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根聊升学独立思考是什么(梓根聊升学井底之蛙)(1)

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在小学教材中就有了,是用来喻指那么目光短浅又盲目自大的人,但尽管我们从小就听到过,却也可能依旧没明白过。

我们常会说:道理我都懂,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我觉得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懂了却没有执行过,存在理论跟实践不匹配的情况;还有一个是其实根本就没懂,只是知道这么个前人的总结,但却没有探究过合理性,只是随大众说懂了。

有次跟朋友聊天说到,他一个正常的朋友谋生都成问题,我就很好奇。他跟我说,朋友没什么文化、没技能,所以就觉得干什么都不会了。

我很奇怪,没文化、没技能虽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但也不至于到谋生都不行的地步呢,拿纯粹赚工资来说,现在这么开放的职业方向,尤其在一线城市,月入10k的工作还是有很多的嘛,像我最近接触到的汽车行业:有次叫滴滴,在车上跟师傅交流,他说是接携程的单的,基本跑机场路线的,那天是休息,也自己出来跑滴滴了,而他们一个月正常的收入在17k左右,勤奋点的可以到30k左右,懒一点的5k左右;还有在我学车的时候,跟教练交流也发现,他们每个月的收入也可以达到20k左右。

那像这样做个滴滴师傅、做个学车教练,只要不是太懒,勤奋一点正常收入都会超过10k的,而这些职业也就只需要有一本驾驶证就可以的,开车也不需要什么技能性,也都是正常人都会的事情,那为什么朋友没想到,会有那样的疑惑?

因此,有些事情可能是不知道,但也可能是执行有问题,局限于自己的圈子,不去接触外界信息,也就慢慢的有了更多的约束。

这就是自我的知识盲区,包括我自己,每个人都会有知识盲区,而沉溺于现有的知识盲区中,不去成长、不去改变,就容易变成井底之蛙,失去外界广阔的信息。

知识盲区并不是不可逾越,相反,我们更应该去不断跳出现有的知识盲区,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帮助成长。

也即是多接触别人,多交流,当然,交流不是简单的吹水,而是聊有意义的话题,并学会细心观察;互联网也很开放,学会在互联网搜索有用信息也很重要。

坚持成长,不做井底之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