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披甲持矛守边关(把天山当枕头的日子)(1)

把天山当枕头的日子

铁四师/魏霆声

操场刮来一片叶子抢着拣起来,

袜子不洗放在褥子下干了再穿。

半个月才到的报纸只看个标题,

一封空洞的信能读得倒背如流。

明明老家穷得铁锅生锈,

都夸自己家乡肥得淌油。

生怕忘记女同胞是啥模样,

就装病请假去卫生队一趟。

本来以为是很大的电影幕布,

连一块大点的山石也遮不住。

当新兵时见了团长腿都发抖,

退伍时老练得像旱獭耍滑头。

吹牛能说拿塔里木盆地当花盆,

兜里的烟舍不得抽烟丝磨成粉。

大大咧咧的汉子筑路基小心翼翼,

生怕一不小心弄坏了雪莲的根系。

上工累了睡得比山岗沉稳,

呼噜打的有时比山风雄劲。

天上的月亮瘦得像一把镰刀,

个头几乎比不过班里的水饺。

东海那么多水浇不灭的一团火焰,

却被西边的一片塔松裹住了光芒。

天天睡在天山的半山腰上,

挺拔了火红的青春和梦想。

好像和天山的梦从来都不一样,

战士的梦都在比山头高的地方。

从吐鲁番到库尔勒

魏霆声

从吐鲁番到库尔勒,

也就是从火焰山到铁门关的距离。

走过了万水千山,

总是不能把这一段忘记。

烈火一样的岩石,

曾辉映我们的帽徽领章;

排山倒海的风沙,

曾来测试我们修的路基;

鞭子一样的红柳,

曾抽走了我们心中的怯懦;

那旱獭狡狭的嘲弄,

曾坚强了所向披靡的勇气。

从吐鲁番到库尔勒,

也就是葡萄和香梨的距离。

四十多年过去了,

还是那么新鲜的记忆。

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的时候,

吃过一次吐鲁番的葡萄;

南疆铁路建成通车的前夕,

吃过一次库尔勒的香梨;

我们当年的欢声笑语,

被小溪存着放在了水底;

山坡被雪覆盖的草丛里,

还有我们冰冻的汗滴。

从吐鲁番到库尔勒,

也就是艾丁湖到孔雀河的距离。

云往西面飘,最远到营地,

再不会想到那是遥远的天际;

风从西边来,需过多少山脊,

是否有来自天山山脉的信息;

艾丁湖最深沉地用影像锁定,

铁道兵战士的青春何等美丽!

孔雀河给每一粒沙石讲述着,

钢铁的军队建设祖国的传奇。

披甲持矛守边关(把天山当枕头的日子)(2)

编辑:女兵槛外人2020.5.25.

来源:新华号 新华铁道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