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如果路过江诗丹顿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不妨稍作停留,欣赏一番由中国艺术家辛瑶遥以“天圆地方”的哲思为灵感为其创作的全新橱窗视觉设计。

对江诗丹顿看法(细节中的江诗丹顿)(1)

这是一组从明暗变化、温润色彩,乃至鸟羽图案等处处皆呼应着江诗丹顿今年的年度主题“解构之美”的设计。

解构,意味着将江诗丹顿的作品放到显微镜下,去审视并感悟那些构成高级制表的精彩细节以及蕴藏在细节中的创意和技艺,那是在分钟刻度圈略微拱起的表面镶嵌宝石,是最大限度地镂空机芯夹板和板桥,再进行手工雕刻的镂雕工艺,是一侧做喷砂装饰,另一侧则予以抛光打磨……

如同我们很难解释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却可以追忆起是哪一天的哪一刻、因为哪一件小事而怦然心动了,逾266年的历史浮沉中,江诗丹顿能够不断地吸引一代又一代见多识广的藏家,始终维持其显赫声名,也正是因为每一个至臻完美的细节。它们是精妙美学与卓越技艺的交汇。

对江诗丹顿看法(细节中的江诗丹顿)(2)

为此,江诗丹顿特别甄选12只风格迥异的典藏名作,于店中精彩上演“解构之美”展览,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解构其两个多世纪以来的深厚积淀。从这12只腕表中,我们能看到江诗丹顿对缤纷色彩的驾驭,也能看到其赋予镂雕技艺的个性化色彩,但更重要地是,当掌握了雕刻、珐琅、宝石镶嵌等各种手工技艺的江诗丹顿充分利用并融合多种技巧去打造一只腕表时,所迸发出来的创新精神不仅拓宽了高级制表的疆域,更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展现时间的恒久价值。

对江诗丹顿看法(细节中的江诗丹顿)(3)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

Chagall&L'Opera de Paris夏加尔与巴黎歌剧院黄金腕表

时计除了记录时间的基本功能之外,最重要的是承载人们的情感——任何一件小事有时都能拉近你与腕表之间的距离。而我确定自己与这只腕表是有特别缘分的:早在服务于《申江服务导报》和《新闻晨报》期间,我曾无数次写过这只表。我曾感叹江诗丹顿能够将一幅实际200平方米的旷世杰作浓缩于有限的表盘空间,颜色繁多艳丽却和谐,因而关于它的各种数据我至今仍然记忆深刻。

1964年,法国绘画大师Marc Chagall为巴黎加尼叶歌剧院重新绘制穹顶。50年后,江诗丹顿邀请Anita Porchet将其绘制于表盘之上。表盘边缘更以巴黎歌剧院的第二帝国风格镀金装饰为灵感,以手工雕刻12位姿态各异的仙女。近距离欣赏这只腕表,你会发现其色彩之华丽和细腻远超想象,赋予了作品强烈而微妙的乐感,仿佛带我们穿越时空去邂逅那些伟大的艺术家。

对江诗丹顿看法(细节中的江诗丹顿)(4)

魔术手圆形怀表

逆跳在18世纪末发明之后就被用于怀表之中了,想来在这只怀表诞生之前,人们已经见过不少具备逆跳功能的怀表了,然而这只怀表以镀镍银质印度魔术师人偶挥动双臂指示时间,极具原创精神的读时方式时至今日仍然博得藏家的青睐,可见,创新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标新立异,而是巧妙且合情理。

对江诗丹顿看法(细节中的江诗丹顿)(5)

圆形镂雕白金珐琅怀表

镂雕本身是一项纯粹的美学工艺,但镂空机芯的每一道工序都令这项工作更为复杂。既要尽可能多的对材料做镂雕处理,以展现优美的机芯内部,又要保证机芯正常运转,达到这两者间的巧妙平衡实非易事。即使在镂空机芯十分常见的现在,试问你能清楚记得名字和特色的又有几只呢?这只怀表带有明显的装饰艺术风格,透明的天然水晶表底盖、镍银或黄铜材质的机芯板桥和主夹板进行镂雕处理,展现出与外观同样精巧的内在美感。即使近一个世纪过去了,透过它也能清晰看到装饰艺术对高级制表美学风格的影响。

