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十九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出版后,引起了整个欧洲的震动,在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外,"象征主义"横空出世,极大的颠覆了人们对诗歌和"美"的认识。浪漫主义喜欢描写乡村自然风光,象征主义却执着于刻画城市中的现实生活;浪漫主义多是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象征主义却是丑陋黑暗的世界。

作为波德莱尔的继承者,法国诗人兰波不仅继承了他的文学理念和创作风格,更完美实践了其中"通感"的创作手法,让视觉、嗅觉与触觉不断重叠、反复转化,构成一个鲜活的、立体的诗中世界,拓展了象征主义生态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后世的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借鉴思路,在传入我国后,更是影响了众多近代诗人。

兰波的一生可以说是短暂的,但他在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众多精美的诗歌。他用冷峻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世界,透过现实的种种不堪,他已经窥见了高于现实的灵魂世界,因此兰波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在他所创造的诗中世界,他是一位"通灵者"、"盗火者",也是一位主宰者。

一、人与自然相应和的生态美学观

(一)兰波的生平经历

兰波出生于1854年,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巴黎在政治上风起云涌的阶段,先后经历了普法战争、巴黎公社,这些社会变动也让兰波更清楚地看到现实社会的不稳定性,产生了探寻灵魂世界的念头。兰波出生在巴黎外省的平民家庭,至今没有资料记载他受到了什么教育,但从他的家庭背景来看,兰波没有能力接受高水平的教育,他的写作能力来源于何处,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诗人兰波从事过的职业(兰波与他的诗歌)(1)

兰波像

他在十六岁的时候来到了巴黎,正值巴黎公社闹得沸沸扬扬之际,他也曾参加过公社的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诗人魏尔仑,两人结成了同性情侣。从1872年开始,兰波与魏尔仑在英国和比利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最终兰波认为魏尔仑不符合自己对诗歌的理想要求,和魏尔仑分手。这里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魏尔仑在绝望中开枪将兰波射伤,后来还因为此事在监狱里呆了几年。

与魏尔仑的分手给兰波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冲击,从此兰波完全放弃了写作生涯,开始在欧洲、亚洲、非洲各地浪游,追求"真正的冒险者"的生活。他的诗歌创作分为4部分:诗歌;最新诗句;地狱一季;彩图集。这四部诗集最终由魏尔仑整理出版,即《灵光》。

诗人兰波从事过的职业(兰波与他的诗歌)(2)

左一为魏尔仑,左二为兰波

我们可以看到,兰波的创作生涯不过几年,但他那谜一样的文字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二)兰波对波德莱尔的继承

兰波初期的创作颇有波德莱尔的影子,在他的诗作中笔触细腻地描绘世间最平凡景物,创造一种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氛围,而诗人本身在这种自然中静静聆听着万事万物发出的声音,诗人不是自然的观察者,而是其中的参与者。

他在《感觉》一诗中是这样描述的:"夏日蓝色的黄昏,我走向小径脚踩着小草,麦穗轻轻刺着我/幻想着,我脚下感到一阵清凉/任凭晚风轻抚着头发/我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无垠的爱情涌进我的心房/我将远去,去得很远/像波希米亚人那样/扑向自然,幸福得如同跟女人相依。"

诗人兰波从事过的职业(兰波与他的诗歌)(3)

兰波《感觉》手稿

我与小草、麦穗、与脚下的清凉和晚风共同融合在自然的怀抱中,由此,我的心中产生了"爱情",这是对自然的爱,是对生命的爱。最终,诗人远去了,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却能引发无数的遐思,这正是诗歌的精妙之处。

二、"通感":各种感官的交融

(一)视觉、听觉和嗅觉的联合

"A是黑色,E是白色,I是红色,U是绿色,O是蓝色:元音/总有一天我会说出你们神秘的出身。"这是兰波诗歌《元音》的开头,他直接点明本诗要表达的内容:五个元音A、E、I、U、O对应声音,将能表示声音的材料与视觉上的元音联系起来,第一次构建了感官间的联合。接下来,又将这五大元音与黑、白、红、绿、蓝五种颜色联系起来,这又是听觉与视觉的联合。

诗人兰波从事过的职业(兰波与他的诗歌)(4)

