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4个月大的洋洋(化名)因为“支气管肺炎、消化不良”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一科住院治疗他是个32周的早产儿,虽然年龄不大,但这已经是洋样第3次住院了,表面上看洋洋虎头虎脑蛮可爱的,可在爸爸妈妈眼里他就是“虚胖”,一点也不“strong”一来到呼吸一科,正赶上病区副主任宋丽查房,细心的宋主任发现,洋洋口腔颊粘膜上有成片状的白色膜状物,不容易拭去,就是我们所说的“鹅口疮”,洋洋妈妈惭愧地说:“其实之前就发现了,还以为是残留的奶瓣,没在意,没想到越来越多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鹅口疮怎么自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鹅口疮怎么自测(鹅口疮小贴士)

鹅口疮怎么自测

导读:4个月大的洋洋(化名)因为“支气管肺炎、消化不良”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一科住院治疗。他是个32周的早产儿,虽然年龄不大,但这已经是洋样第3次住院了,表面上看洋洋虎头虎脑蛮可爱的,可在爸爸妈妈眼里他就是“虚胖”,一点也不“strong”。一来到呼吸一科,正赶上病区副主任宋丽查房,细心的宋主任发现,洋洋口腔颊粘膜上有成片状的白色膜状物,不容易拭去,就是我们所说的“鹅口疮”,洋洋妈妈惭愧地说:“其实之前就发现了,还以为是残留的奶瓣,没在意,没想到越来越多了。”

什么是“鹅口疮”呢?对此宋丽主任做了详尽的解释。

“鹅口疮”又称为“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好发于唇、舌、颊、口底、软腭等部位黏膜,初起表现为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周围无炎症反应,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拭去,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不痛,无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

但亦可见重症患儿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食管、气管、肺等处,患儿可伴低热、拒食、呼吸不畅、吞咽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引起鹅口疮的病因有哪些呢?

一、母亲因素:准妈妈产道有念珠菌感染:新生儿的鹅口疮多是出生经过产道时,接触到妈妈阴道附近的念珠菌而造成的感染。

二、宝宝因素:

1.新生儿、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患儿,口腔黏膜娇嫩,抵抗力弱,使病菌有机可乘;

2.白色念珠菌在健康人皮肤、肠道、阴道寄生,盲目、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类固醇药物,造成婴幼儿体内正常菌群的紊乱。

三、卫生习惯:

1.母亲乳头不洁,母亲内衣、手部、毛巾不洁均是造成母亲乳头不洁的原因,而用手部直接接触宝宝口腔,会将致病菌直接带入宝宝口腔。

2.玩具、毛巾、奶瓶、奶嘴等与宝宝亲密接触的物品清洁消毒不及时,可能导致病菌的传播。

3.忽略宝宝口腔卫生,残留的奶汁会导致病菌滋生。

鹅口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一、药物治疗: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药物。

(1)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

(2)局部涂抹10万U/ml—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每日2-3次;若无鱼肝油混悬液,亦可选择生理盐水、甘油、香油等与制霉菌素配制成相应浓度制剂来替代;

(3)可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

二、日常护理:

(1)鼓励多饮水,较大儿进食后漱口,小婴儿可给予温湿纱布清洁口腔,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减少细菌滋生;

(2)注意乳头、乳具清洁消毒;若家庭成员有“脚气”,要积极治疗真菌感染 ,注意看护人员手卫生及衣物清洁;

(3)涂药后不建议立即进食、饮水、漱口;

(4)加强营养,补充富含维生素食物,可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

(5)鹅口疮容易复发,应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几天巩固治疗,避免复发。(呼吸一科 金亚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