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前两个征兆(秦始皇死前发生三大异事至今无解)(1)

秦始皇死前发生的三大异事至今难解,但却准确预言了大秦帝国的结局。

秦始皇死前两个征兆(秦始皇死前发生三大异事至今无解)(2)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发生了“荧惑守心”的天象。古代帝王对天象都极其重视,因为古人认为天象就表示着天意,所以古代专门设有负责观测天文及星占的官署,而“荧惑守心”这一自然天象就被认为是大凶之兆。中国古代天文学把“火星”称作“荧惑”,“心“就是指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即现代天文学中的“天蝎座”,主要由三颗星组成。所谓“荧惑守心”就是火星运行到天蝎座三颗星附近,在那里停留的时候。对于这种天象的解释是:心宿三颗星中间最亮的一颗代表皇帝,旁边两颗,一颗代表太子,一颗代表庶子。而“荧惑“星代表着战争与死亡。所以在古人看来“荧惑守心”的出现就意味着,轻者是天子失位,重者是皇帝死亡,乃至天下大乱。

秦始皇死前两个征兆(秦始皇死前发生三大异事至今无解)(3)

同年不久,有一颗流星坠落到了东郡(今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西部)。陨石落地之后,上面竟然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七个字(疑为人为)。但是无论如何,这确实准确的预示秦始皇将死,大秦帝国将亡。其后,消息迅速传到秦始皇耳中,秦始皇震惊不已,即派御史到陨石落地处,逐户排查刻字之人,结果一无所获。秦始皇便下令处死在陨石旁居住的所有人家,并立即焚毁这块刻字的陨石。即便如此,秦始皇心里依旧耿耿于怀。

到了这年秋天,又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一位使者从关东回咸阳经过华阴,突然有一个人手持玉璧将其拦住。他对使者说:请替我把这块玉璧交给滈池君,又说:“今年祖龙死。”使者惊诧之间,急着问他是什么意思, 但是这人转眼间就不见了,只留下那块玉壁。使者只好赶紧带着玉璧回到咸阳,立即向秦始皇禀奏。秦始皇听了,表情极其复杂,自己心里明白这句话中的“祖龙”指的就是自己。他沉默了好一阵子,说到:山鬼至多知道一年之事。退朝之后,秦始皇对别人说,“祖龙”是指人的祖先。其实这话足以感受到秦始皇除此便无言以对!然后,秦始皇派人将那块玉璧送去御府察验,原来这块玉璧竟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巡游渡江之时,投到江水中的那块,真是匪夷所思。

秦始皇为这些事专门进行了占卜,得出的卦辞是出游和迁徙百姓才能避凶趋吉。所以秦始皇下令迁移三万户人家到河榆中地区,并给每个迁徙户加一级爵位;接下来,秦始皇便开始了第五次巡游。这三件事全都详细记录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

秦始皇死前两个征兆(秦始皇死前发生三大异事至今无解)(4)

转眼到了第二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时在平原津生病,后来病死在沙丘平台,享年四十九岁。丞相李斯恐诸公子夺位,以及国家动乱,于是秘不发丧,并派人假装秦始皇坐在车里,并继续处理公事,知道秦始皇死了的就只有几个人。中车府令赵高,丞相李斯和公子胡亥密谋篡改始皇帝立公子扶苏的诏书,而改立胡亥,并矫诏赐死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这时的天气越来越热了,始皇帝的灵车开始发臭,李斯等害怕大家怀疑,于是诏命将多达一石的鲍鱼装到旁边的车上,以便混合掩盖住尸体的臭味。谁都没有想到,这阵阵臭气竟是来自大名鼎鼎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尸体。 秦始皇生前可能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竟是如此结局。本想着借巡游避祸,趋吉避凶,怎奈竟客死他乡,皇朝亦被奸邪控制,大秦数百年的基业即刻毁于一旦。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於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