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劏房的人为何不住农村(香港21万劏房住户)(1)

针对香港的劏房问题,橙子君之前写过不少文章,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不过最近有则关于劏房的新闻,确实把橙子君震撼到了。

香港劏房的人为何不住农村(香港21万劏房住户)(2)

以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港约有27,100个单位有分间单位(劏房),估计分间楼宇单位总数高达92,700个,即每个屋宇单位平均被分间成3.4个分间楼宇单位,共有209,700人居住,即每个单位有平均2.3人。

而根据香港统计处18日发表的《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主题性报告:居于分间楼宇单位人士》,在这住劏房的20多万人中,较多是儿童和青中年人士,28.4%为25岁以下,39.4%为25至44岁,24.0%为45至64岁。

香港劏房的人为何不住农村(香港21万劏房住户)(3)

贫穷的年青人

翻看1981-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从年龄上看,青年(15-24岁)人士的在职贫穷率从1981年的3.9%直线上升至1991年的5.2%,到了2011年已经达到8.2%。

简单来说,现在的情况就是,香港年轻人虽然在努力工作,却仍然贫穷。

香港劏房的人为何不住农村(香港21万劏房住户)(4)

这里就要谈谈香港的工资了,在香港,工种的不同所带来的工资差异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明明是同年的毕业生,但根据从事的行业,彼此的工资可以是天壤之别!

我们拿涨工资这件事来看,香港的各个行业可分为五大类:

一、高级专业人士、行政及管理人员

二、次级专业人士、行政及管理人员

三、非劳动雇员

四、技术性劳动工人

五、非技术性劳动工人

那么我们来看看,同为出生在1974年-1978年的一代人,他们的工资增幅各是如何?

香港劏房的人为何不住农村(香港21万劏房住户)(5)

其中最明显的是,第一类行业的工资在十年内增幅高达61.8%!

举个例子:

橙子君和小伙伴寒窗苦读多年,终于顺利毕业一起进入职场。

但是!橙子君“不幸”地只能找到第三类行业(非劳动雇员)的工作,而小伙伴则找到了第一类行业(高级专业人士、行政及管理人员)的工作。

那么十年后就扎心了,橙子君工资仅涨4.6%,而当时进入第一类行业的小伙伴,他现在的工资的增幅可以是橙子君的15倍!

用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就是: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而工资增幅跟不上就算了,近年通胀加剧,楼价高昂,那些“入错行”的年轻人注定遇到收入与消费脱节的惨况。

香港劏房的人为何不住农村(香港21万劏房住户)(6)

为平衡收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是从“压缩居住空间”下手。

难以“向上流”的悲哀

人人平等的愿景固然美好,但受到出身、学历、工作、能力等等因素的影响,其实社会上始终存在着不同的阶层。

而是否能够突破自身阶层,提升层次,就是所谓的“向上流”了。

对年轻人而言,是否能拥有清晰的“向上流”机会非常重要。但在香港,事实又如何呢?橙子君只能说,不乐观!

香港劏房的人为何不住农村(香港21万劏房住户)(7)

我们用一组数据来看看:

香港劏房的人为何不住农村(香港21万劏房住户)(8)

1998 - 2008年就业人口的收入流动变化

表格将香港就业人口的收入分为五个层次,从数据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港人每个层次之间的流动情况。

我们看看从“最底层”成为“最顶层”的人有多少呢?答案是3.3%。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收入水平出现突飞猛进变化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三。

而又有多少人从顶层掉下来呢?答案可能让“顶层”人士们很满意,只有25%!其余高达75%的人在十年后仍然是顶层收入者。

香港劏房的人为何不住农村(香港21万劏房住户)(9)

高收入人群越发领先,而低收入青年却难以翻身...

橙子君认为,上述这些数字不仅存在于社会学家的统计表中,更也会在社会中形成一种不言而喻的“规律”。

这一切,香港的年轻人也都看在眼里,他们对于“向上流”的无助感可想而知。

赚钱难?升职更难!

这部分橙子君要说一个现象 —— “人口挤压”(Population squeeze)

这里说的不是居住空间太小而造成的的“挤压”,而是不同世代人之间的挤压。什么意思?咱们先听一听香港年轻人的话:

... 我看到身边的朋友,他们真的是很难升职,始终上面的位置就那么几个,而你上边那些人是不会走的。”

出来做了几年,你一个二十几岁的员工,上面都是四十多岁的阿姨,她们只要没到退休年龄你就没得升职。除非跳槽,不然真的要耗到40岁才有的升。”

香港劏房的人为何不住农村(香港21万劏房住户)(10)

明白了吗?所谓“人口挤压”其实说的就是,上面的人挡住了下面人“向上流”的空间。

这种人口挤压现象,源于香港1980年以后的生育率下降,而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口(简称“80前”)却越来越长寿。今时今日,香港“80前”人口要多于“80后”的人口。

香港劏房的人为何不住农村(香港21万劏房住户)(11)

那么问题就来了,那就是80后的年轻人希望向上流动时,受到了人数庞大的80前的“挤压”。原理不难理解,在公司里,论人数、论年纪、论资历,80后始终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这种状况或需要等到80前人口陆续退休,但这可能是15甚至20年之后的事了!那时的年轻人或许就会轻松一些,但现在的这些80后呢?

是的,那时候他们已经人到中年,错过了事业发展的最佳时机。

香港劏房的人为何不住农村(香港21万劏房住户)(12)

所以最后我们回到开篇提到的那条新闻,“香港21万劏房住户,3成都是年轻人。”

不得不说,香港的年轻人确实不容易。住在狭小空间,数着这月赚的卑微工资,他们努力着,却仍然无法想象自己成功“向上流”的画面。

【题外话】你可能会好奇...

“怎么橙子君今天突然博学起来,还整出这么多数据?”

其实是因为正巧看了这本书:

香港劏房的人为何不住农村(香港21万劏房住户)(13)

不得不说,确实是本好书。

而青年贫穷也只是书中一部分,围绕“贫穷”这个关键词,作者谈历史、谈不同人群、谈社会影响。书不算厚,资料、数据却可谓非常详实。

关于香港这个繁华都市的“贫穷问题”,相信多数人其实只是略知一二。若能读完此书,倒真可算是把问题给读明白了。

有兴趣看书,下面留言跟橙子君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