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为何对苏联如此有“感情”,难道苏联崩溃对中国不香吗?本人不是什么苏联谜,也不是并非对苏联“情有独钟”,从历史上看,苏联曾是我们老师,对中国革命有过帮助。但也对中国革命有过损失,对我们也曾造成过伤害。从当时中苏矛盾来看,苏联崩溃时,让我们北面威胁减少,。但苏联崩溃前,中苏关系已经缓和,苏联陈兵百万的问题并不存在。

从国际形势来看,苏联崩溃,美国接下来的目标必然是中国。从近两年美国打压中国来看,美国已经把中国当成当年的苏联,但中国不是苏联,美国也不会得逞。但我们需要面对美国的压力。

苏联理想信念(信仰塌了人心就散了)(1)

以前有苏联顶着,美国拉拢中国对付苏联,现在苏联没了,虽然俄罗斯依然是美国打击的目标,但并非是美国最为重要的目标。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苏联崩溃的原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但内因决定一切,还是那句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苏联自身问题,让美国找到机会。

苏联之所以能存在80多年,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所以西方即使实施了瓦解措施,没有内因的配合,也不会顺利成功的。

苏联内因来自哪里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苏联人的信仰崩塌,而信仰崩塌却直接来自苏联高层,是苏联高层导致这种信仰崩塌。

一、被西方洗脑的人管理意识形态

苏联到了八十年代时就已经出现问题,特别是社会层面,民众认为苏联与美国冷战中,苏联并没有得到什么便宜,反而被削弱了。

到了1985年,戈尔巴乔夫掌权后,那时谁也不会想到6年后苏联解体,就连美国也不可能相信。

但苏联人的意识形态发生逆转就在短短5年时间,从1985年到1990年,苏联从上到下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很显然,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出现这种质的变化。

苏联理想信念(信仰塌了人心就散了)(2)

而带给苏联人思想变化的是苏联的掌管意识形态的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这个雅科夫列夫最早曾是苏联宣传部副部长,因为过激言论,他被贬到加拿大任驻外大使。

但仔细梳理雅科夫列夫的人生轨迹,他曾被保送到美国留学,据说在美国时,就被美国中情局所收买,早已成为美国安插在苏联高层的一个重要人物。

雅科夫列夫对西方制度极度崇拜,而且认为苏联制度已经无法适用苏联。这期间不仅是雅科夫列夫,苏联很多留学到美国的干部,大部分被美国洗脑。他们对苏联制度很反感,认为西方那一套才是最好的。

而造成一些苏联官员思想变化的是勃列日涅夫。勃总这个人没什么能力,但擅于揽权。他把干部搞成终身制,苏联官员福利待遇太好,高级官员们可以享受国家免费提供各种福利,甚至把鱼子酱天天往家搬。但对于那些官二代及年轻的干部而言,他们晋升之路很慢,但他们也有福利,被列为后备干部到西方学习进修,享受西方式生活。正是这种政策,让苏联年轻官员不断被洗脑,思想发生变化。

勃总时代的干部,既有留学经历,也有西方的思想方式,这些留学归来的干部看到苏联状态,他们想得最多的就是两个问题:

一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都是老头子了,还依然占着位置不下来,而唯一能让他们下来的就是等他们老死在岗位上。所以这些干部对自己的升迁无望。

二是西方国家发展太快了,而且在那边他们可以吃喝玩乐,而苏联却什么都没有,没有激发人活力的地方。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西方经济这样发达?

苏联理想信念(信仰塌了人心就散了)(3)

正是这两个问题,让一些干部思想变化,向往西方,质疑苏联。

雅科夫列夫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在美国留学过,后来又到加拿大当大使,虽然被贬,但却成为他另一个跳板,他与时任加拿大总理老特鲁多关系很好,据说雅科夫列夫还加入共济会。

正是在加拿大生活10多年,雅科夫列夫的思想彻底发生变化。

戈尔巴乔夫进入苏联高层后,他出访西方很多国家,突然发现西方民众生活比苏联强之百倍,而且富足悠闲,这哪里是受资本家剥削的状态?

戈尔巴乔夫不明白 ,他从小所学的如何把西方民众从资本主义社会解放出来的理论,为什么与他实际看到的不一样?

