意思是,不管是多么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极个别的失误,而即使是愚蠢的人,在经过了上千次的考虑后,总会有一次收获的。

关于传统文化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是传统文化的精华)(9)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