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标志和文化设施,肩负着积累国家文化艺术财富,传承区域文化艺术的重任。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Asian Art ﻪMuseum of San Francisco)(以下称亚博)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历史上,旧金山一直是许多移民进入美国的第一站,是美国移民人口占比最高的城市之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美国淘金热,让这个城市沉淀了许多的成败与荣辱,兴衰与浮沉,而今这里又成为硅谷新兴科技的中心,让这座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
亚博坐落于最为核心的市政中心,除了亚博外,市政中心内的建筑还包括市政厅、州最高法院、歌剧院,全为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之后建设起来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体现着旧金山的繁华和信心,成为外国游客参观旧金山市的必到之地。如今的国际形势下,亚洲的国际地位,尤其是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亚博也成为了沟通亚洲与美国,以及不同亚洲文化间相互理解的桥梁。
Asian For All理念
透过亚博的名称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元素至关重要,一个是“亚洲”,一个是“艺术”。亚博的建设发展都是围绕这两个元素。其官网上很清晰地写明了它对于“亚洲”的理解——并非只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也并非人种群族上的定义。 亚博的标志是一个醒目的上下颠倒的字母“A,能显现不同的颜色,设计成叠加式样,旁边是亚洲的英文“ASIAN”。颠倒的大写A代表了“所有”(For All)、“任何人”(For Any)、“每一位”(For Each),标识的意思加在一起就是Asian For ﻪAll,亚洲文化为所有人服务,这是亚博的基本宗旨。
亚博logo,颠倒的“A”
亚博的藏品共18,000余件,内容广泛,品质精美,覆盖亚洲主要文化地区,尤以丰富的中国古代艺术品著称。收藏在这里的中国瓷器有2000多件,玉器有1200多件,青铜器有800多件,书画400多件套,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近现代,为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常设展厅按照文化区域分为七大展厅:南亚、西亚和波斯地区、东南亚、喜马拉雅和藏传佛教地区、中国、韩国、日本,全景式地展现了亚洲的文化艺术。总体来说,这是一座以收藏亚洲文物尤其是中国文物为主的、在全美拥有亚洲艺术藏品最多的博物馆。
展厅内景
其丰富的馆藏源自于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收藏家和运动员、曾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长达二十年之久的芝加哥实业家艾维瑞﹒布伦戴奇(Avery·Brundage)。他对中国艺术品的兴趣源自1936年前往欧洲处理柏林冬季奥运事宜时,曾途经英国并参观皇家美术学院举办的“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这场号称有史以来在海外规模最盛大的中国艺术展,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改变了西方对于中国文物的认知。在该次特展的展场里,陈列了当时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清宫旧藏七百多件,是故宫文物的首次大规模出国展览。此外还陈列超过千件来自欧美大陆等地藏家机构的极品收藏,声势浩大,乃前所未见。连续莅临参观三天的布伦戴奇,心中深受展品感动,遂开始以征集中国文物为起点,进而扩展至亚洲区域的佳作名品。步上收藏之路的布伦戴奇,其亚洲藏品的数量与质量愈显出众,为这些藏品寻找一个适当的保存处所与陈设场地,便是布伦戴奇收藏活动的下一个目标。那时他已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委员之一,该馆的亚洲收藏也颇具知名度,但因无法满足藏家布伦戴奇所提出须另建新馆的需求而不得不放弃。于是他便决定把眼光投向其他城市,旧金山便是其中的选择之一。
亚博的奠基者艾维瑞﹒布伦戴奇
