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电视 (微信号lengyankandianshi),禁止未经授权的转载。】

这是冷眼君的第200篇电视评论

最近真人秀节目里又刮起了一阵“丛林风”,节目组纷纷将真人秀的活动场景转移到了人烟罕至的丛林。比如去年东方卫视的野外丛林生存探险节目《跟着贝尔去冒险》,不仅吓尿了节目中的一众明星,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了不适。另外还有韩国的《金炳万的丛林法则》,这是一档寻访世界丛林奇景的真人秀,其中国版《丛林的法则》也将在今年在安徽卫视开播,最近刚刚结束第一站马达加斯加的拍摄。

最近,深圳卫视也制作了一档以丛林为场景的真人秀,叫《疯狂的丛林》。一开始,冷眼君还以为跟上面提到的真人秀差不太多,也是以丛林探险为核心,尤其在预告片中还看到了大张伟,心想一定错不了,只是觉得大张伟心还挺大,去年在《跟着贝尔去冒险》中被完虐,今年又来?

丛林历险记水上闯关(不就是丛林里的)(1)

英国Sky的《Wild Things》

在原版中,每期节目会邀请6对亲友或者夫妻,通过协作来挑战丛林中的各种障碍,寻觅金币,并争夺最终的胜利者。每组一人为“wild thing”,穿上特殊服装,装扮成森林动物,比如猫头鹰、鸭子、獾、鼹鼠、狐狸、兔子和松鼠等等。一旦装扮成动物之后便“丧失”视力,需要另一位队员通过麦克风来实时指路,寻找藏匿的金币。而另一位队员被锁在森林出口处,通过动物服装上安装的摄像头来查看队员进展、指引方向、等待队员营救。每一组不仅要想办法克服森林中的一切障碍,还需要与另外5组展开“殊死搏斗”。

在英国人看来,这个节目看起来确实有些“蠢蠢的”,但是正因为这些简单的欢乐和善意,是非常适合全家人坐下来一起观看的节目。

所以深圳卫视的这版《疯狂的丛林》,也是将自我定位为中国电视史上最爆笑的时刻、最逆天的游戏、最刺激的惩罚、最久违的快乐。但从节目播出的前两期来看好像跟原版的《Wild Things》还有些差距在。

冷眼君并没有从节目感受到爆笑、快乐,看到的是满屏的花容失色,惨不忍睹(第二期关于蛇窝部分网络版已经被删掉了)。女嘉宾们被泼泥,身处蛇窝,被电击等各种惩罚,甚至连大张伟都不禁吐槽到:“怎么录什么节目都这么惨啊?”

丛林历险记水上闯关(不就是丛林里的)(2)

丛林历险记水上闯关(不就是丛林里的)(3)

满满都是虐星的节奏,综艺节目难道真的只能靠虐星来搏出位?从节目目前的设置来看,并非真的是要以虐星为亮点,只是因为其他元素的使用还不到位,造成了现在的样子。

模式规则受限喜剧人扎堆也难出笑点

根据目前曝光的明星嘉宾名单,节目组基本把重点放在了喜剧人身上,无论是大张伟、苑琼丹、白凯南、宋小宝还是观察员贾玲,节目组还是希望能够依靠这些嘉宾在节目中带出笑点。就已播出的前两期来看,节目录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强子和贾玲作为丛林观察员的点评,一部分是户外游戏,但两组的笑果都没有特别好。

首先说强子和贾玲这部分,贾玲作为喜剧界的女颜王,在节目中除了卖萌还是卖萌,和强子的互动也基本上以台本为主,即兴发挥几乎没有,导致从来没主持过的贾玲互动起来真的很生硬,而且节目组给二人的定位是丛林观察员,是要爆出小金句的,但二者硬生生做成了默默的不走心的串场。

丛林历险记水上闯关(不就是丛林里的)(4)

当然这个并不能怪嘉宾,因为录制肯定是分开录的,看着后期录制的视频和看现场一定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够让丛林观察员也加入到户外现场的录制,适当的让观察员和选手进行互动,或者一边看选手情况一边点评可能会好很多。就像足球解说员一样,说不定也会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就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最后的总结性点评。

