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清君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常清君导读:自古写景的古诗词曲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上千年来,这些经典之作至今依然动人心扉、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令人神往。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省郑州市所辖巩义市)人,原籍湖北襄阳。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常清君当年就读中小学时,就在语文书上学过杜甫的好几首诗歌,如《绝句》、《春夜喜雨》、《春望》、《石壕吏》、《望岳》等。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杜甫共有十首诗歌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

常清君这次解读点评的是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杜甫的八言律诗大全(唐代诗圣杜甫是如何在单位值夜班的)(1)

按惯例常清君先解释一下其中字词:

宿:指值夜。

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同为掌机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因在殿庑之东,故称“左省”。殿庑(wǔ)是指古代皇家最高等级的建筑。

掖垣(yèyuán):本指宫殿的围墙。在唐代则特指门下省和中书省。因其位于皇家宫墙的两边,像人的两腋,故名。

临:指居高临下。

九霄:在此指高耸入云的宫殿。

金钥:金锁。指开宫门的锁钥声。

珂(kē):指像玉的石头。此处指马笼头上的装饰。

封事:指古代大臣上书奏事,为防泄漏,用黑色袋子密封,因此得名。

一、春季夜色如此之美

这首《春宿左省》,是诗人创作于乾元(唐肃宗的年号)元年(758年)的作品。

先来看首联:“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意思是说夜幕降临之时,一簇簇花丛,在门下省和中书省的围墙遮掩下,时隐时现;外出觅食的鸟儿们,也纷纷从头顶鸣叫着飞回归巢。

诗人在题目里就直接写明了这是春季,所以当然就有鸟语花香,在常清君看来,只不过描写的是夜幕降临之时的鸟语花香,那与光线明亮的白天的鸟语花香有何不同之处呢?

杜甫的八言律诗大全(唐代诗圣杜甫是如何在单位值夜班的)(2)

首联两句其实对此解释了,就是依然可以闻得到花香,只是因为夜色之下,光线逐渐暗淡,就只隐约看得见花儿的外形。至于鸟儿的鸣叫声也依然听得见,只是换成了投宿归巢时的叫声罢了。

再来看颔联“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意思是漫天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感觉好像四周的千万户人家的门窗,也跟着在闪烁似的;因为皇家宫殿高耸入云,靠近天庭,所以想来所获得的月光也会更多一些吧。

大家觉得这两句对得工整,这倒不奇特,因为律诗中的颔联(还有颈联)本就需要写成对偶句式,关键是要看作者对得是否高明有内涵。

杜甫的八言律诗大全(唐代诗圣杜甫是如何在单位值夜班的)(3)

常清君觉得,这两句的独特之处在于既有写实成分,又有想象成分,其生活逻辑本是“临星”和“傍月”,但一旦写成“星临”和“月傍”就更具有诗意了。

而且第二句末尾的“多”字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动词化之后,就与前一句末尾的“动”形成珠联璧合了。

二、如此夜景一样失眠

颈联“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意思是说因为整夜都没睡着,所以连有人用钥匙开启、关闭宫门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阵阵晚风吹来,眼前仿佛出现了百官骑马上朝时的马铃之声。前一句是实写,后一句是虚写。换句话讲,诗人失眠了。为何会失眠呢?

尾联“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给出了答案,原来是第二天早晨诗人还要上朝,向皇上行使纳谏之事,心里感到些许不安,于是多次探问到什么时辰了?

杜甫的八言律诗大全(唐代诗圣杜甫是如何在单位值夜班的)(4)

这个心里的不安,常清君觉得有两个因素,一是诗人担心自己睡过头了,错过早朝时间,因为那时既没有机械闹钟,也没有智能手机之类的,可以在睡前设置好叫醒功能,虽然古代也有夜晚负责打更的更夫,但那是在固定的时辰打更的。

二是诗人不知第二天上朝向皇帝进言纳谏(左拾遗其中之职责)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万一当天皇上心情不佳,听不进不同意见……

用现代话来说,整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单位值夜班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但作者并未将其写成模板式、公文式的值班记录,而是有真情,有实感,更有诗意,景中寓情,情中见景。

常清君云:入职在岗当值夜,逢春见景亦失眠。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