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而且危害很大,动不动就会危及生命。

所以对高血压问题,大家都十分关注,特别重视。

但却很少有人关注血压的另一端:低血压

难道低血压不算什么大毛病,危害不大,所以不值得特别关注?

高血压与低血压差距大(血压低于这个值)(1)

带着这个疑问,

今天就来好好跟大家讲讲低血压。

高血压与低血压差距大(血压低于这个值)(2)

从医学角度来讲,低血压就是体循环动脉血压低于正常值。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低血压定义为3次不同日测得的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即是低血压。

那么,人为什么会得低血压呢?

先来复习一下血压的形成。

当心脏收缩时,血液被挤进主动脉血管中,此时血管承受的来自血液流动的压力就是收缩压(高压);

当心脏舒张时,血液通过静脉回到心脏,此时血管承受的压力就是舒张压(低压)。

而决定血压高低的因素主要有4个:

高血压与低血压差距大(血压低于这个值)(3)

一般来说,我们人体会通过自身调节机制,来调整这些因素将血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但如果这些因素发生了改变或调解机制受到损害,都可能会造成血压的波动,引起高血压或低血压。

低血压的分类

低血压根据病因可以分为生理性低血压病理性低血压。

生理性低血压会出现在一些健康人群中,他们的血压测量值虽低于血压标准,但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既不会影响生活,也不会影响寿命。

高血压与低血压差距大(血压低于这个值)(4)

而病理性低血压则是指由人体某些病变造成的血压降低,这类低血压可在短期之内迅速发生,比如大出血、大创伤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导致休克死亡。

高血压与低血压差距大(血压低于这个值)(5)

可千万别小瞧低血压,

它的危害可不比高血压小!

低血压不严重时

大多数情况下,轻微低血压不会有明显症状。少数人会出现身体疲乏无力、头晕、昏睡等没有精神的情况,这是血压下降引发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的。

如果保持这种状态的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下降。

高血压与低血压差距大(血压低于这个值)(6)

低血压严重时

当低血压比较严重的时候,就会出现明显的脑部缺血症状,很容易突然昏厥,导致摔伤以及骨折的情况。

而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和养分不能及时输送到全身,引发心肌和脑部缺血,造成心梗中风,稍不注意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低血压长期持续时

当低血压持续时间过久时,会让听力变弱,出现耳鸣等现象;视力也会变低,出现近视、远视、散光等现象;记忆力也会随之下降,诱发和加重老年痴呆

同时还会出现四肢乏力、精神疲惫、抵抗力下降、性功能减退、忧郁等情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高血压与低血压差距大(血压低于这个值)(7)

所以低血压虽没有高血压“有名气”,但它的危害性却不容小觑,大家一定不要轻视它。

高血压与低血压差距大(血压低于这个值)(8)

说了这么多低血压的危害,就是想告诉大家:低血压也是病,得治!

只不过在面对不同类型的低血压时,有不一样的应付方法。

也就是说,低血压的治疗取决于低血压类型。

体质性低血压

这是因为某些人会存在营养不良、血液循环能力较差、机体器官组织功能较弱等情况,很容易导致低血压。

常见于身材苗条或体质较弱的女性,这些患者偶有头晕、乏力等症状。

高血压与低血压差距大(血压低于这个值)(9)

应对方法:

如果没有出现严重的缺血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平时注意营养,多吃得,别太瘦就行了,当然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必不可少。

直立性低血压

如果蹲久了或久坐后突然站起时,出现眼前一黑、头晕、腿脚发麻、恶心等症状,一会就迅速缓解或消失了,这可能就是直立性低血压。

它常发生在突然改变体位时,而且很普遍。在中老年人中尤为常见,并且年龄越大,出现的可能性越大。

高血压与低血压差距大(血压低于这个值)(10)

应对方法:

首先要尽量避免大幅度的体位变化,同时还要改善生活方式。但如果症状不能得到缓解的话,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升高血压的药物或者调整现有的降压药物等。

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指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mmHg,而餐后收缩压下降至90mmHg以下。主要表现为餐后头晕、黑蒙、意识模糊、跌倒以及心悸等症状。

这是由于进食后,大量的血液涌入给胃肠道,血压调节反射能力不足,导致心脑血管供血减少,也是多发于中老年人。

高血压与低血压差距大(血压低于这个值)(11)

应对方法:

首先是应调整饮食及生活方式,比如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每餐不要吃得过饱等,如果没有缓解,还是要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药物性低血压

就是服用了药物而导致的低血压,常见于服用降压药、抗心绞痛药、利尿药等药之后。

这些药可能会降低循环血量、增加外周血量或影响交感神经活动而引起药物性低血压。

应对方法:

先别擅自停用或加用药物,第一时间和医生取得联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


好了,介绍了这么多低血压的知识和应对方法,想必大家遇到它的时候一定不会手足无措了。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要想血压不高不低保持稳定,除了药物治疗,主要还得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来调节。

高血压与低血压差距大(血压低于这个值)(12)

看来不管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的控制,都需要“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所以对待自己的身体要好一些:多活动活动它,给它补充健康食品,让它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

它反馈给你的,一定是高质量的生活!

参考资料:

[1].赵茜,张雪莲.直立性低血压的最新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4,35(01):84-87.

[2].黄海侠,冯占辉等. 低血压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164-167.

[3].傅传喜,梁建华等. 原发性低血压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l):1265-1267.

[4].吴锡桂, 黄广勇, 赵建功, 段秀芳, 顾东风. 中国人群低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高血压杂志. 2001;9(1):11-13.

[5].刘庆敏, 黄春萍, 崔文秀, 刘金茹, 廉军. 高血压、高血压前期、低血压的流行特征及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6;7(4):280-282.

[6].亓文波, 何芳, 李健.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餐后低血压[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9, 18(2):120.

,