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红峰劳动力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以第一学历毕业院校是否属于“双一流”高校或传统的985、211高校作为筛选门槛,限制第一学历为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应聘求职,导致普通高校毕业生与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差距拉大,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就业不公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就业不公平(有悖于就业机会公平)

就业不公平

文/王红峰

劳动力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以第一学历毕业院校是否属于“双一流”高校或传统的985、211高校作为筛选门槛,限制第一学历为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应聘求职,导致普通高校毕业生与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差距拉大,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焦虑。

第一学历歧视明显有悖于就业机会公平和教育公平原则,损害了公民的平等权,尤其是就业平等权;大大挫伤了公民奋斗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不利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和选拔任用。

其实,过分强调第一学历在人才招聘中的遴选作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失偏颇。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第一学历不代表最终的能力,而第一学历歧视则更是一种以孤立、静止、片面与割裂的观点看待人才问题,没有以发展、动态的眼光看待应聘求职者,所以第一学历歧视危害性甚于“唯学历论”,必须加以纠正。

如何消除当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就业学历歧视现象?需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浓厚氛围。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舆论都要消除第一学历歧视,让广大青年不因第一学历的差别受到影响,激励广大青年人才更积极地投身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应禁止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信息。

当然,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更不能自暴自弃,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应努力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今天,是不是歧视我们的学历掌握在他们手里;未来,我们是不是该被歧视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一位网民的留言,值得普通院校毕业生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