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经典”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创立于2009年的品牌书系,截止至2022年10月已出版约146个品种作品,是隶属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中心的重要品牌图书。本套书系收录了各语种的经典作家代表作,选目精当、译本精良,名家名译,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外国文学经典丛书。装帧上,整套书采用小32开精装,封面由著名装帧设计大师张志全设计,根据每部作品的内容属性,精心挑选了一系列格调统一又别具特色的图案。整体风格优雅典丽又不失大胆创新,被读者亲切地称为“窗帘布”系列。

上海图书馆必读书单(上海图书品牌巡礼)(1)

截止至2022年10月,“译文经典”已出版约146种

“译文经典”在书目选品上涵盖了公版与独家版权作品,题材上兼顾虚构与非虚构,以收录各语种中的经典作家代表作为目标。“译文经典”迄今为止收录的作家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加缪、奥威尔、海明威、毛姆、太宰治、石黑一雄、戈尔丁、吉本芭娜娜等,其中不乏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代表作,如戈尔丁的《蝇王》、石黑一雄的《长日将尽》等。整套“译文经典”书系以外国文学经典为主,社科经典为辅,其中文学类经典作品108种,社科类经典作品38种。

上海图书馆必读书单(上海图书品牌巡礼)(2)

上海图书馆必读书单(上海图书品牌巡礼)(3)

(以上为部分文学和社科类“译文经典”封面)

名家名译

“译文经典”书系的译者资源堪称一绝,大部分译者是老一辈翻译家或中青年资深翻译人,译文质量千锤百炼,久经考验,可谓名家名译,交相辉映。该书系中的著名翻译家有:巴金、吴劳、荣如德、柳鸣九、王道乾、戴骢、傅惟慈、巫宁坤、陈良廷、李健吾等等,几乎涵盖了各语种领域的著名翻译家,译文质量堪称精品。

装帧设计

在装帧形式方面,“译文经典”书系统一采用护封精装,正文版式疏朗,字号适中,可读可藏。书系封面由国内著名装帧设计师张志全操刀,根据每部作品的内容属性,精心挑选了一系列格调统一又别具特色的图案,进行封面设计。

上海图书馆必读书单(上海图书品牌巡礼)(4)

上海图书馆必读书单(上海图书品牌巡礼)(5)

上海图书馆必读书单(上海图书品牌巡礼)(6)

上海图书馆必读书单(上海图书品牌巡礼)(7)

图书开本为小32开(130*184),护封为铜版纸覆亚膜,硬封书脊位置烫银,简约典雅。正文选用70克纯质纸,触感高级,柔和护眼。

自从2009年开创该书系后,整体风格沿用至今,优雅典丽又不失大胆创新,在出版界可谓领风气之先,引来之后许多同类书系争相模仿。不过“译文经典”在张志全老师的努力下,设计元素多年来持续创新,并不拘泥于单一图案重复,时而也会出现大胆出挑地设计语言,风格也是与时俱进,从未被超越。

张志全作为国内一流的装帧设计师,为上海译文出版社设计过许多知名作家的文集、套书书系,经验丰富,无论是在图书装帧设计业内还是在普通读者圈,其设计水准和风格都是有口皆碑,再加上张老师对待每一部作品的设计、工艺等后道环节一贯秉持着精益求精、几近严苛的工作态度,更是在我们出版界赢得了“劳模”的称号。

上海图书馆必读书单(上海图书品牌巡礼)(8)

《走出非洲》

上海图书馆必读书单(上海图书品牌巡礼)(9)

《流动的盛宴》

“译文经典”作为张志全老师设计生涯早期开创的一套经典书系,其设计风格和印刷工艺沿用至今,影响了后来的许多同类书系。与早期的“译文经典”的古典视觉元素相比,近年来出版的一些作品的图案风格更加丰富多元,与作品内容联系更紧密。如今,许多读者都以能够收集一套完整的“窗帘布”为目标,并且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发布炫耀自己收藏的“窗帘布”书系照片。

以皆为热心读者上传社交平台的“买家秀”照片。

从销量上看,“译文经典”书系平均单个品种的首印数6000至10000册不等,单个品种的重印率在2至3次,重印周期普遍在6到10个月不等。其中个别畅销品种已累计十数次重版,累计印数突破十几、甚至几十万册的不在少数,比如《老人与海》《情人》等经典作品,销售成绩可观。

社群共读

另外,“译文经典”书系除了纸质书产品,2020年4月上海译文出版社还利用该品牌书系多年累积的社会关注度与口碑,创建了线上社群,成立了“译文经典”读书会社群。该社群定位明确,目标人群精准,群内活动紧扣“译文经典”丛书主题进行,每月邀请嘉宾进群分享,带动群员一起阅读赏析“译文经典”系列书目。

2020年第一批的“译文经典”读书会活动书单有:《金蔷薇》《香水》《伤心咖啡馆之歌》《月亮与六便士》《爱情笔记》《十一种孤独》《了不起的盖茨比》《厨房》。邀请到的共度嘉宾有国内知名作家、学者、译者等,如华师大著名学者罗岗、国内著名作家止庵、资深翻译人于是等。

“译文经典”读书会社群成立后,有效招募了一批热衷该书系品牌的读者粉丝,社群通过有规划的阅读和分享,引领入会读者触达世界一线作品。读书会每月邀请一位分享嘉宾入驻,举行在线分享交流活动。平时则将不定期地分享“译文经典”的出版动态和世界文坛要闻,并组织新书试读、群友分享、福利派送等会员活动。

上海图书馆必读书单(上海图书品牌巡礼)(10)

未来发展

一,未来“译文经典”书系在扩充书目时,在原有公版作品为主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版权作品的比重。比如现有书目中,如戈尔丁的《蝇王》、石黑一雄的《长日将尽》、托马斯•肯尼利的《辛德勒名单》、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种孤独》等版权作品,都是“译文经典”书系中比较成功的图书品种,无论是在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读者口碑方面,都取得了不俗成绩。

二,可适当增加非虚构作品的比例。目前“译文经典”系列中以文学作品为主,即虚构作品占主导地位;未来,在扩充选目时可适当考虑经典作家的非虚构作品,比如一些名作家的书信、随笔、回忆录等作品,从而更加平衡和丰富“译文经典”书系的题材。

三,“译文经典”书系设立之初,最优先考虑的是经典作家作品序列中那些篇幅不大且有代表性的作品。考虑到这套书系不以厚重取胜,因此前期的一些作品都是些篇幅较小的经典,这一来略去了许多大部头经典,未免有削足适履的遗憾。未来,一些大部头的经典作品也会考虑列入该书系,进一步丰富作品品种。

四,在视觉呈现方面,“译文经典”最具辨识度的就是它的封面设计。每一本书选取的封面图案都有各自的内在逻辑,或者与书的内容暗合,或者与作者气质相符。早期的一批“译文经典”封面元素更偏向古典,未来可能会稍作突破和改进,融入一些现代前卫元素。在不破坏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封面设计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吸引新一代读者购买欣赏该书系。

上海图书馆必读书单(上海图书品牌巡礼)(11)

上海译文出版社自营店拍摄制作

未来,我们希望将“译文经典”打造成一套兼顾内容与形式,作品题材与封面设计并重的当代外国经典丛书。作品属性上囊括古典和现当代外国文学名著经典、现当代外国著名作家代表作,体裁不限于小说,还可包括随笔、散文、传记、回忆录、诗歌等等,真正打造一套选目经典、兼容并包、译文精湛、设计典雅的套系书。

编辑:沈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