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最初登场时,并没那么复杂它给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上年纪的人开心,仿佛回到了聚集在村口大樟树下、晒谷场边谈狐说鬼的年代,尤其是除了文字输入,还可以上传语音,真是“形容不识识乡音”啊,于是不免“挑尽寒灯到夜深”,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普通人的聊天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普通人的聊天群(一个聊天群就是一片江湖)

普通人的聊天群

群聊最初登场时,并没那么复杂。

它给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上年纪的人开心,仿佛回到了聚集在村口大樟树下、晒谷场边谈狐说鬼的年代,尤其是除了文字输入,还可以上传语音,真是“形容不识识乡音”啊,于是不免“挑尽寒灯到夜深”。

年轻人也开心,成家、立业重负在肩,即便不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也是“一切工夫未得闲”,但他们还是需要社交啊,毕竟,“家山泉石寻常忆”;毕竟,“明月楼高休独倚”!要不,过去的人为何会留下那么多书信?

还是有问题没讲明白:私聊何以不解渴?

好,我们就把这个作为聊天群与江湖的第一个问题来探讨。

聊天群弥补了私聊什么样的不足?

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在强调私自拆看他人信件属于违法的同时,有许多人偏偏愿意写公开信。比尔•盖茨就在今年三月写了一封题为“我们可以从新冠病毒疫情中学会什么”的公开信,他的目的是“在我深入思考时,我想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新冠病毒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然,对于芸芸众生,我们不能也不须要求他们如此思考、解决问题。他们在必要的私聊之余,还是愿意出入不止一个的聊天群,我想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动因:

乐在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东西要共享。无论是出于炫耀所能还是服务他人,分享从总体上还是体现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正向关系;

冲破孤独。孤独不是丰富的娱乐活动可以解决的,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化,人际竞争使得相互信任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所以在交通、通讯日益便捷时,人的内心变得日渐封闭,“知音少,弦断”,却总得“有谁听”;

维护人脉。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生命在于运动、朋友在于走动,怎么办?进个聊天群是最经济的,无论是时间、财力,还是精力、情感。

聊天群与江湖有相通之处吗?

需要补充说明一下,本文所谓聊天群,是有前置的。三五好友的小群不算,它承载不了江湖的框架;单位的工作群不算,它自有成型的管理体系在,不可能接纳江湖的气息。支撑江湖的,是有别于子民文化的游民文化。聊天群里的人,如果不想背离社会主流和正常规范,岂不就在单位群、亲友群里悠哉乐哉?但是,我们的传统政治文化是在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下孕育出来的,今天的聊天群不可能与之毫厘不爽。

如果说江湖文化的特征是义气、英雄主义、平等,那么,在聊天群里,英雄主义是有一点的。许多群本身就是振臂一呼者所建,要不,建时人家不买账,建后也会群龙无首。也有他人所建,推举强者为事实上的群主,大家唯他马首是瞻,他的衡量标准就是大家的共同标准。

平等也是有一点点的。但更多的体现为自由,自由的加群与退群,自由的选择话题和转换话题,自由的发表言说,至少在话不投机时可以当个吃瓜群众而静默旁观,没人逼着表态。

义气可能是三者中最为淡薄的。我只能表述为同好、志趣相投。譬如炒股者会建个群,志愿者群里很少有并不热心于志愿事业的人。

那么,凭什么还是说聊天群就是江湖呢?

平等并非江湖的本质特性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大多身怀绝技,而因生不逢时——或不伸于朝廷,或受辱于豪强,甚至有虎落平阳被犬欺的。他们汇集到这里,名曰“聚义”,讲义气是他们共同的标签。

其实,儒家文化也讲这个,仁义道德嘛!仁是恻隐之心,义是羞耻之心。正如儒家把它的一系列主张建立在森严的等级秩序之上,梁山泊最后还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座次。一开始以落草先后为序,也尝试过以能力和声望为据,慢慢加进去世俗伦理。不管怎么处理,只要是现实的,就会有冲突。

如何消融这种冲突?老套路,神秘主义!就像皇权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不了,就走这一路。聊天群虽不需要“造神”,但最终还是会把世俗社会里的等级带到这个理想中的“化外之地”。即便是基于某一种特定思想的同好者之群,最终发言权肯定掌握在这些人手里:参与过的项目名声足够大,所获奖项、发过作品的刊物等级足够高的,在新媒体上所圈的粉丝足够多。唯其如此,群里太平。曹丕老早把这个问题看明白了,“文非一体,鲜能备善”,“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暗于自见,谓己为贤”。“声”,无论在什么场景下,还是可以拿出来镇一镇的。反观那些社区群,还真没有江湖体系,但也真没有向心力。

聊天群也有潜规则

文化要落地,靠的是规则。潜规则是亚文化层面了,却为江湖所倚重。所以脱离主流、闯荡江湖,从规则的角度,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按吴思的说法,潜规则是“私下认可的行为约束”,所以,作为现代的江湖,聊天群不可能是肆无忌惮的。

除了声望规则,还体现在:虽说入群退群自由,但轻易退出还是要承受群里其他成员的诽议,就连特朗普带着美国“退群”,除了被指责破坏法规与承诺的严肃性,就是舆论众口一词称他个人和他的核心团队言而无信。既然是一个群体,不免需要“理事”甚至“常务理事”,也就不免将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一大部分边缘化了,他们成了事实上的吃瓜群众。

一小部分越活跃,也就意味着一大部分越忽略他们的说辞,包括群主的“号令”,也常常被下沉、被掩盖。

这个时候,这片江湖,已经没有多少生计可言了。

没有长盛不衰的江湖。走正道,才致远。

(陈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