电影《全蚀狂爱》讲述的就是兰波和魏尔仑的故事

五个元音依次登场,五种颜色依次出现,呈现一种渐进式的推进,颜色是静态的,元音却是动态的,一静一动,类似于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常用的手法: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元音就是颜色,声音就是色彩,听觉材料就是视觉材料,初步构建了他的想象空间。

接着他为每个元音赋予了新的形象:A是那嗡嗡乱转的苍蝇和嗅得到的臭气,E是伞形花的颤抖,I是些可以触摸的双唇,与那些可以听得着的笑语,U是海水的波动。每一个元音不仅对应着视觉的体验,同时对应着嗅觉上的感受,为元音赋予了双重感官体验,这种感官上的丰富体验能产生双倍刺激,让诗人的感情任意驰骋。

诗人兰波从事过的职业(兰波与他的诗歌)(5)

伞形花

(二)感官的重叠以创造立体感诗歌

"O是神圣的号角刺耳怪叫/人间天上一片寂静/是欧米伽,他眼睛里发出的紫色的光。""神圣的号角"却在"刺耳怪叫",这种圣洁与粗俗的结合极具冲击力,但天上却是"一片寂静",这种奇怪的现象或许是因为不论天上还是人间,都已经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麻木了,因而感受不到这种感官上的刺激。接着,欧米伽射出的"紫色的光",与刺耳的怪叫联合,从视觉和听觉上对读者的感官进行双重刺激。

兰波在给他的中学老师伊桑巴尔的信中这样写道:"我要作诗人,我努力使自己成为通灵人……那就是要通过各种器官所造成的错乱触及不为人知的事物。"恰当地概括了兰波的创作主张。

兰波曾表示诗人要成为"通灵人",要成为各个器官、各个词语间的通灵人,就要用身体所有器官的错位所造成的错觉和幻觉,去描摹世间万物的真相,只有这种感觉上的错位才能真正体会到超越现实世界的最高存在。如果用已知的感觉和词语描绘已知的事物,就没法突破现状获得新奇感受。

诗人兰波从事过的职业(兰波与他的诗歌)(6)

感觉错位的艺术展

而为了找到能表达这种感觉错位的词语,从而通过已经存在的词语创造出新的不为人所知的诗歌,诗人就需要用全新的独特的感官,将各种感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获得具有交叉立体感的诗歌。于是便出现了"刺耳怪叫"与"紫色的光"、"臭气冲天的垃圾"与"嗡嗡叫的苍蝇"的并列。

三、诗人是"通灵者",是诗歌中的主宰

(一)对波德莱尔的突破

波德莱尔的诗歌中也充满对自然万物的描写:"具有一种无限物的扩展力量,仿佛琥珀、麝香、安息香和乳香,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宫的热狂。"这里也提到了多种感官间的互动,但都是人体各器官间较为简单的关系。兰波则刻意从全方位的角度寻求事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主要以各器官的不同感受为切入点。

兰波曾在自己的《地狱之夜》中这样写道:"——够了!……人们给我讲的错误、魔法、虚假的芳香、纯洁的音乐。——我坚持真理,我看到正义:我有一种健康而既定的评断,我准备成为尽善尽美的人……骄傲的人。"兰波不接受社会对诗歌的既有界定,也不完全遵循象征主义开创者波德莱尔的美学观,兰波有自己的判断,即通过感官的交叉重叠创造与众不同的效果,展现事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诗人兰波从事过的职业(兰波与他的诗歌)(7)

波德莱尔像

(二)兰波是诗歌世界的造物主

既然想要开辟完全不同的诗歌世界,就需要寻找新奇的诗歌语言,在这一点上,兰波称得上是"文字的炼金术士",他反复提炼、反复选择,最终创造出了丰富多彩、让人应接不暇的《彩图集》。

兰波曾在信中说道:"他寻找自我,并为保存自己的精华而饮尽毒药。在难以形容的折磨中,他需要坚定的信仰与超人的力量。"这是兰波对诗人的要求,更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

