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谁创造的?

有人说是英雄创造的,有人说是民众创造的,还有人说是小人物创造的。小人物干掉大人物就能改变历史,这催生出一个神秘而古老的职业--刺客。

育碧游戏《刺客信条》里的刺客兄弟会就以中世纪刺客团体哈萨辛为原型塑造,与圣殿骑士进行着千年的争斗。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这次事件使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2)

在日本有一个特殊职业-忍者,就是职业杀手,据说源自中国。而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刺杀事件当属--荆轲刺秦王。

相爱相杀的两个人

燕太子丹和秦始皇嬴政儿时同为质子,结果后来一个派人去刺杀对方,一个则直接灭了对方的国家,可谓是相爱相杀。

太子丹和嬴政年少之时,正是战国风云际会的时候,大国相互之间以质子作为政治筹码。在赵国都城邯郸,作为燕国人质的太子丹结识了年龄相仿的秦国人质嬴政,成为好朋友。嬴政随母返秦后不久,太子丹也返回了燕国。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3)

后来燕国希望与秦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缓解秦国对燕国的战争压力,就把太子丹送到秦国当人质,希望以太子丹换取嬴政对燕国的亲近感。

一别十多年了,此时的秦王嬴政和太子丹都已经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了。等到两人再次相见时,昔日的友情却已不复存在。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4)

太子丹心中的嬴政还是那个幼时的玩伴,然而嬴政早已不是邯郸城中的那个小孩了。他为人阴狠冷酷、残暴无情,根本不想与儿时的朋友重叙旧情。他的心中,正激荡着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区区燕国怎会放在眼里?或许,他还害怕让人知晓当年的落魄,而太子丹就是那段不堪回首岁月的见证。这张嘴最好永远闭上。因此,太子丹不仅没有受到礼遇,反而形同囚禁。《史记·荆轲传》说“秦王之遇太子丹不善”。这与太子丹想象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巨大的落差自然要引起太子丹愈来愈强烈的怨恨。

太子丹在秦国待不下去了,想回到燕国去。《史记》记载,嬴政对太子丹的归国恳求完全否决,甚至还说了句“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意思是说,乌鸦白了头,骏马生了角,才能放太子丹回国。赢政还真是有文化,没有说什么“等到太阳从西边出来”这样的套话。很明显,秦王根本不打算让太子丹回国。等将来燕国灭亡了,就没有什么太子丹了,顶多是个囚徒丹。

后来太子丹千辛万苦逃回了燕国,他把对秦王的仇恨一起带回了燕国,从此与嬴政誓不两立。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5)

荆轲:我本来是个演员

太子丹逃回了燕国,整天寻思怎么报仇。而秦国的国运昌盛,没几年就攻灭了赵国,兵锋直指燕国。

太子丹是个聪明人,知道正面硬刚的话燕国怎么也打不过秦国。不过凭借在秦国当质子的经历,他发现秦国的宫庭制度存在漏洞,大殿之上嬴政身边是没有护卫的。卫兵都在大殿下面,没有命令任何人都不得上殿。这简直太适合近身刺杀了。

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人,制造能接近秦王的机会,一击必杀!

太子丹手下也养了几个死士,秦舞阳就是其中之一(后面要说到,刺秦的副手),但太子丹对他们信心不够,于是在国内继续搜寻人才。然后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

田光是谁?太傅是这样说的:“其人智深而勇沉,且多识异人”。

多识异人,就是说广为结交各路江湖好汉,能找到太子丹急需的能人。

田光面见太子丹,然后向太子丹推荐了本文的主角——荆轲。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6)

田光是这样说的:“臣所知有荆卿者,乃神勇之人,喜怒不形,似为胜之”。注意,这里田光并没有说荆轲的武功有多么高深,只说他是“神勇之人”,有极强的心理素质,能够胜任这次的任务。这倒是大实话,不吹不黑。

田光是怎么认识荆轲的呢?据田光说是因为荆轲太穷,经常付不起酒钱,而田光屡次为其结账,因此荆轲非常听从田光的话。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翻译过来就是说,荆轲到燕国以后,整日与一个杀狗的屠夫和音乐家高渐离一块在闹市里喝酒。喝高了以后,高渐离打击“筑”这个乐器伴奏,荆轲放声高歌。情到深处,抱头痛哭,就像旁边没人一样。