丛林历险记水上闯关(不就是丛林里的)(5)

其次对于户外游戏现场,一共六组嘉宾,每组两人,其中一人全程穿着萌宠服,须听从队友指挥,正式进入丛林的为四组,属于一星三素的搭配。第一期这四组嘉宾中,大张伟和白凯南作为笑点担当,就算再有戏,再能出笑点,但白凯南在全程什么也看不见的情况下,再有包袱他也抖不出来啊,所以在节目中你只能看到大张伟这样的表情。

丛林历险记水上闯关(不就是丛林里的)(6)

人物关系不清楚何来默契

节目组在引进原版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嘉宾的问题,节目的形式就是一个人指导另一个人闯关,自然考验的是二人的默契程度。在原版的节目中,节目组邀请到的选手都是以夫妻、兄弟、姐妹等这些自带默契度的人物为主,有了默契度后,节目闯关的PK效果才能出来。

从已经播出的两期来看,节目组走的是特辑的路线,第一期是主持人合辑,基本上以推自己家的节目主持为主,第二期是少女合辑,请来了当红的几个女团组合,每个组合两个人参加。

走特辑的路线和定位也是不错的,但是还是要把重点放在人物关系介绍上,前两期节目并没有用过多的戏份讲清楚两人的关系,以及默契度如何,只是一句“亲密搭档”简单带过,讲故事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只有把两人的默契度介绍清楚,才好为后面的游戏配合做情感铺垫和游戏胜负铺垫。

节目组一定要考虑清楚什么才是重点,请喜剧嘉宾是为了提升喜剧效果,让节目更轻松娱乐,但最基本的还是要靠默契度来支撑,有默契的选手参加才会让节目更出戏。就比如在第一期游戏环节“白菜山谷”中,四组选手就有两组选手的成绩为0,真的让人很尴尬啊。

丛林历险记水上闯关(不就是丛林里的)(7)

还有就是关于人物的详细介绍和开场,节目组基本上都放在了节目播出的10分钟之后,观众简直是不明所以啊,根本分不清场上的这群人到底谁是谁。尽管这些嘉宾并非纯素人,但是在游戏之前还是需要交代清楚的,不过好在第二期的时候有所改进,在片头带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丛林历险记水上闯关(不就是丛林里的)(8)

想要节目效果好镜头和规则都要灵活处理

在电影界有一句话叫做:当一个人摔倒了,不同景别看到的是不同的效果,如果你远景来看就是喜剧,如果近景来看就是悲剧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男生女生向前冲》《智勇大冲关》会激发笑点的原因。

但是在《疯狂的丛林》里,原本应该是笑点的时候,总是让人笑不起来,就比如第一期里的惩罚泼泥,从近景看简直是遭罪,但如果换成远景可能就会变成哈哈哈,除此之外还有蛇窝啊,从高台推下来之类的。所以近景远景还是需要使用得更灵活。

丛林历险记水上闯关(不就是丛林里的)(9)

还有一点就是在每一个游戏开始之前,尽管有动画介绍,但还是可以放个差不多时长远景或者全景的镜头作为一个定位,很多时候观众还没有看清楚,画面就已经被切走了。就比如“蛇窝营救”环节、观众对于比赛区域看不清直接导致观众搞不明白这轮游戏的难点和看点在哪里。

第三就是节奏感的把控还不到位,原版节目中最精华的比赛,最后一轮“逃出丛林”是一组和其余三组竞争,并且会有“时间限制”这个元素,有了时间限制,紧张的氛围就营造出来了。但在《疯狂的丛林》里看到节目组好像并没有太在意和强调这个点,只是一味的通过音效制造恐怖卖点,第二期里的这个环节实际上就可以大做文章,一组选手马上就要反超了,无奈时间到了。

丛林历险记水上闯关(不就是丛林里的)(10)

总之,模式归模式,并不是有了模式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对模式的细节进行研究,比如游戏规则、人物关系等基本元素,如果在这些细节上跑偏,那买了模式也会做走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