戈尔巴乔夫后来称:苏联体制已经濒临死亡,没有生命力,我别无选择,只等对国家进行改革。

1983年,戈尔巴乔夫访问加拿大,雅科夫列夫全程陪同,两人相见甚欢,而且谈得很投机。都认为彼此是知己。这也为后来雅科夫列夫回国任职打下基础。

两个思想发生变化的核心领导人走在一起,对苏联的意识形态的破坏必然是巨大的。

二、进一步否定斯大林

苏联的体制是列宁与斯大林建立起来的,但主要成型于斯大林时代。但改变苏联那一套,就必须否定斯大林,从赫鲁晓夫开始,苏联就开始否定斯大林。

但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没有成功,刚刚开始,就被勃总赶下台。勃总上来继续赫鲁晓夫那一套,但并没有进行改革。本来勃总就是人没思路的人,他只是被推着往前走,甚至提出要“建立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

不得不承认,勃总时期苏联空前发展,赶上了好时候。但没人清楚苏联如何改,怎么改。苏联就在勃总时期,积累了诸多问题。

苏联理想信念(信仰塌了人心就散了)(4)

戈尔巴乔夫上位后,他在经改遇到的难题上,并没想去研究如何去改,片面地认为经改难的问题是苏联的制度问题,就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比不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先进。

人的念头一旦成型很难改变,但如果要改革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换上资本主义制度很难,戈尔巴乔夫就从苏联“祖宗”上想办法。

1986年,戈尔巴乔夫抛出了“公开性”,戈尔巴乔夫这个公开性欺骗性很强,因为列宁曾提出过“公开性”,当时列宁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拿到桌面公开讨论,革命同志要开诚不布公。戈氏打着列宁的旗号,曲解了“公开性”。

斯大林时期,由于国际形势和国家建设,需要统一到斯大林这里,所以很少有人再提“公开性”。于是戈氏找到进一步否定斯大林的依据,而且戈氏的“公开性”也让他的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找到工作的突破点。

既然要公开,那就让各种声音出现。于是苏联开始出现大量批评政府的声音,这种声音有的是理性的,有的则是背后有人操纵。但戈氏却不知道,他以为找到了改革苏联体制的“良方”。

苏联理想信念(信仰塌了人心就散了)(5)

雅科夫列夫作为宣传部长,亲自为戈氏操刀,提出很多改革苏联体制的政策,直指斯大林的错误,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地否定斯大林的行动。

各种贬损斯大林的人上场,丑化斯大林,把斯大林描述成“暴君”,甚至认为斯大林在卫国战争初期的指挥失败应该向全民道歉,认为斯大林没有功劳。

为了彻底否定斯大林,雅科夫列夫开始对苏联宣传部门进行调整,把那些坚持共产主义信仰的人调离,换上一些向往西方制度和生活的人。让这些人不断对苏联历史和一些领导人进行抹黑。

最终斯大林被定位在一无是处的地位,苏联历史居然成了一个斯大林执政的“黑暗史”。谁都知道,没有斯大林,估计苏联不可能撑得这么久。

但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体制就是斯大林造成的,必须清算斯大林,才能彻底清除改革的障碍。

三、舆论阵地彻底失守

舆论战是西方最擅长的“武器”,当年的苏联舆论阵地也很坚固。但雅科夫列夫当宣传部长后,他把苏G媒体弄成反苏G的媒体,的确成为一个笑话。

比如苏联有名的《星火日报》,本来是苏G媒体,应该为苏G服务,但被要求把列宁勋章拿掉,甚至该媒体居然攻击十月革命,居然把十月革命说成是“恐怖分子暴动”。该报反苏G特别强烈,甚至认为马克思是“空想主义者”,把共产主义说成是“白日梦”。

目前这个“星火”杂志还依然存在俄罗斯,不过早已江河日下。虽然偶尔批评一下普京,但该媒体不敢激烈而深度批评,否则早就消失了。

面对苏G媒体反动文章,一些老的苏G党员认为这样搞就过头了,甚至是抹黑造谣,因此有人站出来反对雅科夫列夫,让他不要不瞎弄。

但雅科夫列夫说,这是“公开性”,别人有不同意见可以站出来发表,不能压制反对声音。当苏G成员站出来反对这种自由过头时,雅科夫列夫认为苏G听不进不同声音,做法太粗暴。

苏联理想信念(信仰塌了人心就散了)(6)

还记得1988年3月,苏联的《苏维埃俄罗斯报》突然刊登了一篇名为《我不能放弃原则》的文章,这些文章向雅科夫列夫等人开火,认为批判斯大林、否定苏联历史太过了,已经到了无底线的地步。

这篇文章很尖锐,而且富有感情,很多人认为这篇文章是宣传部门所写,但此时苏联宣传部门早就倒向西方,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小学女教师所写。

有些内心有良知的人被这篇文章叫醒了,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认为苏联固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作为一名苏G成员要改变,但不能攻击苏联制度,这样做危险性很大。这篇文章被广泛转发,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面对苏联人的反省,雅科夫列夫开始反击。他把《真理报》、《消息报》等苏联各大党媒的负责人全部撤掉,然后换上他培养的一些鼓吹自由化的人,继续向苏联制度开火。