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协会是促成这批顶级亚洲艺术收藏落脚于美国西岸湾区的重要推手,该组织成立于1958年,成员皆是热心公益且爱好艺文的名流人士。他们为了迎接这些重要藏品,不但极力说服布伦戴奇本人,更在市区发起宣传支持活动,期待让旧金山藉由此举成为亚洲文化和美国社会的联系桥梁。1959年布伦戴奇终于签下同意书,让其第一批约4500件的藏品有个圆满归宿。稍后协会持续筹措款项,在金门公园的迪洋博物馆侧翼建立新馆,以便陈列其收藏,并于1966年始以“亚洲艺术与文化中心”之名对外开放。1969年,当布伦戴奇完成第二次约3200件的捐赠后,该机构便独立运作,且于1973年改名为今日的“亚洲艺术博物馆”。在1966年开幕式上,布伦戴奇发表贺辞:“旧金山是全世界旅游者所仰慕的城市。而我们的亚洲艺术博物馆,将筑成通往交流理解的桥梁,它将连结海湾各岛和金门大桥,更重要的,是融会沟通整个世界。这将是旧金山对世界和平与幸福的贡献。”这段卓有见地的预言成为亚洲艺术溥物馆的建馆宗旨。
亚博的镇馆之宝“小臣艅犀尊”
“鎏金铜佛像” 目前已知传世中国纪年造像中时代最早的一件作品
从70年代开始,亚博因为馆内常设展无法彻底执行,藏品数量逐渐增多,教育活动空间有限等问题,迁移和扩建的讨论逐渐提上日程;尤其在1989年的洛马普列塔地震之后,馆舍建筑主体更是出现安全疑虑,于是迁馆一事便成定局。后来旧金山市政府决议将市政中心对面的公共图书馆选为新馆址,由意大利女性建筑师盖•奥伦蒂来主导重建设计。新馆在2003年3月20日开放,馆舍融合了古典造型和现代概念的设计元素。经过50多年的发展,通过受赠和购买等方式,亚博的藏品数量现在已经达到18000件,除了常设展览外,每年也会举办三个特展,由于在历史建筑中,展厅面积受限是其现今发展的最大问题,因此亚博正在实行扩建改造工程,计划投资9000万美元,通过扩建新的展馆和翻修现有的展厅,在原址的后半部分加盖一座13000平方英尺的全新展馆和艺术露台,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参观体验。
亚博的馆长许杰先生是2008年担任馆长的,他是美国历史上首位担任大型艺术博物馆馆长的华裔人士,今年刚好是他执掌亚博的第十年。2016年5月他成为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的第一位亚裔博物馆馆长。许杰馆长致力于增进全球观众对于亚洲艺术和文化的了解与欣赏,强调发挥亚艺博作为文化交流、软性外交的平台作用,正是由于他对中国和美国博物馆的了解,亚博在过去的十年间举办了几次非常成功的中国特展,包括2008年《明代宫廷艺术展》、2013年《中国兵马俑﹒秦始皇时代的瑰宝》、2016年《皇帝品味﹒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品展》、2017年《王陵瑰宝﹒中国汉代考古新发现》等,使得亚博成为全美举办中国特展最成功、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许杰馆长向我们介绍,亚博是以全球视野来关注亚洲文化,理念的核心就是“关联”两个字,第一是探索亚洲艺术古代和当代的关联性。第二,要探索亚洲艺术在全球的关联。第三,探索亚洲艺术和今天生活的关系。所以不论古代艺术或当代创作,都是馆方重视的领域与深究的议题。如何发掘亚洲各个地区文化的特殊性并融会古今贯通东西,即为亚博馆当前的中心要旨。
除了藏品和展览外,亚博的许多元素与活动都体现着其全方位输出亚洲文化的理念,在亚博的门口,台湾艺术家洪易创作的一对福龙,一直保持着超高的人气,“福”和“龙”这两个字,在中国文化中,总是与吉祥的寓意相连。福龙身上覆盖的图像有各种各样的花,有些花里包含着被巧妙排成圆形的祝福成语,比如日进斗金、花好月圆、五谷丰登、金玉满堂……表达了美好的祝福。
吉祥物“福龙”
在美国,随着亚裔政治影响力和移民人口的逐日递增,亚裔文化也渐渐融入主流。根据亚洲新年敲钟的传统习俗,亚博一年一度的敲钟庆典已经举办了32届,每次都有上千人参加。亚博50周年时,邀请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刘建华创作了一件大型陶瓷装置作品《混合体》(Collected Letters)。作品由中文部首和英文字母组成,可以随风摆动,代表了文化没有边界,空间和时间永远是流动的。“亚洲艺术”同样在流动——实现文化的“桥梁”作用,世界视野,贯通古今。
一年一度的新年敲钟仪式
中国当代艺术家刘建华的作品《混合体》
此外亚博的微信公众号在展览介绍、馆内活动推送等方面都非常及时,还会根据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推送相关的馆藏藏品。
亚博的微信公众号
Curator负责制
“Curator负责制”是美国博物馆普遍实施的博物馆运作机制。在西方语境中,“Curator”通常是指在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赢利性艺术机构专职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策划组织展览活动的专业人员。在美国的博物馆中,“Curator负责制”贯穿博物馆的购藏、展览、研究、教育等行为,支撑着整个美国博物馆系统的运转。
