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人们常会收到一些超市购物卡,虽然不如直接发钱,但能开心扫货也是极好的。(直接折价转手套现的朋友,你不懂购物的乐趣)
然而,并不是每张卡上的钱都能恰好用完,通常会剩下几块、几十块,然后就被人们遗忘在某个角落。
对一个人来说,这钱的确不多,丢了也就丢了。但你有没有想过,实体卡虽然丢了,但预充值的钱不会丢,如果把这些钱聚集起来,会是个什么情况?能不能四舍五入出一个亿?
别说,还真有人去做了。前不久,“欧尚”和“大润发”的母公司高鑫零售(06808.HK)发布公告称,在此前一段时间里未被使用的预付卡款项将作为公司的利润。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记者注意到,这笔纳入公司利润的钱竟然高达4.6亿元人民币,税后也达到了3.45亿元。
飞来横财:无人认领的4.6亿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利润率高总不是坏事。因此,除了主营业务外,他们会有五花八门增收的方法,比如卖房子、卖豪车。而今天要说的新套路就是——在超市购物卡上“薅羊毛”。
7月12日,高鑫零售宣布,公司董事会表示根据高鑫零售2017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出现同比大幅增长。
为什么上半年净利润会大幅增长?高鑫零售特别指出,上述净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2012年6月3日及以前发行及销售的预付卡尚未动用余额产生的收入。
而且,高鑫零售还聘请了精算公司评估上述未动用余额不太可能使用的部分,达到了4.6亿元人民币,然后在扣除相关所得税之后,将产生3.45亿元的净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全年,高鑫零售的净利润为25.71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记者还注意到,截至2016年12月31日,高鑫零售拥有“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下的“顾客预付款”高达97.02亿元人民币,此款项正是公司发行的大量预付卡所致。其中2012年中期及之前尚未动用余额占总余额的15%以上(约合14.55亿元)。
对于此项主营外收入,兴业证券也表示,高鑫零售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14亿元,单此一项收入就能为公司带来24.6%的业绩增长。虽然净利润大增与公司本身经营活动无关,但是公司受益于零售总体数据回温、多业态稳步推进,未来业绩将继续平稳增长。
调查:欧尚购物卡有效期最多6年
众所周知,各大连锁超市基本都在售卖其超市预付卡,购买人群也包括了单位、个人等,多用于单位福利发放、亲友馈赠、个人消费等等。
高鑫零售旗下的欧尚超市及大润发自然也不例外。从欧尚超市的官网上就可以看到其购物卡的信息,如:顾客可以在全国各个欧尚超市购买欧尚购物卡,而且面值从50元至1000元面值不等。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欧尚超市成都一门店的购卡电话,其工作人员也表示,购物卡销售之后便可使用,使用期限为3年,如果3年后还没有使用,还可以再激活续期3年,总共6年时间。
为什么在这时“薅羊毛”?
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高鑫零售听起来比欧尚、大润发要陌生许多。但事实上,高鑫零售正是以“欧尚”及“大润发”两大品牌经营大卖场业务的大卖场运营商。截至2016年12月31日,高鑫零售在全国共有446间综合性大卖场,遍布224座城市。其中,大润发和欧尚中国的门店数量分别为368家和78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外,高鑫零售还利用自有的网站以直销为经营模式的零售电商平台。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记者注意到,在公布自己“薅羊毛”收入的同一天,高鑫零售还发布了收购飞牛网的公告。
资料显示,飞牛网就是大润发的网上商城,由上海飞牛集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建并成立于2013年6月,并于2014年1月16日正式对外营业。曾被业内称为“传统零售首个开放电商平台的样本”。
公告显示,高鑫零售将以1.66亿的价格收购飞牛香港14.255%的股权,收购完成后;飞牛香港(旗下主要公司为飞牛网)将成为高鑫零售的全资子公司。
高鑫零售称,基于过往两年的业绩,飞牛香港的业务模式与经营管理已作出调整和变动,拟进行的首次公开发售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不会进行。收购后,高鑫零售将成为飞牛香港的唯一股东,有助于更为全面的监督企业经营。可见高鑫零售对过去两年飞牛网的业绩并不满意。
公告显示,2016年飞牛香港亏损5.21亿,亏损额较上年同期扩大16.59%。截至2016年底,飞牛香港已资不抵债,净负债为2.66亿。
说到这儿,相信不少网友已经意识到了,为什么高鑫零售要在这个时候将购物卡收入计入利润?答案或许是为了短期对冲飞牛网的亏损。在飞牛网亏损的背景下,高鑫零售收购飞牛网余下股份很可能将进一步侵蚀全年利润。
但这样的盈利显然不是长久之计。相较过去,高鑫零售的股价已有不少回落,目前公司6块多港元的股价仅为其2013年时的一半。
这与高鑫零售旗下大卖场的经营情况不无关系。其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高鑫零售总营业额为1004.41亿元,同比增长4.2%;但主要增长动力来自新开门店,其2016年新开了38家大卖场。
高鑫零售在人工、能源和租金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压缩成本。比如其单间门店平均员工人数自2015年底的320人降至2016年底的298人(2014年这一数据为437人),还对若干经营环境较差的门店重新商定租金。
但即便如此,高鑫零售2016年的同店销售还是下滑了0.34%,高鑫零售还在年报中称这一数据为“在销售食品及非食品的零售商中表现最佳”。换句话说,在中国大卖场市场中处于领先水平的高鑫零售,由于长期压缩成本的习惯,很多成本项可能已变成“干毛巾”,想要拧出水并不容易。
这样看来,其选择通过“算计”,从购物卡上聚沙成塔凑出几个亿,既在意料之中,也属无奈之举了。
每经记者 袁东
每经编辑 赵云
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其他用户正在看
【原标题:你没花完的超市购物卡被人“薅羊毛”了!有家公司靠这手赚了4.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