兰波洞察了一切,在词汇的世界中任意选择、组合,从而创造出别开生面的诗歌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就是万物的主宰者。所有的词汇失去了各自原有的组合,任由兰波重新排列,他只选取自己心仪的词汇,结成新的组合后,又毫不留情地抛弃自己不需要的词。对待词汇,兰波是创新的,也是无情的。

诗人兰波从事过的职业(兰波与他的诗歌)(8)

兰波就是一个"炼金术士",对词汇精心挑选

知道了兰波对诗人的认识,反过来看"O是神圣的号角刺耳怪叫/人间天上一片寂静/是欧米伽,他眼睛里发出的紫色的光。"就不难理解了。这与基督教的"末世论"思想有关,末世来临时耶稣将会降临,对世间的善恶进行判断,好人得以上天堂,恶人只能下地狱。

在兰波的诗歌中,他自己就是"欧米伽",当末日即将来临时,诗歌中的所有意象都摒住了呼吸,静静等待造物主的宣判,他们或下地狱,或上天堂。兰波就是这诗歌世界的造物主,诗歌中的意象就是这世界的臣民,静静等待他的宣判。

诗人兰波从事过的职业(兰波与他的诗歌)(9)

基督教的末日审判

四、上承象征主义,下启超现实主义

兰波像一颗划过文学界的流星,耀眼却转瞬即逝,但他的诗歌创作却给法国象征主义带来了长远的影响,他的《醉舟》、《元音》让那个时代的文人如痴如醉,对兰波散文诗的模仿也成为一种时尚。

(一)文学界对兰波的模仿热潮

当象征主义诗人重新审视兰波并发现他的价值的时候,他却已经搁笔多年。当这位被魏尔伦誉为"可诅咒的诗人"突然间在文学界被人们重新认识的时候,立刻引起了文学界的强烈反响,他的诗歌被反复传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不仅如此,更引发了大批诗人对兰波创作风格的争相模仿。比如来自比利时的年轻诗人勒内·吉尔,他的《语言的炼金术》就是对兰波《文字的炼金术》的模仿。兰波的"A是黑色;E是白色;I是红色;O是蓝色;U是绿色",在勒内·吉尔的笔下变成了"A是管风琴;E是竖琴;I是小提琴;O是铜管乐器;U是长笛"。都为五大元音赋予了某种特别意象,从而构建诗人自己的理想世界。

诗人兰波从事过的职业(兰波与他的诗歌)(10)

管风琴

(二)兰波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被不断借鉴

在中国,虽然兰波的名字不如其他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那样家喻户晓,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文学大家朱光潜认为,魏尔伦等象征主义诗人提高了声音在诗歌中的地位,有"'着色的听觉'一种心理变态,听到声音,就见到颜色"。把颜色与声音连结在一起,这种创作方法始于波德莱尔,发扬于兰波,这一点我们前面细致地说过了。

戴望舒在魏尔伦的影响下,写下著名的《雨巷》后,诗歌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雨巷》中,作者对那位"丁香一样"的美丽姑娘的描写是直白易懂的,丁香就是姑娘的化身。但随后他在《论诗零札》中说"诗不能借重音乐,他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情绪的形式。"显然是对这种创作方式新的思考。

诗人兰波从事过的职业(兰波与他的诗歌)(11)

戴望舒《雨巷》

戴望舒提出的"去音乐化",就是指诗歌创造不能简单依靠听觉或视觉,而应该超越这种感官体验。这与兰波创作中将不同感官糅合在一起,并将词语打乱重新组合,产生超越语言描述的新奇体验有着相同之处。从这一点看,兰波的诗歌主张为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结束语:兰波不仅继承了波德莱尔的创作风格,更将象征主义美学观在纵深上扩展,注入了多种感官糅合在一起的新奇体验,更将诗人的造物主身份毫无痕迹地融入诗歌之中:给五个元音作诗、各种感官间的联合调动、诗人就是诗歌世界中的造物主……凡此种种,既体现着波德莱尔生态美学观的影响,有无不存在兰波本人的创新之处。

兰波利用感觉上的错乱打通了声音与色彩间的壁垒,搭建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之间的桥梁,更打破了人们对美与丑的成见。这就是兰波所创造的末日审判,所创造的辉煌,所创造的与众不同的新诗歌。

参考文献

《兰波作品全集》

《戴望舒精选集》

《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