亚博也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董事会是博物馆的最高决策机构,对影响博物馆发展的重大事情起到领导控制作用。馆长由董事会委任,具体负责博物馆的日常事务,统筹业务部门及经营管理部门的事务。在博物馆的核心业务中,馆长直接与各个艺术部门的Curator直接联系,并对董事会负责,形成了“董事会—馆长—Curator”的业务体系。
参加curator会议
此次交流,通过和中国部以及事业发展部、文物保管部、公众教育部、市场部等多个部门的学习座谈,我们深入了解了亚博特展(巡展、外借展)的运作程序。亚博现在一年会举办三个特展,展览的策略是广泛性、普及性和学术性相结合,不做专项展览,例如陶瓷展、书画展、青铜展。借助多媒体,能够面向更广泛的观众,不分年龄、阶层、种族,既深入浅出,也可以获得专业范围内的认可。在议定一个展览选题后,由教育部先期做出观众调查,选几件代表性展品,做一份问卷调查,让观众选出自己喜好和希望看到的展品。接下来启动全馆介绍,在员工大会上介绍展览,征求意见。
亚博的展览准备期一般是两到三年,Curator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寻找资金,呈报的展览提案主题是否符合本馆策略,是否易于赞助,是否易于公关,是否具有发展巡展合作馆的条件,确定观众的范畴。公关部门如果觉得展览无法找到相应的赞助,则可以对展览提出否定意见。所以在引进一个特展时,如果能找到巡展的相关场馆,则会节省很多成本,巡展馆可以分担运输、保险费用,可以使用亚博的文字说明和影像。
下一步的工作是落实展品,准备文字资料,例如简介、说明、图片、图表以及教育和宣传资料。教育部集中焦点,选择几个重点主题和展品,培训教师,制作教育课程;公关部需要向董事会、基金会介绍展览,争取赞助;总务部要准备详细的展品资料、图像;出版部制定图录计划;法律部门要向市政府法务部、亚博基金会递交协议书。
申请联邦保险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如果申请到美国的联邦保险,则可大大减轻保险费用,例如2016年《皇帝品味﹒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品展》共花费200万美金,保险费大部分申请到了联邦保险,一小部分是商业保险,香港何鸿毅家族赞助80万美金。Curator要抓起展览从头到尾的所有事情,从开始谈判、调研、构思、做设计、挑选展品到展品上架、组织专家开学术报告会,到编辑出版书籍画册,都是策展人要负责的。
在库房查看藏品
参加关于热点文物的讨论
除了展览外,争取捐助也成为博物馆Curator长期以来重要的任务之一。博物馆每年用来购藏的基金是有限的,但是面对越来越膨胀的艺术市场,动辄几千万的作品已经超出来了博物馆的能力范围,只能诉诸于博物馆外的力量。Curator会和私人藏家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或从私人藏家手中购入藏品,或鼓励他们捐赠。例如亚博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中,书画较为薄弱。因此在2003年就积极争取到了叶公超的135件藏品,这其中有唐褚遂良的《阴符经》、米芾《大字行书多景楼诗册》、傅山《甲申试卷集》、王铎《赠汤若望七律诗册》等多件重要古代作品,近的则有张大千、溥儒(心畬)、赵少昂、黄君璧、于右任及叶公超本人的书画作品等。亚博为此举办了《雅集:叶氏家族珍藏书画展》并出版了全景图录,大大丰富了亚博的书画收藏。
唐褚遂良的《阴符经》
左图:在圣地亚哥查看捐赠者藏品
这次交流过程中,我感觉到美国慈善文化的理念深入且广泛,美国民众乐于把自己的财富回馈社会、培养下一代的精英,他们的慈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都独树一帜,民间对博物馆支持的规模和力度都很大。美国的博物馆也和私人藏家保持着良性互动,美国的博物馆会为私人藏家举办藏品展。美国的博物馆、私人藏家、艺术史学者三者之间良性互动,使得美国成为西方中国书画研究的重镇。
考察期间的几点思考
1.社会治安,博物馆安全
博物馆在防盗问题上必须要更加重视,尤其是我们的外展,对于展场的考察,尤其是安防设施要做到万无一失,只有藏品的安全才有其他工作的开展。
2.展览扎堆、展览题材单一
去年美国博物馆就有三个兵马俑展,而中国展也多是和皇室帝王有关,很多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都很片面,所以在今后的外展选题上,尽可能地更丰富,展示多元化。
3.国内博物馆的飞速发展
在交流期间,给我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国内博物馆近十多年来的飞速发展,无论是硬件、软件,与美国博物馆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例如,故宫的书画部,一年至少参与两至三套图录的出版,藏品扫描都是用专业大型设备,仅摄影、数据加工方面的工作人员就有二十多人,工作效率高于国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