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凫庄,在五亭桥尚是瘦西湖园林终点的时候,是个神奇的存在。印象中平时不怎么对外开放。总是站在五亭桥上,居高临下看那座,以野鸭子命名的建筑物。

凫庄,位于白塔脚下的一个小小岛屿,在五亭桥东。凫庄建于1921年,刚满百岁。其主人是扬州当时著名乡绅陈臣朔。凫庄,就是一座别墅。现在的别墅,比起凫庄的风情,逊色不是一点两点。

大报恩寺飞虹塔(凫庄)(1)

在最近,连续两三次登上凫庄溜达。而以前,好像举办什么美食节的时候,上去过一回。好吃者甚多,忙着排队购物,没有专心细细看过。印象中就一廊檐。

那天,有点小雨。五亭桥上有点太冷,凫庄的一扇窗户里,透出温暖的灯光,满是诱惑。以为是间咖啡小店,便走了进去,想着寒冷时节一杯咖啡的温情。

别墅,更像是水中央的小岛。从蜿蜒的小桥走进去,“宛在水的中央”!东边的维扬早点没开业。“桃花点点红”早餐的套餐广告,看上去挺不错。相比趣园的价格,亲民得很。转到水榭最外边,对面的水云胜概,水中的钓鱼台,远处的小红桥,尽入眼底。

大报恩寺飞虹塔(凫庄)(2)

朦胧的雨,让瘦西湖的水面,散发出诗意的迷茫。几只黑天鹅,由远及近地滑翔过来,在水面上划出优美的线条。可惜雨雾中,拍不出万分之一的美。那瞬间的感受,且留心中吧。

回到三面建筑物包裹的中间地带。方寸土地上,居然有梅花、桂树、桃树和各色名贵花木。顺着一条小路,走到高处的亭子里。瘦西湖的水,五亭桥的秀,对面岸堤上拂风的柳,真的让人挪不开脚步,恨不能坐在亭中,“任时光缓缓离去”!

从亭子后边下去,走往水阁。灯光便是从那里泻出。却不是我以为的咖啡店,而是一间出租“汉服”的造艺术型店。雨中没人,两个小姑娘可劲儿劝我,租一套衣服拍照留念。别说这么冷的雨天,哪怕在明媚的春天,我也不会去租衣服玩。没心情,再好的“容”,为谁?

大报恩寺飞虹塔(凫庄)(3)

咖啡店在更南面的几间建筑里,关门上锁。期待中雨中一杯咖啡或清茶的享受,无法实现了。人间清欢,不过一杯水而已!有时候,却“求之不得”!

凫庄,可能是最小的“庄”了。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五亭桥上看起来像浮在水面的建筑物,走进“庄子”体验感完全不同。既看到小巧别致亭、榭、廊、阁,还看到一两黄金一两石的太湖石立于其间。

一百来岁的凫庄,至今保存得很好,独立的小环境,幽雅别致,是三仙山的哪一座?白塔注视下的凫庄,与相邻的法海寺,构成了与众不同的静谧安详。庄主陈易字臣朔,又字凫忆,是凫庄的设计者和拥有者。据说他和扬州第一任市长关系甚好,市长打了借条,凫庄成了人民公园的景点之一。他后来去了上海,活到一九六零年。

大报恩寺飞虹塔(凫庄)(4)

“湖上三弓地,波心一叶舟。分荷可逭暑,有竹便宜秋。淡叶迷黄鸟,晴云乱白鸥。门前一泓水,沧海不同流。”据说这是庄主自己写的“凫庄”,“沧海不同流”句,骨骼清奇,颇有格调。庄主是官宦后代,但走了经商的路,拥有自己的“商业帝国”。他开农场、钱庄、米厂、粮店、卷烟厂,办《淮扬日报》等,最后把商业触角伸及到了上海,在上海颐养天年。

和近在白塔脚下的凫庄不同,白塔晴云景区,与白塔形成遥遥相对的态势。白塔,已经有两百六十岁高龄,始建于清乾隆前期。扬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夜造塔”的传说,既是对这座风格独特的喇嘛塔为何立于瘦西湖畔的解释,也展现了扬州盐商富可敌国的豪奢。后来扬州盐商的逐渐式微,会不会与“一夜造白塔”有关系?

少年时,看过凫庄,爬过白塔,独独没见过“白塔晴云”景。后来,随着二十四桥景区恢复,白塔晴云景区也随之恢复。

大报恩寺飞虹塔(凫庄)(5)

介绍说,1984年,爱国旅日侨胞陈伸先生捐款,于白塔晴云旧址兴建了一座两进院落的庭园。又是一个姓陈的!有了院落为依托,园林设计者引进了湖水。不大的小园子里,有一汪小池、一弯曲溪。曾经有一年,在小池、曲溪处捞了一大捧螺丝,将一个平常的游玩,变得活色生香。

现在白塔晴云景区,是“谢馥春”香粉店。院子里一棵老藤,春夏相交时,开出银色的串串,与紫藤很不相同,却是我最喜欢的瘦西湖植物之一。在夏日晴朗的日子里,依坐在建筑前不大的空地,享受夏日凉风之余,看白塔伫立高岗,倒影水中,神仙的感觉啊。“白塔晴云”旧景的设计者,是不是包含了这般蕴意?

大报恩寺飞虹塔(凫庄)(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