看来荆轲原本是个歌手兼演员,流落到燕国混得不怎么样。翻遍史书,也没有找到他师从何派,武功如何,更没有与人实战的战绩,只说他“好读书击剑”。太子丹也不是傻子,如果找的是天下第一的剑客,名气太大反而根本靠近不了秦王,要的就是荆轲这样没有太大名气却意志坚定的人。金庸小说里的独孤求败一生打遍天下无敌手,用过的五把剑代表了“五剑境界”。荆轲虽然没有独孤求败与群雄争锋的战绩,却并不妨碍太子丹如获至宝,当即奉为上卿。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7)

荆轲的确很听田光的话,答应帮太子丹这个忙。但帮这个忙明显是有去无回的。太子丹如果太抠门,不会有人愿意效死力的。

太子丹为了要荆轲死心踏地为他卖命,是下了大血本的。金子、房子、车子、位子、女子,俗称“五子登科”,全部到位。自古至今收买人心都是这个套路,真好用!这给我们一个启发:如果有人满足你“五子登科”,那接下来就是要你的命。历史上还流传着下面三个故事,证明太子丹的诚意。

荆轲陪太子丹在太子府游园,见到水池中有一只大乌龟。荆轲捡起瓦片打乌龟。而太子丹立即命人拿来一盘子金瓦递给荆轲,让他打着玩。

荆轲说,听说千里马的肝味道好极了。太子丹立即宰杀了自己的千里马,送上马肝。

荆轲与太子丹对饮,荆轲夸赞斟酒的侍女手真漂亮。不一会儿,荆轲桌上多了一只金盘,里面是那个侍女被剁下的芊芊玉手。

太子丹是个老手,深谙人性的弱点。战国时代人命如草芥,草芥一样的屌丝能享受荣华富贵的洗礼,受到权贵的尊重,死了也值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满足一切的欲望。当欲望被满足,人生没有了遗憾,性命也就不那么宝贵了。至于金银珠宝、千里马、侍女的手之类,对于太子丹来说,都是可以付出的代价。为了他的个人利益,付出更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而荆轲已经是感激涕零,士为知己者死!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8)

荆轲的伴手礼

荆轲决心完成刺杀秦王的任务,但怎么才能够接近秦王呢?

据《战国策》记载,荆轲向太子丹描述了刺杀秦王的计策。荆轲说:“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意思是说,如果得到了樊将军的头颅,再将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见我的,到时候我便可以报答太子的恩情。

这两件礼物必须齐备,秦王才会上当。一是樊将军的头,二是督亢地图。

樊将军,名叫樊於期,史书中是个谜一般的人物。只知道他曾是秦国的将领,因为得罪了秦王,逃到燕国被太子丹收留。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他的人头。

太子丹不忍下手。荆轲亲自登门,与樊於期一番言语之后,樊於期拔剑自杀,人头到手。

督亢又是哪里呢?督亢之地是古时候人们对永定河与易水河之间一片肥沃土地的称呼,如今是河北涿州市、固安县、高碑店市、定兴县一带。在古代,督亢之地土地肥沃,河流密集,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9)

荆轲形容督亢之地是“膏腴之地,秦人所欲”。秦王要是得到了督亢地图,秦军便可以很轻松的占领督亢这个地方,打到燕国首都(现在的北京)门口。这对于燕国来说必然是沉重的打击,甚至可能迫使燕国投降。因此秦王一定会亲自接见荆轲,还要让荆轲为自己讲解督亢地图,这样荆轲就有机会靠近秦王。

那么谁来完成刺杀呢?

