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北京城六区的四个区月黑风高夜发布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多校划片是我今年重点关注的词汇。多校划片和六年一学位,是最近几年义务教育入学打击学区房的两枚核弹头。动静极大,波及面积广。重复我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义务教育法起草者做梦也没有想到,21世纪的义务教育政策,居然是一部和房地产斗智斗勇斗狠的斗争史。

北京多校划片过程解析(北京城六区多校划片的硬核)(1)

石景山 超过半数小学实施多校划片

石景山区义务教育的矛盾一直没有那么突出,在城六区中,石景山区义务教育的供给相对满足。但石景山区执行多校划片动作比较大。我们更多关注西城、海淀、东城三区的多校划片,往往忽视了石景山区的多校划片的政策。

2019年9月1日,在石景山区内经二手房交易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用于申请入学时,实行学区内多校划片。

2022年,小学入学阶段,实验小学分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两所学校范围内实施多校划片计算机派位入学;向阳小学、银河小学、水泥厂小学三所学校范围内实施多校划片;古城第二小学分校、古城第二小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小学部三所学校范围内实施多校划片;古城小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小学部、古城第二小学三所学校范围内实施多校划片计;外语实验小学分校、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先锋小学三所学校范围内实施多校划片。

初中入学,石景山明确提出从2022年初中一年级入学开始,逐年扩大多校划片(对口)入学比例,减少单校划片(对口)入学比例。

石景山区的2022年小学毕业生的总人数3000余人,接近海淀的九分之一,小升初的人数是城六区最少的。小学的总数只有25所,14所学校,即超过半数的小学实施了多校划片。从小学和初中的入学政策来分析,石景山区多校划片的力度并不小。

丰台:部分学校实行多校划片

丰台基础教育在北京的格局中,处于不轻不重的地位。小学70所,2022年小升初的人数8800多人。丰台义务教育入学学位这几年并没有遭遇大紧缺,矛盾主要体现在部分学校的学位。截止到目前,丰台没有公布关于多校划片的政策。从去年的政策来分析,关于多校划片的条款比较多。

2021年入学政策说,在部分学校实行购置“二手房”的房主子女通过多校划片方式入学。在部分学校实行“六年一学位”,服务范围内的地址自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开始记录,六年内只提供一个本校单校划片入学学位(同一家庭的子女除外),不符合该校单校划片入学条件的儿童参加多校划片入学。

自2021年9月1日起,儿童迁移户口或出生落户,如户主与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不一致的(户主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除外),参加多校划片入学。

自2022年起,当报名人数小于招生人数时全部录取,当报名人数大于招生人数时电脑随机派位,未录取的学生继续参加多校划片派位入学。

丰台2022年实施的入学政策,估计是继续实施部分学校多校划片。

海淀:三种方式入学多校划片

海淀区是北京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困难大户,目前有小学89所,小学数量是北京各区最多的;小升初人数26000多人,也是北京各区最多的。2021年和2022年,义务教育每年增加10000人,海淀义务教育学位捉襟见肘。

虽然海淀区2022年义务教育政策明确提出“以多校划片为主的入学方式”,但遭遇的困境比较多。到2022年,海淀区已经连续四年实施了多校划片。

海淀区多校划片主要有三种方式:“1911”新购房业主子女多校划片;房户不一致、租房入学、仅凭户口入学人群多校划片;2020年后的新建中小学(包含新增设的初中部、小学部)以及新设立的公办学校多校划片。如2001年新招生的十一中关村科学城学校、育英学校科学城学校,招生方式实施的多校划片政策。2022年,海淀有两所新建小学,即中关村一小科学城分校、海淀实验小学紫竹分校,这两所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位要面向周边区域落实多校划片政策。

朝阳:多校划片政策没有变动

朝阳目前有小学74所,2022年小升初人数20000多人。

朝阳教育经过前些年大发展之后,这几年,基础教育的确有崛起的迹象。朝阳是也是北京区域内第一个喊出义务教育优质学位100%的区。

朝阳还是比较拽的,根据我的观察,朝阳义务教育入学矛盾是城六区最小的。

朝阳2022年义务教育政策变动条少,相比往年,基本稳定。对于2022年多校划片政策,与2021年表述基本一致:2017年6月30日后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所对应的实际居住地址不再对应一所学校,适龄儿童少年依据该实际居住地址登记入学将参加所在片区的统筹分配”的多校划片政策,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7年6月30日之后取得的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进行统筹派位。

初中多校划片入学,以学籍所在地划分的统筹分配服务片内各独立小学毕业年级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报统筹分配服务片内初中学校的入学志愿。报名人数少于学校招生人数时,初中学校直接接收学生入学。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人数时,初中学校接收以随机派位录取方式确定的学生入学。随机派位录取工作由区教委统一组织,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并在公证处的监督下进行,同时将派位结果进行公证。

东城:非京籍小升初实施多校划片

东城区的教育质量不是最高的,但我一直认为,东城区的教育均衡化是北京市最高的,幸福指数也是最高的。目前有小学47所,小升初的人数近9000人。

2022年,东城只提“积极稳妥推进以多校划片为主的入学方式”。从这个暧昧表述来分析,并不是说东城区全部实施多校划片,背后的含义依然是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

东城区多校划片的政策与2021年基本一致,小学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12月31日后取得的家庭,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安排入学;小升初阶段,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随机派位入学;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进行入学资格审核,通过后,东城区教委将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安排入学。

西城:三种方式入学多校划片

西城也是北京义务教育学位的困难户。因为西城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在北京市首屈一指,相比海淀更均衡。西城义务教育学位紧缺情况以前对外公布的少,并不代表没有矛盾。这两年才逐步明朗义务教育学位紧缺状况。目前,西城有58所小学,小升初的人数13000多人。

西城区继续延续以往“推进以多校划片为主,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的口径。其多校划片的政策没有变化,即自2020年起,西城区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及就读学校实施记录,自该房产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登记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学位占用后,六年内居住该地址的适龄儿童入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自2020年7月31日后法定监护人在西城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自2020年7月31日后户籍从本市其他区迁入西城区的个人居民户籍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