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么做新时代好队员(夜读)(1)

“指导员,还没睡呢?找你聊聊天呗。”夜幕降临,指导员门前时不时会探出个脑袋。指导员所在的勤务连队,每天一早,人就全散出去,直到晚上才鸣金收兵,因此,指导员还得了个“夜哨带班员”的绰号。

指导员的房间并不大,不到十平方米的屋子里,一张床、一个内务柜、一个书架和两张桌子错落排开,余下很小的空间,房间里还放了三把椅子,指导员经常打趣地说:“我这里适合练芭蕾,不过,想打转儿就困难啦。”

进门靠窗户的一把椅子,是去年配发的带靠背的木质软座椅子,两侧有扶手,坐上去后活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安全感也更多;第二把椅子横放在指导员办公桌左前侧,是一把略显破旧的矮木椅子,人体曲线靠背,坐上去蓬松绵软,甚至可以半躺;第三把是指导员的“坐骑”,前年在待报废库房里淘换出来的破旧办公椅,虽然咯咯吱吱,但基本功能还在,椅子底部装有轮子,这就方便了指导员在两张桌子间来回切换,也省下了多放一把椅子的空间,搬回来后,连队的修理工一番拾掇,算是成功给椅子续了命。

我们应该怎么做新时代好队员(夜读)(2)

指导员说自己房间的布局有讲究,是精心设计的,其实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是指导员反复摸索的。

一开始,指导员房间只有自己坐的一把椅子,每每有人来,指导员都会热情地拉着他们坐下聊天,坐哪儿呢?当然是让战士坐在床上,指导员坐在椅子上,几乎所有人都是摆手拒绝,不管指导员怎么劝说,都只能得到一句:“没事儿,指导员,我站着就行。”指导员无奈,也跟着站起来,两个人近距离的面对面,很不自在,往往有一句没一句的,不到几分钟就“挥手自兹去”。指导员索性又添了一把椅子,放在靠门的窗户前,与自己的座位间隔接近两米,这样既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又不会显得疏远,自从多了一把椅子,来找指导员聊天谈心的人多了,时间也长了,可没过多久,指导员又发现了新问题。

连队的班长骨干到指导员房间总是会把椅子挪到办公桌前,靠在椅子上和指导员谈心交流,汇报工作,拉拉家常,说说妻儿老小的情况,也有遇到烦心事来吐槽,寻求指导员建议的。起初,指导员并不理解他们搬椅子的行为,后来,指导员和官兵闲聊时体悟到了其中的缘由:一来班长骨干与指导员大多同龄或者稍长,平时相处也不会拘谨,坐得太远显得生疏;二来他们聊的一般都涉及自己或者班里同志的隐私,低声窃语来得方便。

我们应该怎么做新时代好队员(夜读)(3)

知道原因后,指导员就给椅子搬了家,直接放在了办公桌前,还加上了靠垫。本以为万事大吉,直到新同志给指导员“上了一课”。

勤务连最大的特点就是“广”,专业广,警卫、通信、驾驶、修理、炊事、文印……大大小小十几个;兵龄广,从列兵到二十年军龄的三级军士长,每个层次都有,官兵一般都会在本岗位选取晋升,除了警卫班。警卫班是连队新鲜血液的主要来源,每年连队都会组织警卫兵分流和补入新兵,那也是指导员最忙碌的时候,和新兵谈心是必做的工作。

“指导员好!”一个军礼,成了新兵进入指导员房间的标配,指导员起身回礼,招呼新兵解下帽子腰带,请新兵坐下,新同志环顾房间,迅速搬起椅子回到靠门的窗户边板板正正地坐下,指导员本想说些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新兵走后,指导员又把椅子挪回桌子前,通知文书请另一名新兵过来谈心。不出意外,这名新同志也是想搬了椅子就跑,指导员迅速上前把椅子按在原地,把新兵按在椅子上:“没事,就坐这!”新兵全程腰板挺直,五指并拢放在大腿上,无处安放的眼神左右躲闪,说话也不利索了。

“强行拉近关系是没有效果的,从门前走到桌前还需要时间和耐心。”指导员又从会议室里搬来一把椅子,这样,大家伙儿都不用来回折腾搬椅子。一来二去,和指导员逐渐熟悉的新同志,有时也会在指导员的再三邀请下坐到桌前,人多了,进门的椅子就成了“冷板凳”,显得多余,可指导员没有撤掉它的意思,他清楚,还会有人从那里开始一步一步靠过来的。

我们应该怎么做新时代好队员(夜读)(4)

连队里多数人都坐过这两把椅子,当然,也有人想坐“第三把交椅”。

连队有数不清的“员”,炊事员、文印员、新闻报道员、通信员、卫生员、军械员、水电巡修员、出纳员、档案管理员……平时免不了要常往机关跑,相比其他官兵,他们不仅要干好连队的事,还要完成好机关交办的任务,“两头跑、两头挑,困难误会总不少。”中士保密员小丁嘴里嘟囔的抱怨传到指导员的耳朵里。

“最近工作怎么样?”

“还行吧。”小丁到指导员房间不多,却也轻车熟路,坐到指导员跟前,舒缓一口气,慢慢靠在椅子上。小丁是大学生入伍,实际兵龄只有四年,因为聪明好学,入伍第三年就选调到机关保密室担任保密员,两年下来,小丁早已胜任工作,也让他对连队相对严格的管理颇有微词。

“怎么了,身体不舒服?”正当指导员想着如何“破题”时,看到了小丁坐在椅子上左右调整。

“这个靠垫不舒服,估计比不上指导员的椅子。”

“哈哈哈,那我们换一下!”指导员一下有了主意。小丁也愉快地应下。

我们应该怎么做新时代好队员(夜读)(5)

趁着主官住班排的时机,指导员让小丁体验两天的指导员生活,还特意向机关报告了这件事。没想到,第一天晚上,小丁就找到指导员:“指导员,你的椅子不好坐,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小丁边说边把指导员硬拉回房间,让指导员“归位”。

“我在房间里电话就没停过,协调公差的、派车的、请假的、传达通知、核对数据的……一边要顾着机关工作不能耽误,一边要保证连队工作正规有序,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工作进度和质量,太难了,中午想休息下,还有说要来汇报思想的,本想着晚饭后能有空闲,文书又建议给未参加教育的同志补课……我问文书,平常也这么忙吗?他又拿出几份报给我。”小丁顿了顿,“我知道指导员为啥找我,现在都明白了。”

“不行不行,说好的两天,你就坐着就行,有事我来,怎么样?”

“指导员,回见了您嘞!”还没等指导员说完,小丁一溜烟不见了。

“看来换位思考,真得换位才行!”指导员忍不住笑起来。

是不是还有人会坐上指导员的椅子呢?指导员也不知道,但能肯定的是,另外两把椅子,还有未完成的使命。

作者:吴飞亚

播音:李晔成

来源:火箭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