刺秦的人选隐含天机

“人事即政治”。人事任命、岗位调整,从细节处都可以看出领导的想法。谁上谁下,亲疏远近、才高才浅,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看不懂的时候往往是因为背后有玄机。

选择荆轲去刺杀秦王,这个安排就隐含天机。

当田光向太子丹推荐荆轲的时候,他不可能不知道荆轲并非职业杀手,武功平平。但在田光看来,太子丹手下蓄养的勇士虽然勇武,却不够沉着,表情都挂在脸上,情绪一激动就急头白脸的。让他们去行刺秦王,还没动手就会被人看破。

而荆轲不但有勇有谋而且遇事沉着冷静,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这样的人,最适合刺秦这样艰巨的任务。

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荆轲这样的人可以负责刺秦任务的谋划及安排,但还是不适合做刺客啊,毕竟剑术平平是硬伤。即便气场再强大,杀不了人的话,又有什么用呢?

为此,太子丹给荆轲配了个副手-秦武阳,临场刺杀由秦武阳来完成。这个秦武阳是燕国将军秦开的孙子,十二岁时就杀过人,以勇武闻名。本来荆轲是想等一位高手同去的,可惜这位高手一直未能现身,而太子丹等不了,这才与秦武阳同去咸阳。

这位高手是谁呢?有人推测是战国第一剑客-盖聂。从《史记》来看,盖聂和荆轲的交情并不深。有一次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发怒瞪了荆轲一眼,荆轲就退了。而且盖聂名气太大,被很多人熟悉,去到秦国,大家都会知道来了个第一剑客,必然严加防范。所以不太可能是盖聂。

别忘了荆轲当初混在闹市里天天饮酒唱歌的时候,除了音乐家高渐离,还有一位狗屠(屠狗的屠夫)朋友。如果没有过命的交情,谁会甘愿舍命陪君子呢?高渐离够朋友,后来荆轲死后,高渐离弄瞎双眼,为秦王演奏时,将乐器“筑”砸向秦王,最终失败身死。这位狗屠虽然无名无姓,但能与荆轲、高渐离天天在一块喝酒结交,也必然是有道行的人。“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嘛。后来易水河边送行时,高渐离到场送别荆轲,却不见狗屠。也许荆轲要等的高手就是这位狗屠吧。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10)

推理到这里仍然有疑点。刺秦让荆轲一个人去就行了,太子丹为什么非要给荆轲配个副手,两个人一起去刺秦呢?

要知道刺杀最讲究隐秘和机动,一个人行动的灵活性和突然性都要强于两个人,两个人行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都会增大。一旦遇上个“猪队友”,反而会拖后腿(事后证明的确如此)。如果因为荆轲剑术不行而搭配个勇士秦武阳,那一开始就不该派荆轲去啊。

还有一种可能:不是去刺杀秦王,而是劫持秦王,让秦王签下保证书,不损害燕国的利益,实在不行,再杀掉秦王。

因为后来荆轲临死前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刺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想活捉你,强迫你签下契约,以此来回报太子丹罢了。

看来这还真不是荆轲临死前过过嘴瘾、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啊。这也就解释得通为什么非要带上秦武阳。因为要绑架秦王,荆轲一个人难以做到,需要一个副手,帮助他控制住秦王。

这极有可能是太子丹的主意。因为太子丹的目的是要将来继承燕王的位子,成为燕王丹。他并没有赢政气吞山河的气概,燕国也没有秦国的实力,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利益就行。因此,胁迫嬴政签下不平等条约,吐出侵占的燕国土地,保证今后不再侵略燕国,就是上上之策。实在不行的话,干掉嬴政,让秦国内乱也好。

这个计策能行吗?恰巧之前就有类似的成功案例。

春秋时期齐桓公和鲁庄公在坛上结盟的时候,曹沫就一个人突然拿着匕首挟持了齐桓公,逼着齐桓公归还了鲁国被侵占的国土,并且没有人受到伤害。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11)

相信荆轲和太子丹一定从这个历史故事里得到了灵感,甚至连刺杀的细节也是历史故事的翻版。

春秋时期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假扮成厨师,给吴王僚上烤鱼。专诸进门时侍卫仔细搜了身,确保他身上没带武器之后方才来到吴王僚跟前。专诸猛地从鱼肚子里掏出一把匕首,一下就把吴王僚刺死了。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12)

