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就在患难中(围城内外) 郑宏寿,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患难时刻的感情 真情就在患难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患难时刻的感情 真情就在患难中

患难时刻的感情 真情就在患难中

真情就在患难中(围城内外)

郑宏寿

从10月19日晚11时开始,整个瑶海区所有小区实施封闭管理,我们华府嘉园虽然没有“小阳人”,但也在其列。直至11月31日零时,小区解封,历时11天又一个小时。首次被封闭管理,由暂定四天到无限期,其忐忑不安,不知所措那是太正常了,跟那些反复封控地方的人比,感受是不一样的,所见所闻也会不同。因此借这段时间把40集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又重看一遍,尤其是片尾,借慰问前线女兵之口,完整地朗诵魏巍先生《谁是最可爱的人》来收束全剧,概括而又充满抒情,这种结构我认为特别别致特殊而又有新意。正好,我借散文开头作为我文章的开篇:“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为了较准确地描述封控动态及那些可亲可敬的人和事,还有我的感受,有必要把封闭管理前的合肥防疫动态作个交待。近一年来合肥疫情相对较轻,而且电视报道,进出合肥是自由的,口碑甚好,即使有五月份高新区小老头赴沪打工并瞒报,造成较严重后果和恐慌,但很快就平息了,我们合肥人的日子还是安逸平稳的,没有出现上海那么严重的疫情,以及连带出现持续时间长而管理、供应特别紧张的一幕。

在平静平稳的日子里,10月19日晚突然宣布小区封闭管理,11时后,进出人员受到严格控制,滞留小区外的人回不了家,因故来本小区的人也走不了。第二天,年轻人不能上班,小学生等不能上学,一切处于封闭不流动的状态,这种恐慌和大不适确实让人措手不及,尤其是预定封闭四天后结束,而实际上成了无限期,这中间种种不便和损失,更是一言难尽,给物业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首先把镜头对准物业管理这一块:我们小区的主管是一位四十左右的年轻女同志,长相清秀,姓孙,我们都称她为孙主管或孙经理,管理我们小区一年多来,井井有条,口碑甚好,记得我老人提重物进小区,她立马帮我提着东西,一直送到三楼家中,由此可见,还是一位尊老爱幼的好同志。这次封闭管理,她直接住在物业办公室,此时已是农历九月底十月初,昼夜温差大,她一个女同胞确实不易。想想她这个年龄,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但她丢下小家庭,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区大总管:每天督促保安严格执行封闭管理要求,査双码,严登记,那里肯定也有她的身影;核酸检测进小区,她是战斗员,登记排队,呼喊督促都是她的份内事,小区至今无疫情,她功不可没。政府两次送来生活大礼包,分发工作量之大(十六幢楼,近三百户,送上门)可以想象,她的奔波忙碌令人动容;全小区人的柴米油盐都要她操心,指导我们买米买盐,事无巨细;小区还在改造中,道路上堆满物资和工具,部分地方道路破碎而坎坷不平,所以单元门上的路灯要按时开启,她做到逐个检查落实,桩桩件件亮在眼前,说个插曲,我们这些老人使用手机时经常出小毛病,去请教她,她热情耐心,又成了排除故障的能手……家事千条,主事一人,称她为小区大总管,当之无愧;说她舍小家顾大家不为言过;说她巾帼不让须眉也合适。如果选好管家,我投她一票!

扫瞄一下本小区物管团队,概而言之:強将手下无弱兵,尤其是封闭期间,他们除了常规清扫,通宵值守外,工作时间延长了,工作量大大增加了。这期间配合检测人员做好一切辅助工作,门前值守扫码查验更加严格细致,不放过一个细节,那些志愿者们更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检测人员和他们一样准时准点,检测时规范细致。每当此时,听到“做核酸了,请到东门”,物管员声音听了倍感亲切!我们的物管成员在物资配送时更是热情周到,送菜到单元门,登记签字井然有序,单身老人,他们送大礼包到家门口。这期间维修更加及时认真,值得称赞。细微处见精神,小区改造接近尾声,局部地方因中断施工而高低不平,全是泥巴地,下雨前他们拖来木板,搬来地砖,认真铺垫出通道,便于大家出行,不沾泥泞,谢谢他们,这中间也有邻居的功劳,他们也参与了,不少业主见不平之处,见水漫路面时,也主动铺垫辅道,方便大家。这里给两位我认识的同志点个赞:工程部老刘认真负责,保安老陈乐于助人。

封闭期间整个小区,平静井然,人们的脸上由开始的焦虑不安到后来适然坦然。每到傍晚散步,见到好多好多似曾相识的人,他们悠悠然自在漫步,或三五成群,交流信息,或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尤其是妇女同志在一起交流网上购买的信息和渠道,孩子们自由自在地玩沙做游戏,其乐融融,不见一丝恐慌和不安。

