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这里没有蜿蜒曲折的八卦剧情,也没有灵魂拷问和人性扭曲,而是通过一些符号我们来学点知识。

偶然看到甲骨文的“心”字,下图中心的象形文字,是不是似曾相识,跟我们现在用的❤心形符号很像,那甲骨文中的“心”字是怎么变成我们现在写的“心”字呢?

心字变化(心的演变)(1)

心字演变的图片

从“汉字趣谈”中了解到,在甲骨文的形体中,心像人和动物的心脏形状,其上面的左右短斜可以看作是心脏上的血管和心脏内的瓣膜。从金文到小篆,“心”的字形逐渐有了变化,开始慢慢地接近现在的“心”字写法。

从上面的图看是不是最上面的甲骨文写法更加时尚呢,遥远的古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我们比心。

那么现在比较流行的心形符号❤是不是来源于我们的甲骨文呢,从民族自豪感出发,我当然愿意这么相信了,不过还有其他几种说法,我们也了解一下。

一种说法是爱心符号来源于屁屁。

美国的心理学家加尔迪诺·普兰扎恩(Dr.Galdino F. Pranzarone)通过分析神话和其他人的相关研究后得出:

尽管心形符号与心脏的解剖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是典型的心形符号两侧都是两个圆形突出与女性的臀部极为相似。

大家可以欣赏一下,这个研究属实有点幸福。

心字变化(心的演变)(2)

阿芙洛狄忒雕像,公元1世纪

还有一种说法来源于植物,说相比较人的一个器官而言,某些植物的叶子或者果子,更加贴近心形。

心字变化(心的演变)(3)

自然界的叶子

实话实说,是比屁屁靠点谱。大家也可以展开想象,还有桃子什么的,也是很像的。

相传西元前7世纪古希腊城市昔兰尼(Cyrene,现位于利比亚境内),有一种现已灭绝的欧芹科植物名叫罗盘草(Silphium)。有一种说法是这类植物可以治疗咳嗽、嗓子疼,还有着不错的止痛效果,因其药用价值很高,出口这个植物甚至成为了这座城市的重要贸易,因此罗盘草被印在了当时的银币上。

心字变化(心的演变)(4)

银币上的罗盘草

这么好的东西灭绝了,着实有点可惜了,以后有机会,我会带大家再多了解一下这个植物。

最后还有说法就是回归本源,跟我们的象形文字一个思路,就是随着西方解剖学的发展,心形符号来自于心脏的形状,回过来说,没有解剖学,我们古人也能画个八九分像了。

当然之前心形符号也只是小范围的传播,到现在的全球流行,能够显示在我们每个人的手机上,还有一段路要走。

一个广泛传播的途径是跟我们日常会玩到的扑克牌有关,扑克牌上面有红桃和黑桃两个花色,现在可以想象一些他们的区别,有很多人会误以为他们是一致的,只是颜色不同,其实不然,他们不仅形状不一样,代表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埃及马穆鲁克在1370年发明了第一幅扑克,由杯子、硬币、剑和马球棍组成;到1450年,日耳曼人改成了盾牌、玫瑰、橡子和铃铛。直到1500年的早期形成了现在通行的三叶草(梅花)、宝石(方块)、皮克(黑桃)和心(红桃)。随着扑克牌逐渐流行起来,心形符号也随之成为不可改变的主流。

可以这么说把心形地位推上巅峰的是扑克牌的出现和流行。

另外上世纪70年代,同如今的国际性大都市不同,受到冷战余波的影响,昔日的纽约可谓是经济萧条、黑帮横行,民不聊生。为了振兴纽约的观光产业,1977年,美国设计师格拉瑟受纽约州政府邀请,为纽约设计一个logo,让更多的人前来纽约州参观。

据称,格拉瑟是在出租车后座上想到这个logo设计,并随手画在信封上。Logo由大写字母“I”、一颗红心以及用字母“N”、“Y”组成。没想到这样简单且富有创意的Logo出人意料的火了起来,也为纽约的带了巨大的影响。

“我❤ NY”这也是第一例把这个语标符号当动词“爱”去使用的实例。此后,它不仅成了爱的标志,还直接代替了动词:“我♥[X]”成了人们在情人节卡片、情书和(后来的)文本消息表达了他们对彼此的感情的方式。

这可能是这个心形符号第一次在现代社会广泛传播的起源。

现在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心形符号来表达我们的喜欢、爱意。

最后还是通过几句古诗来结束我们的变“心”之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引用:

汉字趣谈

微信公众号【养眼博物馆】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