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

和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读懂邯郸成语典故8)(1)

历史上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近1600条。漫步在邯郸的街头巷尾,随处都能见到成语典故的元素和符号。让我们边学习,边分享,一起《读懂邯郸成语典故》。

《读懂邯郸成语典故》8:

破釜沉舟

和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读懂邯郸成语典故8)(2)

【成语典故】

破釜沉舟

读音:pò fǔ chén zhōu

和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读懂邯郸成语典故8)(3)

【追根溯源】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后人由“皆沉船,破釜甑”提炼出成语典故——破釜沉舟。

和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读懂邯郸成语典故8)(4)

【基本释义】

釜,锅;舟,船。砸掉烧饭用的锅,凿沉渡河用的船。

比喻下留后路,拼死一战。

和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读懂邯郸成语典故8)(5)

【成语用法】

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例1:明·史可法《请出师讨贼疏》: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

例2:清·蒲松龄自挽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例3:现代·曹禺《日出》第二幕:“你按部就班地干,做到老也是穷死。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拼,还许有翻身的那一天!”

和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读懂邯郸成语典故8)(6)

【历史故事】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境内,时属赵国),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草。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去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20万人马去救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省曹县东)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满,去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鹿,形势这样紧急,咱们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里外夹击,一定能够打败秦军。”宋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他又对项羽说:“上阵跟敌人交锋,我比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里出个计策,你就比不上我了。”项羽说:“现在军营里没有粮食,但是上将军却按兵不动,这样不顾国家,不体谅兵士,哪里像个大将的样子。”第二天,项羽趁朝会的时候,拔出剑来把宋义杀了。他提了宋义的头,对将士说:“宋义背叛大王(指楚怀王),我奉大王的命令,已经把他处死了。”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楚军全部渡过漳河(在今河北省魏县境内)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和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读懂邯郸成语典故8)(7)

以上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