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奥莱一向是各大品牌清理库存,打折促销的桥头堡。尽管最近两年,这个地位逐渐被各种电商购物节所取代,但其风向标作用依然不可忽视。

随着进入4月以来,国内疫情逐步好转,各地商业逐步复苏,上线新品以及清理库存也成了各大运动品牌的重中之重。懒熊体育兵分四路,分别探访了位于北京上海的4家奥特莱斯,一窥运动品牌在这个特殊节点的经营现状。

北京赛特奥莱

13:00-15:00

奥莱和实体店(运动品牌清仓战况如何)(1)

由于是工作日的中午,赛特奥莱的整体人流量并不算很多。在所有运动品牌的店铺门前,虽都设有排队等候区域,但并没有一家店铺门口进入排队状态,测完体温之后直接进去即可。但根据微博网友的反馈,周末时赛特奥莱的耐克、阿迪达斯门店都排起了长队,等候时间长的时候能达到半小时以上。

折扣方面,几乎所有品牌都采用了“多件打折”的策略——即单件不打折,2件起折,买越多折扣越大,这也是为了让每一单都尽可能多地售出商品。国外品牌举例来说:耐克是2件8折,3件及以上7折;阿迪达斯是2件7折、3件6折、4件5折;UA则是3件7折。国产运动品牌举例来说:李宁是2件9折,3件8折,安踏则比较干脆,是全场5折。

另外,国外品牌几乎都没有把一个季度之内上市的新品摆在奥莱店的货架上,基本上一季乃至一年前的旧品。但国产品牌不一样,即便是刚上市不久的新品也会出现在奥莱店内。比如在安踏店铺内,一个月之前刚刚发售的新品跑鞋就已经打到了5折;李宁店铺内的鞋类新品几乎没有,但服装却有刚刚上市的BADFIVE系列。

奥莱和实体店(运动品牌清仓战况如何)(2)

店内客流量仍然以耐克、阿迪达斯这两个品牌最多,虽然是在工作日的午后,这两个品牌店内依然略显拥挤。其他国外运动品牌和国产品牌店铺内则要冷清得多,安踏、New Balance甚至在我踏进店内的那一刻没有其他顾客。

整体来看,赛特奥莱的运动品牌折扣力度只能算“常规”,并非“好价”。

北京花乡奥莱

13:00-17:00

由于我住的地方离花乡奥莱不过打车起步费的距离,因此那些逛奥莱的朋友往往会拖上我一起,算下来,光四月已经去过三次了。

这三次奥莱的商品和折扣稍有变化,但相同点都是——人太多!也怪我全是周末去的,误入了别人一家老小集体出动的“合家欢”时间。

但是人多也是相对而言,大多数人都聚集在广场上,店内倒显得冷清;再者,门店与门店之间的人数也差别很大,4月初去的时候,阿迪达斯和耐克的门口已经要排队半小时以上,但处于同一片区域的其他运动品牌店内不过一两人。

阿迪达斯和耐克给到的折扣也很足。4月初的时候,阿迪是3件6折4件5折,耐克是3件7折4件6折,不过卖的多是训练服或者经典款,基本是2019年或之前的春夏产品,想凑齐非常喜欢又尺码合适的4件商品并非易事。

此外当时花乡奥莱还在举行活动,一周内5万步的微信步数可以现场兑换50元购物券;后来由于兑换人数太多,奥莱要求必须网上提前预约;再后来,这个活动就悄无声息的结束了……

4月底再来的时候,阿迪和耐克的门口已经没有人排队了,我们进入阿迪店内,发现阿迪的打折规则已经变成了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

奥莱和实体店(运动品牌清仓战况如何)(3)

相比于之前的折扣力度,这简直是“现场劝退”,看着更没有购买的欲望了……

其他运动品牌基本是全场7-8折,部分商品3折、5折甚至一口价。FILA店内基本全部换成了夏装,2件8折3件7折;斯凯奇T恤59元起,很多运动鞋也是3折,店内人数比较多;Puma不知道是不是想撤店,店内有一半面积是空的,东西很少,2件9折3件8折。

印象最深的是MLB,乍一进门的时候感觉店内顾客很多,直到隐隐约约听到售货员抱怨“在门口站那么久也没啥人”,我抬头一看,发现原来这么多人全是店员。

再就是探路者,在2楼一个角落里偶遇,离得老远就看到店员站在门口,我还以为是迎接顾客,结果刚进店里,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儿直冲天灵盖,硬生生把我们顶了出去……原来那时店内正在消毒。

下午5点半我们准备撤离,临走之时,我还想到耐克门店还没进去逛呢,不妨再看一眼,反正也不排队。

谁知到了门口就被店员拦了下来:“你们有号吗?”

我们一头雾水:“什么号啊?”