如今,消费习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的迭代变迁,让高级制表更加频繁地处于告别状态,告别传统的传播方式、市场策略、消费群体,甚至是沿袭已久的销售方式等。但就腕表本身而言,这个领域始终植根于最传统的手工技艺。江诗丹顿更是在结合多种精湛娴熟的手工技艺打造的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es Masques“日本面具”等腕表中,以宏大叙事的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演绎不同的文明,分享时间的价值。

对江诗丹顿看法(细节中的江诗丹顿)(6)

女士红金袖带表

早期的女性时计瑰丽多姿,充满想象力,是挥洒蓬勃创意的舞台。尤其是表壳,更是不囿于男士怀表常见的圆形,而是呈现为更大胆不羁的造型。腕表出现后,江诗丹顿女士腕表同样呈现出别具个性的美学魅力,1946年推出的这枚金质袖带表便是如此。也是顺应这—浪潮,江诗丹顿锐意创新,自由释放出各种奇思妙想。

对江诗丹顿看法(细节中的江诗丹顿)(7)

黄金怀表,底盖装饰微绘法琅画作《恋人》,银色拉丝表盘

高级制表界不乏再现或重释经典名画的精妙之作,但既要完全复刻原作的细致美感和神髓,又要将其微缩展示于方寸之间,绝非易事。而Carlo Paluzzi以微绘珐琅为江诗丹顿完成的《恋人》,无论是恋人的神态、衣饰纹路,还是整个作品的颜色过渡、明暗变化均称得上是原画作的一次完美复刻。

除此之外,再现经典名画的江诗丹顿微绘珐琅时计作品还有 法国画家普林斯托的狩猎图;荷兰黄金时代画家尼古拉斯·梅斯的画作《花边女工》,油画大师阿德里安·布劳维尔的名作《吸烟者》……在这些作品中,江诗丹顿对艺术的传承展现了令人折服的魔力。

对江诗丹顿看法(细节中的江诗丹顿)(8)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

Les Masques“日本面具”黄金腕表

我第一次见到面具系列时被它惊艳得久久说不出话来,至今也难忘那种生命中为数不多的震撼感。自2007年起,江诗丹顿以不同材质在盘面上鲜活再现了重现巴尔比耶-穆勒博物馆馆藏的12张著名面具,包括中国面具、阿拉斯加面具、刚果面具和印度面具。曾经这些属于4大洲不同文化、穿越3000年光阴而来之物,带着原始味道和历史气息被微缩置于表盘中央,在闪耀着独特光泽的蓝宝石水晶玻璃的衬托下,似乎伸手可及。

这只腕表以金质雕刻镶贴工艺精心刻画出日本佛像面具,整个表盘散发出如皓月般温柔与详和的光辉。这一刻,江诗丹顿仿佛跨越时空界限,以充满艺术张力的面具将具有鲜明代表性的文化凝聚成表盘。

对江诗丹顿看法(细节中的江诗丹顿)(9)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

La Symbolique des laques莳绘“梅莺“粉红金腕表2010至2012年间,江诗丹顿与日本京都著名漆器品牌象彦独家合作了3套共计9枚莳绘腕表,这就是其中一只。

如今也有另一些品牌制作莳绘腕表,对此工艺我们并不陌生。简单来说,莳绘是在还没干透的漆面上喷撒金粉或银粉,从而描绘出精美的装饰图案。这种作品往往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

那么,时计真的可以跨越地域和文化吗?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本身就能说明一切。它展现了江诗丹顿对不同地区艺术及文化的无限热爱。

此外,多款来自2022 “钟表与奇迹” 日内瓦高级钟表展的新作亦惊艳亮相,于入微细节体现品牌精益求精的信念。

宏大与微小的双重流动是为世间最稳固的永恒,所以我们才强调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而在江诗丹顿见微、入微,将细节做到极致,才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