最要命的是,雅科夫列夫居然拨款400万卢布,从西方国家进口了20多种报刊杂志供苏联人订阅。甚至在苏联开放了西方电台,比如反苏的美国之间、自由欧洲、德国之声、日本NHK等西方电台及媒体全部涌入苏联,苏联意识形态遭到了严重破坏,苏G的舆论阵地彻底失守。

有些所谓的作家、史学家还发现了生财之道,他们借助一些媒体胡编乱造苏联的一些“黑幕”,甚至以“机密档案”等方式,出现了很多文字。一些反苏联的媒体发行量也不断上涨,一些写作者因此而挣了大笔钱。

舆论阵地被占领后,就如一栋大厦的地基周围被开挖了,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四、吹响“掘墓的号角”

在雅科夫列夫等人疯狂的反苏宣传下,从1988年到1991年,苏G成员有25%退党,军队也出现这种情况,3年入党人数下降了1/5。

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时,苏G成员还能迎难而上,这起事故刚过去两年,苏联社会便发生了重大变化。

苏联理想信念(信仰塌了人心就散了)(7)

苏联人没想到他们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件是错误的,很多坚定人也产生了怀疑。

1988年时,除了那封小学女教师的来信,一些文化界的公知也出了一本书,这本书呼吁苏联应该向西方学习,否则只有亡国。这本书实际上再次对准那些犹疑的人,让他们认清苏联的危险性。

这些当中有萨哈罗夫等人,这些都是反苏的公知。他们不仅自己反苏,而且培养的学生也如他们一样坚定反苏。

1989年,戈尔巴乔夫弄了一次全民选举,波罗的海三国在选举中,苏G居然丢掉了候选人地位。

1990年,苏联召开28大,戈尔巴乔夫提交并通过了三项决议:实行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实行议会、多党和总统制,取消苏G的领导地位及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建立“资产阶级为基础的民主社会主义”。这种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就西化了。

戈尔巴乔夫还给自己封了总统,不当苏G领导人了,只当总统。他以为什么事都能说了算。

苏联崩塌的速度加快,叶利钦地位不断上升,他不再给戈尔巴乔夫机会了。1991年6月,俄罗斯宣布独立,叶利钦当选俄联邦总统,不久另外两个波罗的海国家独立。

戈尔巴乔夫突然醒悟了,如果各加盟国都独立,他当这个总统还有什么意思,只能领导总统府的那些人。

戈尔巴乔夫开始反击,他想了办法,就是重新成立一个联盟,对外名义还是苏联,给予各加盟国最大的自主权。

此时苏G一些有识之士对戈尔巴乔夫做法愤怒了,副总统亚纳耶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防长亚佐夫等人约定发动政变,把戈尔巴乔夫赶下台,恢复苏联以前的样子。这就是“8.19事件”。

“8.19”事件也是仿照勃总赶走赫鲁晓夫的做法,他们以戈尔巴乔夫有病辞职为由,建立紧急状态委员会,由他们掌管苏联政权。

但此时苏联早已不是五年前的苏联,更不是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的苏联。苏联人心已经散了,很难再聚在一起。

当苏联军队被派往红场执行任务时,一些民众走上红场反对苏联军队进入。亚佐夫下令不准向民众开枪,但有些民众则是西方混入的破坏分子,一些军官和士兵也迷茫了,他们不知道听谁的。

苏联理想信念(信仰塌了人心就散了)(8)

苏联军队的迷茫时,叶利钦刚从中亚访问回到莫斯科。此时他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能否保命。但在幕僚的建议下,叶利钦毅然决然地前往白宫,站在一辆坦克上发表了重要演讲。

叶利钦这篇演讲就如一颗炸弹,让俄军迅速反水,至此政变遭到失败。

戈尔巴乔夫回到莫斯科后,也很生气,居然认为苏G要害他,所以他宣布解散苏G。但戈尔巴乔夫却不知道,没有苏G的苏联就是壳子,他也当不了总统了。

在叶利钦的逼迫下,戈尔巴乔夫把自己信仰丢掉。此时戈尔巴乔夫居然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无用之人。

有人说戈尔巴乔夫是美国培养的代理人,他上任就是要搞垮苏联。但戈氏至今不承认,他认为他的改革是正确的,认为民主自由才能救苏联,但方式与目标是错误的。

苏联崩溃后,就连雅科夫列夫都承认:苏联信仰的崩塌动摇后,苏联以前的所倡导宣传东西都认为是虚的。

信仰崩溃,舆论阵地丢失,苏联不得不束手就擒。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