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栽培季节

薰衣草一-般春季定植,连续栽培多年,通常为4 ~6年,采收季节为春夏秋三季。在设施内栽培时,可实行周年供应。

薰衣草的种植条件和方法(薰衣草栽培技术)(1)

2.大田准备

宜选择地势高燥、排灌良好、土壤略偏碱性的肥沃沙壤土。耕深3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3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及石灰80千克作底肥。畦面宽110厘米,畦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同时要求开挖好腰沟和围沟,保障排水便利。

薰衣草的种植条件和方法(薰衣草栽培技术)(2)

3.种苗准备

薰衣草可以采用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及分株繁殖。薰衣草不同品种间不宜混杂种植,否则会降低薰衣草精油的质量。

(1)种 子繁殖:薰衣草种子细小,宜育苗移栽。温暖地区全年随时可播种育苗,寒冷地区宜春季播种。播种前应耕耙整平苗床,使床土细碎,浇透水,待水下渗后,再播种。种子宜先置于2~5C低温下处理30天,或用20~25C的温水泡6小时后用细布包裹搓揉,打破种子休眠。之后,在20~30温度下用25毫克/千克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2小时。播种时宜用种子重量50倍的细砂拌种,以使播种均匀。播种后先覆盖厚0.3厘米左右的细土-层,再覆草或塑料薄膜保墒。开始出苗后揭除覆盖。苗期应注意浇水,同时应防止暴雨冲刷幼苗。秧苗过密时宜适当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时移栽。

薰衣草的种植条件和方法(薰衣草栽培技术)(3)

(2)扦插繁殖:一般于春季扦插繁殖。采用防寒设施育苗时,可于夏末和秋季扦插,冬季育苗。插条宜为一-年生枝条,以长8~10厘米的枝条顶端为宜,但不能采取已经出现花序的枝条作插条。保持苗床湿润,20~24C条件下约40天左右即可生根。

(3)分株法繁殖:春、秋季均可分株,通常在3 ~4月进行。从3 ~4年生植株上分株,要求分株枝芽和根系完好,用单株定植。

薰衣草的种植条件和方法(薰衣草栽培技术)(4)

4.大田定植

宜带土移栽定植。行距50~60厘米,株距40 ~50厘米。定植后及时浇灌定根水。

薰衣草的种植条件和方法(薰衣草栽培技术)(5)

5.大田管理

薰衣草大田管理过程中,水分管理和植株修剪为重要内容。雨天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浇水时,宜-一次浇足,待土壤干燥时再行浇水。不可持续浇水,否则过于潮湿的土壤容易导致植株发病或死亡。

定植后第--年的植株宜及时剪除花枝,以促进植株生长。为便于采收,植株顶端宜剪成平面。其后,宜每年春季进行修剪,修剪量宜为植株地上部的1/5 左右,但不要伤及枝条木质化的部位。有些品种株高可达90厘米,亦需通过修剪降低株高,促进多分枝、多开花,增加产量。对于枯死枝条亦应及时剪除。株型紧凑、长势旺、分枝多、株间通透性好是修剪的主要目的。

追肥以含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复合肥或腐熟粪肥为宜,少量多次,穴施。每667平方米每次复合肥施用量可为5千克。此外,还应做好中耕除草工作。薰衣草病虫害较少,一般不用药防治。对于感病植株宜及时拔除烧毁。

薰衣草的种植条件和方法(薰衣草栽培技术)(6)

6.采收与加工

以食用为目的时,在植株成型后可随时采取枝条顶端5~8厘米处的幼嫩部分茎叶和花,可鲜用或干燥后密封贮藏备用。薰衣草食用量每天不宜超过3 ~5克,精油不宜超过1~4滴。以提取薰衣草精油为目的时,应在盛花期采收,--般在夏秋季。以干燥无风的晴天早上或傍晚采收为宜,剪取花序及花序下15~20厘米的枝条。采收后应及时蒸馏提油。

薰衣草的种植条件和方法(薰衣草栽培技术)(7)

本期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觉得有用,请在下方点赞、关注,转发给更多好友,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