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简称黑,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西起121°11′,东至135°05′,南起43°26′,北至53°33′,东西跨14个经度,南北跨10个纬度。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居全国第6位,边境线长2981.26千米。

黑龙江省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势大致是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等多条河流;有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等众多湖泊。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区域腹地,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

黑龙江省这十年大变化(一分钟看懂黑龙江省基本概况)(1)

截至2018年2月,黑龙江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行署;有63个县(市),其中县级市19个。

截至2017年末,黑龙江省常住总人口为3788.7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199.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89.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941.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3:26.5:5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2699元。

黑龙江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代肃慎、东胡、秽貊三大族系的部分先民,就已定居在黑龙江地区。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就有夫余政权建立,地跨今黑龙江省南部。

秦以后,在黑龙江地区生息活动的先后有挹娄人、夫余人、鲜卑人、勿吉人和靺鞨人等。

唐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渤海国,最盛时辖5京15府62州,地跨今黑龙江省东部和南部。定都上京(今宁安)。唐代设忽汗州、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室韦都督府(黑龙江省西部)。

辽朝,时归东京道管辖。

黑龙江省这十年大变化(一分钟看懂黑龙江省基本概况)(2)

金朝,收国元年(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定都会宁府(今阿城),直至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金时属上京道管辖,下辖三路,即恤品路、胡里改路、蒲峪路;在两个地区设泰州和肇州。

元代,设开元路、水达达路,隶属辽阳行省。

明代,设奴儿干都司。

清代,设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管辖黑龙江地区。顺治九年(1652年),清廷派梅勒章京率兵驻守宁古塔(今海林、宁安境内)地方,翌年升为昂邦章京。东北地区被划分为两大军事驻防区域。康熙十年(1671年),清朝沿黑龙江岸筑城,名黑龙江城,清朝后期后改为黑龙江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12月,清廷决定,划出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所辖之西北地区,增设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简称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将军辖区。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齐齐哈尔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黑龙江衙门由墨尔根迁到齐齐哈尔,从此,齐齐哈尔成为黑龙江的首府,是黑龙江近300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形成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共同守卫东北。这是黑龙江成一个军事、行政区域并以“黑龙江”命名的开端。

点击了解更多看更多财经故事。

黑龙江省这十年大变化(一分钟看懂黑龙江省基本概况)(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