这次封闭管理,绝大多数人家毫无准备或准备不充足。但是面对困难,就显示杜甫说的,“远亲不如近邻”无比正确,邻居之间互相调济余缺,有的主动把多余的蔬菜等免费送给对门对户,说个典型:12栋102室主人在小区便民群发布,她们家有自制可口的多种小菜,欢迎登门品尝或免费分享,暖心的一幕,我仿佛闻到了小菜的香味。在便民群里还看到,有的通过网上联系人送来香喷喷的肉包子、甜甜酥酥的芝麻饼、弯弯丑丑的特色馍……然后把二维码,联系电话,交付地点发在群里,方便他人购买,甚至有的户主联系许多住户,帮忙集中购买,然后分发大家……太感人了,每一天每一时都有互相帮助的事发生,温暖了所有的人。 那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为之一改。

还值得一写的小事:每个小区周围都有门面房,此时那些杂货店或米粮店就大显身手了,有的店家联系方式你早就有了,一个电话,福顺店就把米盐等生活必需品从栅栏中送到手;尤其是强梅店,把联系方式写在纸板上,然后从面临小区内的窗口悬挂着,这样联系方便,买的商品还可从窗口用绳子吊起来放下来,随时取走。方便了住户,解了燃眉之急,为他们的善举点个大大的赞。

刚刚建立的小区便民群,在这次封闭管理的十二天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做核酸在群里发通知,发放大礼包在群里发通知,报修也可在群里申请,大家可以交流网购的做法和渠道,掌握的信息也可在群里交流,让封闭的人知道外界的动态以及政府的安排和关爱,还可以表扬好人好事,直至监督不文明行为(高楼倒水、养狗不捡屎等等),张扬正气,坚持正能量。网上发视频我的浅见:多发些正能量的,送去满满的暖流,解除寂寞,激励人们度过难关。负面的视频我认为也能发一些,但一定要甄别真假,比如曾经在贵州发生因抢运隔离者去远处,而发生重大事故,就应该传播,人命关天,让别的地方吸取教训,大家也有知情权,当自己面临这种情况时好有个提防并督促运送方注意安全。封闭期间,了解外界,这是重要渠道,封是封不住的。多发正能量,大家喜洋洋,这个原则我们群要坚持!

还是说说我们自己的事以及感受,我们俩退休老,也七老八十了,还有94老岳母随我们生活。平时我们生活还行,家里冰箱内外总有三两天储备,尤其是米油面。事有凑巧,这次封闭小区,我们家可以说毫无准备,香油罄净,米也紧张,蔬菜几乎无存。曾住我附近的学生,知道瑶海区全封闭,也知我儿女不在身边,主动微信联系我,分两次送来足够多的生活物资,我们焦虑之情为之一扫。他还委托长淮街道工作人员为我购买59元生活大礼包,因为她们这几天特忙,所以到晚十点才抽空送来,但夜晚已找不到蚌山路了,只好作罢。两位女同志,谢谢你们!封闭四天后,继续无限期延长,所以焦虑又增,生活物资捉襟见肘,尤其是米也快见底。此时此刻政府两次送来价值各80元的大礼包,雪中送炭暖人心,稳定大家情绪,微信群里,大家都感谢政府送来及时雨。物业也指点我买来了大米,粮草充足,迎战瑶海区严峻疫情!每次发放大礼包,我还拍照发送到朋友圈里,让大家分享并了解我们的现状,请大家放心。

我还不定期地把小区及个人的情况向同事、同学、学生、朋友、亲人报告,他们纷纷表示,网上购买生活必需品快递给我们(我们不会网购),附近的就准备买好开车送来。慰问微信像雪片般飞来,来自上海,来自大洋彼岸,来自秦皇岛,来自深圳,温语暖言,暖我心房;礼包送上,饱我饥肠。我真正体会到真情总在患难中显现!

面对着这些可敬可亲的人和事,记述着这些点点滴滴,我的感情的潮水又一次澎湃着,好人好事铭记在心,它会温暖我一辈子!但是疫情三年,经常封控,不仅造成恐慌和紧张,心理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给人们、国家造成经济物质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检测的人力物力消耗虽说国家负担,但也是人民的血汗,小到个人,封控不能上班,经济来源断绝,衣食有忧,(即使在家里上班也是不方便,效果差)。小区改造已近尾声,除了小区人不方便外,农民工停歇等待,又不准回家,经济损失不小,他们的精神上该有多大的负担。学生不能上学,只能上网课,效果确实有限,家长们焦虑可以理解,我这位退休老师知道,学生就必须在老师眼皮底下,完全处于集体学习的氛围中,才有感觉,才有效果,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才是最大的损失。回头看,造成居民生活物资短缺,就不是大问题了。突然想起:“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样的场景尽快来到,送瘟神,庆“解放”,举怀同饮幸福宴,我与诸君舞翩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