“我们店内实行限流,需要拿号才能进,目前最早的号已经排到7点进店了。” 店员微笑着说。

上海汇金奥莱

18:00-19:30

上海汇金奥特莱斯是一个下沉式购物广场,与客流量巨大的上海南站比邻。确切地说,从汇金奥特莱斯步行15分钟左右,你就能抵达火车南站以及客运南站进站处。如果你预备在南站坐火车,顺便在站内吃饭的话,那你就有很大的可能要去到这里。

4月19日18点左右,我来到了汇金奥特莱斯。按照以往的人流量,这个时间点一般都是坐车的乘客在南站周围吃饭的时候,商场负一层的饭馆基本都是客满。如果还没到上车的时候,不少人会选择在商场闲逛。

但在4月19日这天,或许是因为疫情的关系,在汇金奥特莱斯吃饭以及闲逛的人却不多。商场由中间一个横桥分为两个区域。一边是完全封闭两层商场,有一些运动品牌店、连锁快餐店以及休闲品牌店;另一边是可以通往车站的开放式主题生活馆,主要有运动品牌馆以及一些奶茶小吃店。

虽然商场两边都有运动品牌店,但总的来看,店铺更集中的运动品牌馆人流量更大。刚进入到生活馆门口,就能看到耐克门店人头攒动的场景。当日,耐克门店门口打出了“全场3折”的牌子,不是很宽敞的店内,大约有40人左右在挑选货物,行走起来比较困难。仔细观察货品情况的话,全场大概有5%左右当季新品,大部份仍然是往季货品。但是,店内的年轻小伙和年龄稍长的叔叔阿姨都挑的很开心,有的甚至在一只胳膊上放了好几条裤子准备结账。如果不是追求新款的人,这些基本款的运动休闲服饰折后都非常划算。

上海线下门店开业以来,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导购跟着顾客挑货的次数减少了。但一个人逛街的话,如果没有店员在一旁偶尔搭话,还是会觉得有点无聊。这次到汇金奥莱逛下来,也只有斯凯奇的店员会跟着我,不时给我讲解一下现在的折扣。进入运动生活馆,正对门面积最大的店面就是斯凯奇。斯凯奇门店大概有5人左右在挑选商品,货品部分3至7折、2件折上9折、3件折上8.5折。相对来说,斯凯奇门店新品更多一点,大概有20%。店员看到有人经过,会吆喝两声“斯凯奇全场大折扣、新品打折”之类的话,一些女孩也会循声进来逛逛。

奥莱和实体店(运动品牌清仓战况如何)(4)

整体看下来,就折扣来说,大多数运动品牌门店都采取了“全场折上折”的方式。除了斯凯奇,FILA打出全场除帽袜外2件折上8折、3件折上7折;PUMA2件折上7折、3件折上6折等等。另外,部分品牌直接采取了全场大折扣的措施:阿迪达斯最大折扣为3件4折,匹克、美津浓均是全场5折。但即使采用全场大折扣或折上折的手段,这些品牌门店仍然顾客不多。

不过,这也有可能与当日天气不佳或者车站客流量小有关。几个周末逛下来,在晴朗的周末,愿意出来逛商场的人明显多了很多。

就货品季节来看,所有运动品牌门店几乎全场都是春夏季商品,但应该除开户外服饰店。诸如THE NORTH FACE、探路者、Discovery之类的户外产品门店,大多产品都还是春秋季节的户外服饰,而且新品较少。进店逛了一下,售货员也都是在忙着清点货物或者坐在电脑前,并没有导购跟随。

一趟逛下来,其实不难感觉到,在这样的打折力度下,穿着舒服的运动服饰还是会让人产生购买欲。只是或许因为商场位置的关系,汇金奥莱并没有在南站地面广场人流较大的地方进行宣传。走出商场的时候,以往在南站广场上跳舞的阿姨们明显也没有以前多,南站周围显得有点冷清。不知道在五一假期和上海五五消费节的影响下,汇金奥莱能不能吸引更多人光顾。

上海百联奥莱

17:00-19:00

孤陋寡闻的我第一次逛奥特莱斯确实有被震撼到。

因为是折扣商店,想象中的奥特莱斯是比较简单粗暴的。但进入百联奥特莱斯,第一个感觉是挺洋气,除了几个国际品牌是独立仓,其他店铺基本是统一的欧式建筑风格。园区内必胜客、星巴克、避风塘、COCO、全家和锅盔等各种饮食非常齐全,绿化也做得很好,小桥流水喷泉一应俱全,逛一天都没问题。

整个园区主要分成三大块,大致是奢侈品、轻奢和运动品牌。恰逢周末,三三两两来逛街的人非常多,Burberry等奢侈品品牌门口都排起了队。

奥莱和实体店(运动品牌清仓战况如何)(5)

具体到运动品牌,最大的感觉是龙头还是龙头,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人流量跟其他品牌不在一个级别,两家的工作人员都很忙。相较而言,阿迪达斯的折扣力度更大一些,在大部分单品减价的基础上,耐克是全场鞋、服、包2件8折,3件及以上7折。阿迪达斯则是全场(袜子除外)2件7折,3件6折,4件5折。

从产品上来看,两家都是过季产品为主,但也有新品出售,品类还算齐全,例如耐克就跑步、训练、篮球和滑板系列都有。

安德玛的产品中训练系列占了不少比例,各家基本都是春夏装为主,不过安德玛人流算不上大,可能也是临近饭点,基本一层只有6-7个人。

奥莱和实体店(运动品牌清仓战况如何)(6)

除此之外,哥伦比亚为全场2折起,但店内基本没几个人。北面为全场5折起,当时只有7-8个人在逛,乍一看还是30岁年龄段的居多。Kappa为2件折上9折,3件折上8折,NewBalance为2件折上7折,彪马为2件折上7折,3件折上6折。彪马的工作人员告诉懒熊体育,店内的很多短袖都是今年新款,跟常规店铺同时在卖,不过新款基本不参与一些折扣活动。

延展阅读:

奥莱和实体店(运动品牌清仓战况如何)(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