很明显,秦王之所以大殿之上不让任何人靠近,就是为了谨慎提防刺客。荆轲他们面见秦王之前肯定会被反复搜身,不能携带任何武器。因此模仿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的成功案例,将匕首藏在地图里就不会被人发现。

喜欢读书就是好,“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什么伤脑筋的难题嘛,答案都在书里面早写好了啊。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太子丹从赵国铸剑名家徐夫人(性别:男)那里花重金购得一把徐夫人匕首。匕首锋利无比,还在上面淬以剧毒,只要匕首划破一点皮,立刻毒发身亡。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13)

徐夫人剑

荆轲刺秦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抱着必死的决心告别了太子丹,和秦武阳来到秦国的都城咸阳。秦王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一行。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按照正、副使的次序前进。走到殿前台阶下的时候秦舞阳脸色突变,害怕得浑身发抖,大臣们都感到奇怪。荆轲回头朝秦舞阳笑笑,上前谢罪说:“北方蛮夷之地的野人,没有见过天子,不免害怕,请大王原谅,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毕竟有点怀疑,就对荆轲说:“递上秦舞阳拿的地图,你一个人上来吧。”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14)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地图走上前去,献给秦王。秦王展开地图,图卷展到尽头,那把暗藏的匕首露出来。秦王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反应奇快,趁机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住匕首,银光一闪眼见就要刺来。

不成想秦王猛一转身,将被荆轲抓在手中的衣袖给撕开了。两人都是一愣。不过秦王的反应更快,赶忙挣脱,与荆轲拉开距离。

荆轲拿着匕首猛追,秦王只好绕着朝堂上的大柱子跑,依靠风骚的走位,荆轲一时无可奈何。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15)

殿下的卫士因为秦国法律禁令,没有得到命令不得上殿,只能站在下面干着急。秦王被荆轲追得急,竟然来不及下命令。想想也是,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贸然带着家伙冲上前去,嬴政一定会想你是帮我还是帮他呢?这也是为何打架的时候,劝架的人经常无故挨打的原因了。

当时秦王一边跑,一边想拔佩剑反击,但佩剑太长,情急慌乱之下秦王一时间竟然拔不出来。侍从们急得不行,大声喊道:“大王,把剑推到背后!”

就在这时,有个医官夏无且用他所捧的药匣子投击荆轲。荆轲被药匣子击中,速度稍稍减慢了一些。秦王找准机会,将剑推到背后,拔出宝剑,一剑斩断了荆轲的大腿,荆轲倒地不起。此后荆轲孤注一掷,使出飞刀技,结果还是没能扔中,只击中了铜柱。秦王见荆轲手中没了武器,上前接连攻击荆轲,荆轲被击伤八处。此后卫士赶来,荆轲被乱刀砍杀,而“秦王目眩良久”。看把秦王吓的。

至此,荆轲刺秦宣告失败。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16)

本来按照计划由荆轲献人头取悦秦王,降低秦王的防备心;秦舞阳随后献地图,接近秦王后图穷匕见,挟持或击杀秦王。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猪队友”秦舞阳关键时刻掉链子,根本没有起到丝毫作用,导致荆轲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赶鸭子上架,独自一人担起了生擒/刺杀秦王的重任。虽然失败了,荆轲的勇气历来被人称颂。

历史中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什么(史上最有名的刺杀)(17)

刺秦者几人

历史上刺杀秦始皇嬴政的共有五人。前面出场了荆轲、秦武阳、高渐离三人。还有两人是仓海君与张良。

仓海君是秦时东夷的一个君长。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在秦灭韩后找到他,从他这里得到了一个大力士,于公元前218年在博浪沙用铁椎狙击了秦始皇。

当时秦始皇的车队共有三十六辆车,几乎一模一样。张良无法判断秦始皇在哪一辆车上,只见最中间的那辆车最豪华。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120斤重的大铁锤一下将乘车者击毙倒地。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

然而,被大力士击中的只是副车,秦始皇早有防备,经常换乘座驾,迷惑了张良。

这五人都想要刺杀秦始皇,却无一例外都失败了。秦始皇看来是天选之人,命不该绝。而如荆轲这样的忠义之士,不惜一搏也要刺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是命运的选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就是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