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镇始建于隋唐时代,山清水秀,古迹众多。该镇系国家级文明村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最佳旅游乡镇和省级重点中心镇,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安徽天主教堂 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1)

明清时期,古镇水东因水阳江这条“黄金水道”而成为鼎盛的商埠码头。现存的老街街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街道全长740米,宽4米。上街头、下街头、正街、横街、当铺街、网子街、沈家巷等街巷纵横交错,形成连环街市。与徽派建筑一脉相承的水东老街,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两侧,是清一色的青砖、黛瓦、木檐、马头墙,与光溜溜的青石板街道路面相映成趣,更显盎然古意和徽风皖韵。

安徽天主教堂 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2)

宣城市水东天主堂宣城市水东天主教堂位于水东镇镇区,教堂采用哥特式建设风格,砖木结构,呈十字形,占地700多平方米。

水东天主教堂,建于1880年,是仅次于上海佘山天主教堂的华东第二大教堂,但佘山教堂历史要比水东教堂迟45年,在东南亚都享有盛名。水东教堂近两百年的历史中经历很多冲击,但神迹永存,如今依然昂然屹立。

安徽天主教堂 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3)

该堂建于1880年,虽经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蚀,至今仍完好无损,其结构之精密,建设水平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使之成为水东宗教文化的象征。

安徽天主教堂 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4)

早在太平天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加之地方瘟役流行,江南一带人烟凋落,十室九空。在清政府的动员下,大批邻近省份农民迁至江南。迁居我镇境内的以湖北移居居多,其中多系天主教友,由此天主教在水东得以迅速发展。

安徽天主教堂 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5)

清同治八年(1869年)江南教区即派法籍传教士金式玉来要镇徐村购买基地西式房二间,创建了皖南第一座大教堂。

圣堂后面是教堂创建人金式玉的塑像,这个法国人一生致力于在中国布道传福音,1890年病逝于安徽五河县。当年上海法租界为表彰他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将租界内一条马路命名为“金神父路”。

安徽天主教堂 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6)

公元1869年,金式玉到水东传教先是在徐村建了一座若瑟堂,后来因为徐村地方比较偏,影响传教效果。因教会发展需要,次年在水东镇区老街又新建圣母大教堂一座。但于1876年被反教者付之一炬。1880年,该教堂在四方帮助下按原貌得以恢复重建,即天主教堂。

安徽天主教堂 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7)

教堂左边为圣母山,门前有圣伯多禄和圣保禄两座塑像。每年圣母月,来自于合肥、芜湖、马鞍山、淮南、宣州、灵璧、青阳、南京等地的教友,齐来水东圣母处祈祷、感恩和朝圣。

安徽天主教堂 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8)

历史上,该教堂一直为全省重点堂口之一,并先后建造了6间神父楼、10间女子学校、医院、备修院等其它配套设施。

1842年,耶稣会大批传教士进入安徽省传教。1876年,皖南宣城、宁国等地的天主教堂被焚毁,传教士黄之绅、教友杨琴锡等人被杀。1877年,乔迁于神父往宁国传教,卞良弼神父到广德传教。1880年建造宣城水东天主堂。1888年建立耶稣会芜湖住院,成为江南传教区继上海之后的第二中心。

安徽天主教堂 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9)

圣堂右边是耶稣十四苦路敬礼神工处,圆形花圃正中高耸着十字架碑,在花圃外围一圈树立着十四块苦路碑,这组碑重现了主基督当年在耶路撒冷街上扛着沉重的十字架,走往刑场的路上停了十四次的场景。

安徽天主教堂 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10)

解放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教堂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瘫痪状态,教堂成了水东小学。

特别是“文革”十年浩劫期间,教堂受到史无前列的冲击,十间学校先后被拆除。

安徽天主教堂 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11)

20世纪90年代,落实宗教政策,小学就迁走了,教堂产权归还了天主教会,84年开始维修,于8 6年圣诞节,水东圣母教堂重新开放。如今更加富丽堂皇,现仍为宗教活动场所。2009年在教区的大力支持下,再次的全部重新维修,使教堂的面目焕然一新。

老街伫立着的这一处哥特式教堂——是皖南当时第一座天主教堂,也是华东六省市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水东圣母堂曾与上海佘山圣母堂齐名,在东南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